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80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人长期直立行走或过载负荷或外力撞击,容易给脊椎、骶髂关节、膝关节等受力关节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错位或磨损,因此脊柱椎骨错位及髂骨错位、膝关节半月板磨损是人们在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目前对于这类病症的治疗方式多是采用先复位或者牵引矫正,然后再进行康复治疗方式,最常用的康复治疗方式是患者平躺在硬板的床上自然康复,静等损伤部位的康复,这种治疗方式虽然也有较好的疗效,但是通过各医疗单位的临床实践发现,存在了康复时间较长,治疗后容易复发的不足,因此,医疗单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操作简便疗效好的康复器械,以更安全更快速的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且脊椎复位效果好的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包括前置支撑架和后置支撑架,后置支撑架包括基座、弧形躺板和升降装置,弧形躺板铰接在基座上,升降装置底部固定在基座上,顶部与弧形躺板固定连接,弧形躺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的前部设置滑槽,滑槽前部设置复位弹簧,活动板底部设置与滑槽配合的滑块,固定板和活动板的板面上都设有软垫,活动板的软垫上设有颈复枕,前置支撑架包括前握盘和纵向支撑杆,前握盘安装在纵向支撑杆顶部,纵向支撑杆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前握盘上 安装定时器,便于患者精确的掌握操作时间,提高康复效果。所述的活动板的板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定位凹槽,颈复枕底部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下部卡入定位凹槽中。通过该结构便于调节颈复枕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所述的纵向支撑杆上铰接一活动挡脚杆。由于活动挡脚杆能够灵活的上下移动,能够适应不同腿长的患者。所述的纵向支撑杆为可升降支撑杆。所述的基座前端的底部设置螺孔,螺孔中螺纹连接有高度调节块,以便适应不同的地面情况。所述的基座后端的侧面安装滚轮。当需要对本复位器进行移动时,只需将复位器倾斜,使滚轮着地,推动复位器即可,操作简便省力。所述的弧形躺板的倾斜角度为20° 30°。所述的弧形躺板斜向下倾斜且两侧设置辅助把手。工作原理:患者仰躺在本装置上,膝部以上大部分身体部位向下倾斜,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形成向下的重力,膝部、脊椎两侧的韧带肌腱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形成对各关节部位的拉伸,膝关节间隙、脊柱各椎骨间隙可扩大至相对正常的距离,减少膝关节半月板关节软骨的磨损受损几率,椎间盘在间隙相对正常的状态下逐渐回纳,达到脊椎相对平衡的状态,并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解除了患者的酸麻胀痛等病痛。使用过程:操作时,患者手扶前握盘,坐在弧形躺板上,两脚背抵在活动挡脚杆上,把定时器调至f 1.5分钟,两手向后握住弧形躺板上的辅助把手,慢慢仰躺在弧形躺板上,头部枕在颈复枕上,待定时器自动回复至“O”分钟位置并发出响声时,两手握住辅助把手,支撑身体慢慢起身端坐,两手放在前置支撑架的前握盘上放松休息I分钟左右,结束;按患者的不同身体情况,对上述动作进行重复,以实现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本装置改变了传统复位模式,即由人体被动的接受复位器的治疗变成主动操作,在传统弧形躺板上增加一活动板,能够增强对腰椎椎骨间隙的拉伸效果,脊椎复位作用明显;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调节颈复枕的位置以及弧形躺板高度,操作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以便大部分患者所接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高度调节块;2、基座;3、升降装置;4、滚轮;5、纵向支撑杆;6、活动挡脚杆;7、前握盘;8、定时器 ;9、固定板;10、软垫;11、辅助把手;12、活动板;13、软垫;14、颈复枕;15、滑槽;16、定位凹槽;1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包括前置支撑架和后置支撑架,后置支撑架包括基座2、弧形躺板和升降装置3,弧形躺板铰接在基座2上,升降装置3底部固定在基座2上,顶部与弧形躺板固定连接,弧形躺板包括固定板9和活动板12,固定板9的前部设置滑槽15,滑槽15前部设置复位弹簧,活动板12底部设置与滑槽15配合的滑块,固定板9和活动板12的板面上分别设有软垫10、软垫13,活动板12的软垫上设有颈复枕14,前置支撑架包括前握盘7和纵向支撑杆5,前握盘7安装在纵向支撑杆5顶部,纵向支撑杆5固定在基座2上。