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4630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猪眼球50-100、地黄10-15、川芎5-10、丝瓜根8-14、当归10-15、元胡4-8、南烛叶6-12、白芷11-17、泽兰7-14、苏木10-15、香附5-10、石菖蒲8-14、白芍5-10、覆盆子15-20、谷精草12-16、金蝉花10-15、枸杞子14-18、牛膝13-19、黄芪10-15、氯化钠0.5-1。本发明药物具有滋补滋补肝肾、活血通络、益精明目、祛瘀散滞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引起的视盘灰白色、视力减退等症,且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无不良反应。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视神经萎缩是由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成学改变,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病损的最终结果,表现为视神经纤维的变性和消失,传导功能障碍,出现视野变化,视力减退并丧失。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颜色为淡黄或苍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变细等。目前该病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多应用神经营养药物、血管扩张药以及活血化瘀药,但是效果不佳,无法完全治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猪眼球50-100、地黄
10-15、川芎5-10、丝瓜根 8-14、当归10-15、元胡4-8、南烛叶6-12,白芷11-17、泽兰7-14,苏木10-15、香附5-10、石菖蒲8-14、白芍5-10、覆盆子15-20、谷精草12-16、金蝉花10-15、枸杞子14-18、牛膝13-19、黄芪10-15、氯化钠0.5-1。
[0005]优选地,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猪眼球100、地黄15、川芎8、丝瓜根12、当归10、元胡6、南烛叶10、白芷16、泽兰12、苏木10、香附10、石菖蒲10、白芍8、覆盆子18、谷精草14、金蝉花15、枸杞子16、牛膝15、黄芪10、氯化钠0.8。
[0006]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冷冻猪眼球趁未解冻时剥去附属物,取净猪眼,绞碎,加入4-6倍量95%乙醇,搅拌提取6-8h,静置过夜,滤过,滤渣加3-5倍量80%乙醇,再搅拌提取6-8h,静置过夜,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0-24h,滤过,滤液调PH至4.5-5.0,加热至微沸,放冷至室温,滤过,滤液用浓度为10.0%的NaOH溶液调PH至6.6-7.1,冷藏24h以上备用;
(2)按配方称取上述中药药材加8-12倍量水煎煮提取l_2h,滤过,滤渣再加5-10倍量水煎煮提取0.5-lh,滤过,合并煎液,静置24-36h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0-1.15,然后加80%乙醇使浓缩液含醇量为45-60%,冷藏12_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备用,
(3)合并上述备用液,加入氯化钠搅拌溶解,加热至60-70°C,搅拌20-30min,粗滤,滤液检查pH合格后精滤,IOk超滤,充氮气灌封,110-120°C灭菌20-30min,灯检,包装,入库。
[0007]用法与用量:皮下或肌内注射。一次l_2ml,一日I次,15-20天为I疗程。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药物具有滋补滋补肝肾、活血通络、益精明目、祛瘀散滞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引起的视盘灰白色、视力减退等症,且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无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猪眼球100、地黄15、川芎8、丝瓜根12、当归10、元胡6、南烛叶10、白芷16、泽兰12、苏木10、香附10、石菖蒲10、白芍8、覆盆子18、谷精草14、金蝉花15、枸杞子16、牛膝15、黄芪10、氯化钠0.8。
[0010]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冷冻猪眼球趁未解冻时剥去附属物,取净猪眼,绞碎,加入5倍量95%乙醇,搅拌提取7h,静置过夜,滤过,滤渣加4倍量80%乙醇,再搅拌提取6h,静置过夜,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4h,滤过,滤液调PH至5.0,加热至微沸,放冷至室温,滤过,滤液用浓度为10.0%的NaOH溶液调PH至6.8,冷藏24h以上备用;
