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妇产科用助产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妇产科用助产钳技术领域[0001][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用助产钳。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在产科产房手术过程中,胎儿的分娩经常需要医生通过助产器材来对待产孕妇进行辅助分娩,现有技术下的助产器械多为单一化的器械,有时需要两种以上的器械共同使用来进行助产,器械种类多了难免每个器材的工作空间就会被占据,甚至无法顺利实现器械应有的作用,这给助产手术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负担。金属助产钳在牵引胎儿头部时,往往会对胎头造成损伤,并影响助产效果。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妇产科用助产钳。[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妇产科用助产钳,包括吸引管、吸引盘、滑套和钳臂,吸引管前端与吸引盘连通,吸引管末端设置有负压接管,负压接管前部的吸引管管壁上设置有操作把手,操作把手末端设置有防滑拉把,吸引管上套接有滑套,滑套与吸引管滑动连接,滑套两侧分别设置有铰座,铰座上铰接有钳臂,钳臂前端固定连接钳叶,钳叶上套有橡胶套,钳臂的下部设有定位螺栓。[0005]作为优选,操作把手上设有波纹防滑纹。[0006]作为优选,吸引管上设有泄压阀和负压表。[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吸引盘对胎头吸引出后利用助产钳夹持住胎儿两侧的下颌骨,钳叶上套有的橡胶套有效避免金属体对胎头的损伤,三点固定吸引和牵引,使助产动作更稳定,更加减轻孕妇分娩的痛苦,有效提高分娩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中:1、吸引管;2、吸引盘;3、滑套;4、钳臂;5、负压接管;6、操作把手;7、防滑拉把;8、铰座;9、钳叶;10、橡胶套;11、定位螺栓;12、波纹防滑纹;13、泄压阀;14、负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吸引管1、吸引盘2、滑套3和钳臂4,吸引管I前端与吸引盘2连通,吸引管I末端设置有负压接管5,负压接管5前部的吸引管I管壁上设置有操作把手6,操作把手6末端设置有防滑拉把7,吸引管I上套接有滑套3,滑套3与吸引管I滑动连接,滑套3两侧分别设置有铰座8,铰座8上铰接有钳臂4,钳臂4前端固定连接钳叶9,钳叶9上套有橡胶套10,钳臂4的下部设有定位螺栓11。操作把手6上设有波纹防滑纹12。吸引管I上设有泄压阀13和负压表14。[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吸引盘2对胎头吸引出后利用助产钳的钳叶9夹持住胎儿两侧的下颌骨,钳叶9上套有的橡胶套10有效避免金属体对胎头的损伤,三点固定吸引和牵引,使助产动作更稳定,更加减轻孕妇分娩的痛苦,有效提高分娩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0013]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认作是一个最为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是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修改和同等布置。
权利要求1.一种妇产科用助产钳,包括吸引管、吸引盘、滑套和钳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前端与吸引盘连通,所述吸引管末端设置有负压接管,所述负压接管前部的吸引管管壁上设置有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末端设置有防滑拉把;所述吸引管上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与吸引管滑动连接,所述滑套两侧分别设置有铰座,所述铰座上铰接有钳臂,所述钳臂前端固定连接钳叶,所述钳叶上套有橡胶套,所述钳臂的下部设有定位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把手上设有波纹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上设有泄压阀和负压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助产钳,包括吸引管、吸引盘、滑套和钳臂,吸引管前端与吸引盘连通,吸引管末端设置有负压接管,负压接管前部的吸引管管壁上设置有操作把手,操作把手末端设置有防滑拉把,吸引管上套接有滑套,滑套与吸引管滑动连接,滑套两侧分别设置有铰座,铰座上铰接有钳臂,钳臂前端固定连接钳叶,钳叶上套有橡胶套,钳臂的下部设有定位螺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吸引盘对胎头吸引出后利用助产钳夹持住胎儿两侧的下颌骨,钳叶上套有的橡胶套有效避免金属体对胎头的损伤,三点固定吸引和牵引,使助产动作更稳定,更加减轻孕妇分娩的痛苦,有效提高分娩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档编号A61B17/44GK203042403SQ2013200704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高爱梅, 张凌云, 刘春花 申请人:高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