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防护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276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术后防护眼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术后防护眼罩。
背景技术
眼科手术后对眼部患处的防护很重要,这关系到患者的是否能快速恢复,传统的防护是对眼部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这种方式,如果纱布缠绕的过紧,会对眼部及头部加压过重,影响血液循环,影响恢复,还很容易造成剥夺性弱视,如果纱布缠绕过松,包扎的纱布容易松脱,对治疗不利,外界进入后,还有可能造成感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防止对患者眼部压迫过紧造成创伤的术后防护眼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术后防护眼罩,其特征是:包括环形气囊、绑带和充气皮球,所述的环形气囊为椭圆环形,沿气囊分布设置有橡胶凸点,在气囊上设置有进气口,通气管道一端设置有插入式单向阀,通气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充气皮球,通气管道通过插入式单向阀与气囊的进气口活动连接;绑带设置在气囊的两侧,绑带上设置有连接用的按扣或尼 龙粘扣。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椭圆环形的气囊,气囊两侧设置绑带,利用环形的气囊扣在患处的纱布块外侧,即套在眼部外侧进行施压,用绑带进行缠绕固定时,椭圆环形的气囊自身有一定微变形能力,当两侧绑带拉力过大时,气囊会自动拉长,始终对患处保持合理的压力,不会对患者眼部或头部施压过重,使患处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术后恢复;设置活动连接的充气皮球,需要使用眼罩时再对气囊充气,方便存放和运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包括环形气囊1、绑带2和充气皮球3,所述的环形气囊I为椭圆环形,沿气囊I分布设置有橡胶凸点,在气囊I上设置有进气口,通气管道一端设置有插入式单向阀,通气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充气皮球3,通气管道通过插入式单向阀与气囊I的进气口活动连接;绑带2设置在气囊I的两侧,绑带2上设置有连接用的按扣或尼龙粘扣。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插入式单向阀与气囊I的进气口进行连接,然后利用充气皮球3对气囊I充气,充气后将管道及充气皮球3拨出。然后将椭圆环形的气囊I套上患处纱布块的外侧,即压在纱布块的外侧,气囊I上设置的橡胶凸点可以增大摩擦阻力,防止纱布块移位或松脱,利用绑带2将气囊I固定于患者的头部。本实用新型利用环形的气囊I扣在患处的纱布块外侧,即套在眼部外侧进行施压,而不是直接对患处施压,另外,椭圆环形的气囊I自身有一定微变形能力,当两侧绑带2拉力过大时,气囊I会自动拉长,始终对患处保持合理的压力,使患处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术后恢复。本实用新型 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防止对患者眼部压迫过紧造成创伤的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术后防护眼罩,其特征是:包括环形气囊、绑带和充气皮球,所述的环形气囊为椭圆环形,沿气囊分布设置有橡胶凸点,在气囊上设置有进气口,通气管道一端设置有插入式单向阀,通气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充气皮球,通气管道通过插入式单向阀与气囊的进气口活动连接;绑带设 置在气囊的两侧,绑带上设置有连接用的按扣或尼龙粘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术后防护眼罩,包括环形气囊、绑带和充气皮球,所述的环形气囊为椭圆环形,沿气囊分布设置有橡胶凸点,在气囊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的通气管道一端设置有插入式单向阀,通气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充气皮球,通气管道通过插入式单向阀与气囊的进气口活动连接;绑带设置在气囊的两侧,绑带上设置有连接用的按扣或尼龙粘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防止对患者眼部压迫过紧造成创伤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F13/12GK203122752SQ20132006995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徐翠英, 王汉清 申请人:徐翠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