其中,前握盘7上安装定时器8;活动板12的板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定位凹槽16,本实施例中选用9个,颈复枕14底部设置连接杆17,连接杆17下部卡入定位凹槽16中,通过上述结构调节颈复枕14的位置;纵向支撑杆5为可升降支撑杆,纵向支撑杆5上铰接一活动挡脚杆6 ;基座2前端的底部设置螺孔,螺孔中螺纹连接有高度调节块I ;基座2后端的侧面安装滚轮4 ;弧形躺板的倾斜角度为20° 29° ;弧形躺板斜向下倾斜且两侧设置辅助把手11。工作原理:[0026]患者仰躺在本装置上,膝部以上大部分身体部位向下倾斜,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形成向下的重力,膝部脊椎两侧的韧带肌腱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形成对各关节部位的拉伸,膝关节间隙脊柱各椎骨间隙可扩大至相对正常的距离,减少膝关节半月板关节软骨的磨损受损几率,椎间盘在间隙相对正常的状态下逐渐回纳,并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解除了患者的酸麻胀痛等病痛。使用过程:操作前,先根据患者的不同身高调节颈复枕14至合适位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弧形躺板的倾斜角度,调节完毕后,患者手扶前握盘7,坐在弧形躺板上,两脚背抵在活动挡脚杆6上,把定时器8调至1.5分钟,两手向后握住弧形躺板上的辅助把手11,慢慢仰躺在弧形躺板上,头部枕在颈复枕14上,待定时器8自动回复至“O”分钟位置并发出响声时,两手握住辅助把手11,支撑身体慢慢起身端坐,两手放在前置支撑架的前握盘7上放松休息I分钟左右,结束;重复上述动作过程,计9次为I组,每天I组,每三个月为I疗程,一个疗程即可实现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注意刚开始使用本装置时,视身体状况先做3次左右,身体适应后逐渐增加至7、次。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80%为腰椎椎骨前突,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腰椎椎骨前突患者的康复治疗,对于腰椎椎骨后突的患者,需要在腰部加一个合适尺寸的枕垫,对于严重心脏病、出血类 病人不宜使用本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支撑架和后置支撑架,后置支撑架包括基座(2)、弧形躺板和升降装置(3),弧形躺板铰接在基座(2)上,升降装置(3)底部固定在基座(2)上,顶部与弧形躺板固定连接,弧形躺板包括固定板(9)和活动板(12),固定板(9)的前部设置滑槽(15),滑槽(15)前部设置复位弹簧,活动板(12)底部设置与滑槽(15)配合的滑块,固定板(9)和活动板(12)的板面上都设有软垫,活动板(12)的软垫上设有颈复枕(14),前置支撑架包括前握盘(7)和纵向支撑杆(5),前握盘(7)安装在纵向支撑杆(5)顶部,纵向支撑杆(5)固定在基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握盘(7)上安装定时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12)的板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定位凹槽(16),颈复枕(14)底部设置连接杆(17),连接杆(17)下部卡入定位凹槽(1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支撑杆(5)上铰接一活动挡脚杆(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支撑杆(5)为可升降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2)前端的底部设置螺孔,螺孔中螺纹连接有高度调节块(I )。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2)后端的侧面安装滚轮(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躺板的倾斜角度为20° 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躺板斜向下倾斜且两侧设置辅助把手(11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主动式人体脊椎平衡复位器,包括前置支撑架和后置支撑架,前置支撑架包括基座、弧形躺板和升降装置,弧形躺板铰接在基座上,升降装置底部固定在基座上,顶部与弧形躺板固定连接,弧形躺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的前部设置滑槽,滑槽前部设置复位弹簧,活动板底部设置滑块,固定板和活动板的板面上都设有软垫,活动板的软垫上设有颈复枕,后置支撑架包括前握盘和纵向支撑杆,前握盘安装在纵向支撑杆顶部,纵向支撑杆固定在基座上。本复位器结构简单合理,由被动接受治疗变成主动操作,并通过活动板增强对腰椎椎骨间隙的拉伸效果;可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调节颈复枕的位置以及躺板高度,操作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A61F5/04GK203089480SQ20132006014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傅刿修 申请人:傅刿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