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234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毫针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病症的毫针刀。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治疗因肌肉、筋膜、韧带、腱鞘、滑囊、骨膜等软组织损伤,引起了颈肩腰腿酸麻胀痛等症方面,已出现了毫针、针刀、刃针、通针、等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可靠,但临床应用中却发现各存利弊。毫针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打通经络。因针体太细,对紧张、粘连的软组织起不到松解的作用。通针针头钝圆,可以钝形分离粘连和疤痕,但对挛缩和狭窄的软组织没有切割的作用。针刀和刃针是一种带刃的医疗器械,可以切开病变软组织,但在临床上用的针刀直径一般都在0.6mm以上,给患者带来的损伤大、痛苦大,并且盲视下深部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针刀柄太短,刃针柄太细,不利于操作。因而特别需要一种治疗上述疾病,风险小、痛苦少,疗效好,又便于操作的医疗针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通过大量临床试验,对多种针具进行临床应用和分析,择长避短,提供出一种对因软组织(特别是筋膜)损伤而形成的粘连、挛缩(结节)和疤痕进行切开、分离、减张、减压,解除对神经、血管、经络的卡压,使气血通畅,渗出吸收、而达到消除酸麻胀痛,恢复动态平衡的目的,又具有风险小,痛苦少,疗效好,又便于操作的毫针刀。其技术方案是:由针柄、针身、针头组成,所述的针身与针柄连接成一体,针柄呈扁长形,针身的横截面呈圆柱形,针头为楔形,针头的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平齐口,且方向与刀柄在同一平面内。上述的针柄扁长且宽,长度25mm,宽度8mm,厚度2mm,针柄尾端圆弧形设计,针柄表面设有多条凸起线条。上述的针柄扁长且宽,长度25mm,宽度8mm,厚度2mm,针柄尾端圆弧形设计,针柄前端中部设有长圆弧形隆起,针柄表面设有多个凸起浮点。上述的针身直径为0.4mm,刀口处的刀口线为0.4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扁长形的针柄利于操作,针柄尾端圆弧形设计,使曲线更加完美,针柄表面设有多条凸起线条,凸起浮点和长圆弧形隆起,除增加美观视觉外,还可增加摩擦力,不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针与手位移,针柄扁平面与针刀平面方向一致,可以控制刀口线的方向,刃形针头设在针体的一端,以便对软组织进行切割,圆柱形针体,使针在体内进退流利,刀口线0.4_,使患者的痛苦降到最小,既有切割的功能,又不会造成很大的创伤,还会增加针的刺激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针体细,刀口锋利,所以痛苦小,松解部位主要在皮下浅筋膜,所以安全性高,因各种软组织的损伤最终都会引起浅筋膜的损伤而产生临床症状,只要将紧张,挛缩的浅筋膜切开松解,解除对神经、血管和经络的卡压,恢复组织的供血供氧状态,减少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使受损组织迅速恢复,使坏死组织吸收。局部组织的力平衡恢复,其正常功能恢复,从而达到“一松百通”的效果。扁长形的针柄,从长度,宽度,厚度以及针柄表面凸起线条、浮点和长圆弧形隆起都更利于临床操作。本实用新型在治疗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方面,具有痛苦小,见效快,经济安全,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是一种具有推广和开发价值的针刀具。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针柄1、针身2、针头3、圆弧形尾端4、凸起线条5、凸起浮点6、长圆弧形隆起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针柄1、针身2、针头3组成,所述的针身2与针柄I连接成一体,针柄I呈扁长形,针身2的横截面呈圆柱形,针头3为楔形,针头的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平齐口,且方向与刀柄I在同一平面内,便于控制刀口线的方向,其中,针柄I扁长且宽,长度25mm,宽度8mm,厚度2mm,针柄尾端圆弧形设计,使曲线更加完美,针柄表面设有多条凸起线条5,凸起浮点6、长圆弧形隆起7,便于操作,还可增加摩擦力,不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针与手位移,另外,针身2直径为0.4mm,刀口处的刀口线为 0.4mmο其中,末端扁平带刃的针头设在针身的一端,以便对软组织进行切割,圆柱形针身,使针在体内进退流利 ,刀口线0.4_,使患者的痛苦降到最小,既有切割的功能,又不会造成很大的创伤,还会增加针的刺激作用。扁长形且表面带有多个凸起线点的针柄设计,其长度25mm,宽度8mm,厚度2mm,更加便于把握针体,便于操作,且美观大方。为了能够达到刀快无痛,针刀材料选用优质医用不锈钢材,刀口利用两次打磨成型。本实用新型提到的毫针刀,针身选用优质医用不锈钢制作,针柄采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作。金属:如钢、不锈钢、铜、铁等,非金属:有机玻璃、工程塑料、玻璃钢、尼龙等,所选材料以无毒,易灭菌消毒为主,用非金属材料制作,灭菌后,可一次性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无菌,更便于开发和推广。实施例2:参照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上述的针柄的表面设有多个凸起浮点6,扁长形且表面带有多个凸起浮点6的针柄设计,其长度25mm,宽度8mm,厚度2mm,更加便于把握针体,便于操作,且美观大方。
权利要求1.一种毫针刀,其特征是:由针柄(I)、针身(2)、针头(3)组成,所述的针身(2)与针柄(I)连接成一体,针柄(I)呈扁长形,针身(2)的横截面呈圆柱形,针头(3)为楔形,针头的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平齐口,且方向与刀柄(I)在同一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针刀,其特征是:所述的针柄(I)扁长且宽,长度25mm,宽度8mm,厚度2mm,针柄的尾部设有圆弧形尾端(4),针柄表面设有多条凸起线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针刀,其特征是:所述的针柄(I)扁长且宽,长度25mm,宽度8mm,厚度2mm,针柄的尾部设有圆弧形尾端(4 ),针柄前端中部设有长圆弧形隆起(7 ),针柄表面设有多个凸起浮点(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针刀,其特征是:所述的针身(2)的直径为0.4mm,刀口处的刀口线为0.4mm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病症的毫针刀。其技术方案是由针柄、针身、针头组成,所述的针身与针柄连接成一体,针柄呈扁长形,针身的横截面呈圆柱形,针头为楔形,针头的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平齐口,且方向与刀柄在同一平面内。有益效果是扁长形的针柄便于握持,扁面与针刀平面方向一致,可以控制刀口线的方向,刃形针头设在针体的一端,以便对软组织进行切割,圆柱形针体,使针在体内进退流利,刀口线0.4mm,使患者的痛苦降到最小,既有切割的功能,又不会造成很大的创伤,还会增加针的刺激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治疗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方面,具有痛苦小,见效快,经济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具有推广和开发价值的针刀具。
文档编号A61H39/08GK203074816SQ20132005198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袁学华, 刘小丽 申请人:袁学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