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加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872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脉输液加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静脉输液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脉输液加温
>J-U装直。
背景技术
在临床静脉输液中,药液从体外直接进入人体血管,药液温度普遍偏低,当大量输液时,病人常常出现四肢发冷、麻木、疼痛现象,严重时候会出现血管痉挛等症状,若长期低温输液还会导致血管硬化。通过药液加温,能加快药物在输液中溶解,促进药物被人体吸收,并能消除由于药液过冷造成的病人不适症。现有的加温器有的效果差,还有的体积大,结构复杂,不便使用。一次性输液加温袋,虽然效果比较好,但成本高,增加病人负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温效果好,且反复使用的静脉输液加温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袋体和设在其中的超导热管,所述袋体呈“工”字形,它由缝合在一起的上片和底片组成,所述底片为支撑片,由硬质材料制作,超导热管固定在底片内面,超导热管的外端向上弯曲成弧形,经袋体包裹后,弧形端头的内弧为加热槽。优选的是所述袋体的上片由薄布料制作,超导热管为设有软吸液芯的细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工”字形袋体中设有超导热管,其外端设有弧形的加热槽。使用时,将其面积大的一端置于卧床病人的体下,将输液器软管嵌入外端的加热槽中,超导热管便可吸收人体热量,并使外端头温度升高,从而对加热槽中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采用超导热管传热,不仅升温迅速,而且无需外部热源,便于控制和使用,能够反复使用,不会增加病人负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静脉输液加温装置包括一 “工”字形硬质塑料或木板制作的底片12,在底片12的上面布有与之紧固连接的超导热管2,超导热管2整体闭合,超导热管2为设有软吸液内芯的细管,超导热管2的外端21呈自由状态,呈盘旋状分布在底片12上,超导热管2的外端21相对于底片12向上弯曲成弧形,底片12也可以随超导热管2向上弯曲成弧形,超导热管2的外端21大致呈两条并排的状态。底片12上面设有薄棉布的上片11,上片11将底片12完全覆盖,并将超导热管2包裹其中。上片11和底片12经缝合连接成一个袋体I,超导热管2经袋体包裹后,弧形端头的内弧为加热槽3,加热槽3弯弧处处于两并排设置的超导热管2两端折弯的连接处。
权利要求1.一种静脉输液加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袋体(I)和设在其中的超导热管(2),所述袋体(I)呈“工”字形,它由缝合在一起的上片(11)和底片(12)组成,所述底片(12)为支撑片,由硬质材料制作,超导热管(2 )固定在底片(12 )内面,超导热管(2 )的外端(21)向上弯曲成弧形,经袋体(I)包裹后,弧形端头的内弧为加热槽(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加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袋体(I)的上片(11)由薄布料制作,超导热管(2)为设有软吸液芯的细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加温装置,包括袋体和设在其中的超导热管,所述袋体呈“工”字形,它由缝合在一起的上片和底片组成,所述底片为支撑片,由硬质材料制作,超导热管固定在底片内面,超导热管的外端向上弯曲成弧形,经袋体包裹后,弧形端头的内弧为加热槽。使用时,其面积大的一端置于卧床病人的体下,输液器软管嵌入在加热槽中。超导热管便可吸收人体热量,并使外端头温度升高,从而对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具有升温迅速,无需外部热源,便于控制和反复使用,不增加病人负担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5/44GK203001612SQ20132002742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9日
发明者王风珍 申请人:王风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