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康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670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脑康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专用的脑康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脑康复治疗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脑康复装置都是根据各种脑部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电变化这一特点,参照中医治疗原则,利用现代电磁学及场效应原理,研制出的脑电生理治疗仪。它根据各种疾病的异常脑电频率、电压变化及在脑组织中的发出区域等特点,通过调整患病脑组织的生物电活动规律,促进脑组织新陈代谢,改善患病组织的微循环,从而弥补了药物与手术治疗的缺撼,达到治病、健脑的功效。为了便于固定各磁极之间的位置关系,确保治疗效果,现有的脑治疗装置都以硬制材料制成头罩,头罩内定点安装各个磁极。但是,硬制的头罩无法变形,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医务人员携带出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脑康复治疗仪,它在非使用情况下可展成平面状态,占用空间小,便于外出携带,从而解决上述问题。它的帽体由软制材料制成,其骨架由数根支杆构成,轻量更轻、体积更小,患者佩戴更加舒适方便。它还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能在帽体由平面装态变形为头罩状态时将其锁定,防止支杆对患者头部施加过大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脑康复治疗仪,包括帽体,帽体中部是帽体头罩部,帽体头罩部上安装支杆固定座;帽体底部安装支撑环,支撑环上安装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第三调整块和第四调整块;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第三调整块和第四调整块分别与支撑环铰连;第一调整块上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第三调整块和第四调整块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第二调整块、第三调整块和第四调整块上各开设有两个通孔;第一调整块与第三调整块之间安装第三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二调整块和第四调整块之间安装第一支杆和第四支杆;第一支杆、第四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的中部分别与支杆固定座连接,第一支杆、第四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分别交叉于帽体的中心点;支杆固定座分别与四根支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支撑环上活动安装四个转动座,每个转动座各通过两根连接杆与其相邻的两个支杆连接,每个转动座上活动安装一根导杆,每个导杆的外端安装一个手轮,每个导杆上安装一个矩形定位块;帽体上相应设有四个锁定块,四个锁定块与四个转动座一一对应配合,每个锁定块上开设一个矩形定位孔;矩形定位块的宽度小于矩形定位孔的宽度,大于矩形定位孔的厚度;每个调整块的内侧各安装一个磁极。所述第一支杆、第四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定位帽,帽体头罩部内侧安装脉冲板。所述支杆固定座由上下两块固定片构成,第一支杆、第四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位于支杆固定座的上下两块固定片之间。

[000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后视结构不意图;图4是图2的I局部放大结构不意图;图5是图3的II局部放大结构不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支杆、2拉手、3支撑环、4第二支杆、5固定套、6第一调整块、7定位帽、8第三支杆、9帽体、10支杆固定座、11磁极、12手轮、13第四支杆、14帽体头罩部、15转动座、16第二调整块、17第三调整块、18第四调整块、19第一通孔、20第二通孔21导杆22锁定块23矩形定位孔24矩形定位块25脉冲板2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康复治疗仪包括帽体9,帽体9中部是帽体头罩部14,帽体头罩部14上安装支杆固定座10,帽体9底部安装支撑环3,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支撑环3上可分别安装第一调整块6、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第一调整块6、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分别与支撑环3铰连,第一调整块6上开设第一通孔19和第二通孔20,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上可如第一调整块6—样各开设两个通孔,第一调整块6、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第一调整块6与第三调整块17之间安装第三支杆8和第二支杆4,第二调整块16和第四调整块18之间安装第一支杆I和第四支杆13,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的两端分别穿入第一调整块6、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上开设的通孔内,并可沿通孔相对滑动。第一调整块6、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可确保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在相对通孔滑动时,保持相互间的夹角α和间距不变,从而可保持本实用新型在帽子与扇子间转换时,形状不会任意变化。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的中部分别与支杆固定座10连接,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分别交叉于帽体9的中心点。