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输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67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输液护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儿输液护罩。
背景技术
小儿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多是采用输液的方式,有的是在手背处,有的是在手腕处还有的是在头部,小儿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活泼好动,常常会碰到输液的针头,导致出现输液鼓针,形成皮下水肿等不良现象,往往需要护士再扎一针,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防止小儿在输液时碰到针头而造成鼓针现象的输液护罩。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儿输液护罩,其特征是:包括塑料罩体、柄部和胶带,所述的塑料罩体为半圆柱形的罩体,即由一个弧形面和两个平面组成,柄部为半圆形管体,柄部设置在罩体的其中一个平面侧上,罩体下部的开口处设置有一圈弹性橡胶层,弹性橡胶层截面 为上宽下窄的直角三角形,且其斜边为向外倾斜,柄部下部与罩体下部齐平,在罩体的弧形面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的胶带设置在罩体弧形面的下部两侧。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带有透明观察窗的半圆柱形罩体,并在罩体的一侧设置半圆管形的柄部,患者注射后,将罩体罩于针头外侧,输液管从柄部伸出,这样不仅可以防护针头部位还对连接针头的输液管下部也进行固定,有效防止小儿碰到针头和输液管而因起的鼓针现象,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塑料罩体1、柄部2和胶带3,所述的塑料罩体I为半圆柱形的罩体1,即由一个弧形面和两个平面组成,柄部2为半圆形管体,柄部2设置在罩体I的其中一个平面侧上,罩体I下部的开口处设置有一圈弹性橡胶层,弹性橡胶层截面为上宽下窄的直角三角形,且其斜边为向外倾斜,柄部2下部与罩体I下部齐平,在罩体I的弧形面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4,所述的胶带3设置在罩体I弧形面的下部两侧。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罩体I罩于患者注射后的针头外侧,然后将输液管从半圆管状的柄部2内穿出,用胶带3将罩体I与患者的手腕或手背等部位的皮肤进行固定,防止小儿患者因好动而碰到针头引起鼓针,再用胶布将从柄部2伸出的输液管与柄部2和患者的皮肤进行固定,防止因碰到输液管拉动针头引起鼓针,双重防护,罩体I上的透明观察窗4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观察,罩体I下部的弹性橡胶层可以防护罩体I压迫患者皮肤带来的不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防止小儿碰到针头造成鼓针现象的特点 。
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输液护罩,其特征是:包括塑料罩体、柄部和胶带,所述的塑料罩体为半圆柱形的罩体,即由一个弧形面和两个平面组成,柄部为半圆形管体,柄部设置在罩体的其中一个平面侧上,罩体下部的开口处设置有一圈弹性橡胶层,弹性橡胶层截面为上宽下窄的直角三角形,且其斜边为向外倾斜,柄部下部与罩体下部齐平,在罩体的弧形面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输液护罩,其特征是:所述的胶带设置在罩体弧形面的下部 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儿输液护罩,包括塑料罩体、柄部和胶带,所述的塑料罩体为半圆柱形的罩体,即由一个弧形面和两个平面组成,柄部为半圆形管体,柄部设置在罩体的其中一个平面侧上,罩体下部的开口处设置有一圈弹性橡胶层,弹性橡胶层截面为上宽下窄的直角三角形,且其斜边为向外倾斜,柄部的下部与罩体的下部一齐,在罩体的弧形面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的胶带罩体弧形面的下部两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防止小儿碰到针头造成鼓针现象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M5/14GK203090055SQ20132000422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6日
发明者潘凤芹 申请人:潘凤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