(2)按配方称取上述中药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提取1.5h,滤过,滤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提取lh,滤过,合并煎液,静置36h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然后加80%乙醇使浓缩液含醇量为50%,冷藏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备用,
(3)合并上述备用液,加入氯化钠搅拌溶解,加热至60°C,搅拌30min,粗滤,滤液检查pH合格后精滤,IOk超滤,充氮气灌封,115°C灭菌20min,灯检,包装,入库。
[0011]用法与用量:皮下或肌内注射。一次l_2ml,一日I次,15-20天为I疗程。
[0012]典型病例:` 病例1:葛某,女,48岁。2010年12月13日初诊。2005年开始,两眼视力逐渐下降,经检查后始知患脑垂体瘤。至2008年秋,右眼视力为0.4,左眼无光感。同年10月在某医院施行脑垂体瘤摘除术。术后有眼视力略有增进,由0.4进步至0.5,左眼仍无光感。检查:右眼瞳孔对光反应存在,左眼瞳孔直接对光反应消失。裂隙灯检查:两眼晶体前后皮质均见混浊。眼底检查:右眼视神经乳头色泽较淡,黄斑反光正常;左眼视神经乳头色泽苍白,动脉较细,动静脉比例为1:3。脉象濡弱,舌质淡红,苔薄白而干燥无津。诊断为视神经萎缩。2010年12月16日开始皮下注射本发明注射液,一次1.5ml,一日I次,注射10天后,自觉症状有所改善,视力有所提高,继续注射15天后,左眼恢复光感,双眼视力恢复正常,无不适之症。随访至今视力稳定。
[0013]病例2:童某,男,20岁。2011年3月18日初诊。一个月前双眼因不明原因逐渐视物不清,曾在医院诊断为视神经萎缩,服用多种药物无效果不佳。检查:左眼视力0.15,右眼只见指数,眼底双视盘呈灰白色,血管细,黄斑中心反光不足,诊断为双眼继发性视神经萎缩。2011年3月10日开始肌内注射本发明注射液,一次lml,一日I次,注射15后,复查左眼视力0.8,右眼视力0.6,继续注射15天后,双眼视力恢复正常。随访至今视力稳定。
[0014]病例3:王某,男,62岁。2011年6月22日初诊。三月前患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双眼视物不清,经多方治疗无效,来我处就诊。检查:右眼视力0.2,左眼视力0.1,瞳神无损,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底双视盘呈灰白色,界清,血管细,黄斑中心反光未见。面白无华,头晕心悸,失眠健忘,四肢无力,腰腿酸痛。[0015]诊断为:双眼原发视神经萎缩。2011年6月23日开始皮肤注射本发明注射液,一次2ml,一日I次,注射15后,复查左眼视力0.5,右眼视力0.4,不适症状显著改善,继续注射20天后,双眼视力正`常,不适症状消失。随访至今视力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猪眼球50-100、地黄10-15、川芎5-10、丝瓜根8-14、当归10-15、元胡4-8、南烛叶6-12,白芷11-17、泽兰7-14、苏木10-15、香附5_10、石菖蒲8_14、白芍5_10、覆盆子15-20、谷精草12-16、金蝉花10-15、枸杞子14-18、牛膝13-19、黄芪10-15、氯化钠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猪眼球100、地黄15、川芎8、丝瓜根12、当归10、元胡6、南烛叶10、白芷16、泽兰12、苏木10、香附10、石菖蒲10、白芍8、覆盆子18、谷精草14、金蝉花15、枸杞子16、牛膝15、黄芪10、氯化钠0.8。
3.—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冷冻猪眼球趁未解冻时剥去附属物,取净猪眼,绞碎,加入4-6倍量95%乙醇,搅拌提取6-8h,静置过夜,滤过,滤渣加3-5倍量80%乙醇,再搅拌提取6-8h,静置过夜,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0-24h,滤过,滤液调PH至4.5-5.0,加热至微沸,放冷至室温,滤过,滤液用浓度为10.0%的NaOH溶液调PH至6.6-7.1,冷藏24h以上备用; (2)按配方称取上述中药药材加8-12倍量水煎煮提取l_2h,滤过,滤渣再加5-10倍量水煎煮提取0.5-lh,滤过,合并煎液,静置24-36h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15,然后加80%乙醇使浓缩液含醇量为45-60%,冷藏12_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备用, (3)合并上述备用液,加入氯化钠搅拌溶解,加热至60-70°C,搅拌20-30min,粗滤,滤液检查pH合格后精滤,IOk超滤,充氮气灌封,110-120°C灭菌20-30min,灯检,包装,入库。
【文档编号】A61P27/02GK103751463SQ201310708325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王东祥, 强泽明, 陈永恒, 张强, 何小华 申请人: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