帽体头罩部14的中部可安装拉手2,拉手2与支杆固定座10连接,当人们将本实用新型变成帽子时,可拉动拉手2将支杆固定座10向上提起,支杆固定座10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的中部向上运动,将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如图4所示弯曲成穹形,第一调整块6、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同时相对支撑环3转动,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将帽体头罩部14撑半球状,方便人们配戴。支杆固定座10分别与四根支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支撑环3上活动安装四个转动座15。每个转动座15各通过两根连接杆26与其相邻的两个支杆连接。转动座15能相对支撑环3转动。任两个转动座15之间有一个调整块。每个转动座15上活动安装一根导杆21,导杆21仅能相对转动座15轴向转动。每个导杆21的外端安装一个手轮12。每个导杆21上安装一个矩形定位块24,手轮12方便使用者转动导杆21,以便调整矩形定位块24的位置。如图3和图5所示,帽体9上相应设有四个锁定块22,四个锁定块22与四个转动座15 —一对应配合。每个锁定块22上开设一个矩形定位孔23。矩形定位块24的宽度d小于矩形定位孔23的宽度D,大于矩形定位孔23的厚度。矩形定位块24、锁定块22和导杆21连接构成锁定机构。每个调整块的内侧各安装一个磁极11。非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矩形定位块24处于水平状态,整个帽体9和帽体头罩部14展成平面状,此时矩形定位块24可穿过矩形定位孔23。当帽体9和帽体头罩部14为使用状态后,矩形定位块24已穿过矩形定位孔23位于锁定块22外侧,此时,转动手轮12,使矩形定位块24旋转90度竖起后,矩形定位块24与锁定块22配合将支杆、帽体9与支撑环3的位置锁定,防止帽体9恢复平面状。磁极11对患者头部进打刺激治疗。为防止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由第一调整块6、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内脱出,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的两端分别安装定位帽7。为进一步加强治疗效果,帽体头罩部14内侧安装脉冲板25。如图为使支杆固定座10与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连接更加牢固,支杆固定座10可由上下两块固定片构成,第一支杆1、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位于支杆固定座10的上下两块固定片之间。图中5是固定套,第一调整块6、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上可分别安装固定套5,并通过固定套5分别与支撑环3铰连。
权利要求1.脑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9),帽体(9)中部是帽体头罩部(14),帽体头罩部(14)上安装支杆固定座(10);帽体(9)底部安装支撑环(3),支撑环(3)上安装第一调整块出)、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分别与支撑环(3)铰连;第一调整块(6)上开设第一通孔(19)和第二通孔(20);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第二调整块(16)、第三调整块(17)和第四调整块(18)上各开设有两个通孔;第一调整块¢)与第三调整块(17)之间安装第三支杆(8)和第二支杆(4),第二调整块(16)和第四调整块(18)之间安装第一支杆(I)和第四支杆(13);第一支杆(I)、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的中部分别与支杆固定座(10)连接,第一支杆(I)、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分别交叉于帽体(9)的中心点;支杆固定座(10)分别与四根支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支撑环(3)上活动安装四个转动座(15),每个转动座(15)各通过两根连接杆(26)与其相邻的两个支杆连接,每个转动座(15)上活动安装一根导杆(21),每个导杆(21)的外端安装一个手轮(12),每个导杆(21)上安装一个矩形定位块(24);帽体(9)上相应设有四个锁定块(22),四个锁定块(22)与四个转动座(15) —一对应配合,每个锁定块(22)上开设一个矩形定位孔(23);矩形定位块(24)的宽度小于矩形定位孔(23)的宽度,大于矩形定位孔(23)的厚度;每个调整块的内侧各安装一个磁极(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I)、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⑶的两端分别安装定位帽(7),帽体头罩部(14)内侧安装脉冲板(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固定座(10)由上下两块固定片构成,第一支杆(I)、第四支杆(13)、第二支杆(4)和第三支杆(8)位于支杆固定座(10)的上下两块固定片 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康复治疗仪,包括帽体,帽体中部是帽体头罩部,帽体头罩部上安装支杆固定座;帽体底部安装支撑环,支撑环上安装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第三调整块和第四调整块;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第三调整块和第四调整块分别与支撑环铰连;第一调整块上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第三调整块和第四调整块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第二调整块、第三调整块和第四调整块上各开设有两个通孔;第一调整块与第三调整块之间安装第三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二调整块和第四调整块之间安装第一支杆和第四支杆。
文档编号A61N2/00GK203029831SQ20132007576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6日
发明者杨芹 申请人:杨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