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817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机,尤其涉及一种能自动分离出氧气的呼吸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呼吸机不能自行分离出氧气来,呼吸机灌到病人呼吸道里的不是纯氧气,原有的产品不能把空气细分化处理,只采用普通的启动器把空气输入,这对病人或正常人临时窒息会带来很大的生命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呼吸机不能自行把氧气分离出来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机,该呼吸机不仅能给病人或临时窒息正常人的诱导性呼吸,而且还能自动分离出来氧气。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盒体、气嘴、外输气管,在盒体内,微型吸气机上端面适应处接通内输气管下端,内输气管上端穿透对应处的盒体,并接通盒体上侧设置的空气进口,微型吸气机下端适应处接通内输气管上端,内输气管下端接通空气分离器,废气管一头接通空气分离器的分离管口,另一头穿透对应处的盒体侧面,并设置成废气出口,空气分离器里部中心仪下侧适应处设有氧气出口,空气分离器下部适应处接通下侧的内输气管上端,内输气管下端穿透对应处的盒体下侧,并接通外输气管上端,外输气管下端接通微型启动器的上部空心接口,微型启动器的下部空心接口接通外输气管一端,外输气管另一端接通气嘴。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可以把微型吸气机吸进来的空气通过空气分离器进行细分化分离,把氧气输入到患者的呼吸道里,把分离出来的废气从一侧排出,气嘴可以构制成含在嘴里,也可以构制成塞在鼻孔里,全程操作简明易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其中:1、盒体;2、空气进口 ;3、微型吸气机;4、内输气管;5、空气分离器;6、气嘴;
7、外输气管;8、微型启动器;9、氧气出口 ;10、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中,包括盒体1、气嘴6、外输气管7,在盒体I内,微型吸气机3上端面适应处接通内输气管4下端,内输气管4上端穿透对应处的盒体1,并接通盒体I上侧设置的空气进口 2,微型吸气机3下端适应处接通内输气管4上端,内输气管4下端接通空气分离器5,废气管一头接通空气分离器5的分离管口,另一头穿透对应处的盒体I侧面,并设置成废气出口 10,空气分离器5里部中心仪下侧适应处设有氧气出口 9,空气分离器5下部适应处接通下侧的内输气管4上端,内输气管4下端穿透对应处的盒体I下侧,并接通外输气管7上端,外输气管7下端接通微型启动器8的上部空心接口,微型启动器8的下部空心接口接通外输气管7 —端,外输气管7另一端接通气嘴6。
权利要求1.一种呼吸机,包括盒体、气嘴、外输气管,其特征在于在盒体内,微型吸气机上端面适应处接通内输气管下端,内输气管上端穿透对应处的盒体,并接通盒体上侧设置的空气进口,微型吸气机下端适应处接通内输气管上端,内输气管下端接通空气分离器,废气管一头接通空气分离器的分离管口,另一头穿透对应处的盒体侧面,并设置成废气出口,空气分离器里部中心仪下侧适应处设有氧气出口,空气分离器下部适应处接通下侧的内输气管上端,内输气管下端穿透对应处的盒体下侧,并接通外输气管上端,外输气管下端接通微型启动器的上部空心接口,微型启动器的下部空心接口接通外输气管一端,外输气管另一端接通气嘴。
专利摘要一种能自动分离出来氧气的呼吸机,包括盒体、气嘴、外输气管,在盒体内,微型吸气机上端面适应处接通内输气管下端,内输气管上端穿透对应处的盒体,并接通盒体上侧设置的空气进口,微型吸气机下端适应处接通内输气管上端,内输气管下端接通空气分离器,废气管一头接通空气分离器的分离管口,另一头穿透对应处的盒体侧面,并设置成废气出口,空气分离器里部中心仪下侧适应处设有氧气出口,空气分离器下部适应处接通下侧的内输气管上端,内输气管下端穿透对应处的盒体下侧,并接通外输气管上端,外输气管下端接通微型启动器的上部空心接口,微型启动器的下部空心接口接通外输气管一端,外输气管另一端接通气嘴。
文档编号A61M16/10GK203154524SQ2013200800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蔡凯伦 申请人:蔡凯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