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8372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临床护理时使用的约束带。适用于儿科各年龄段患儿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约束,也可用于意识障碍的成人的约束。
背景技术
医疗工作中经常碰到要为儿童或者意识障碍不清的成人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情形,在这些情况下为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常采用传统的约束带进行单一的肢体固定,多以床栏为支点进行上肢或下肢的固定,采用这种办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固定和保护作用,但松紧度不易掌握,过松容易挣脱,过紧影响肢端血液循环,且翻身时需重新固定。使用起来耗时、费力、且效果还不好。由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1612076A公开了一种约束带。这种约束带由固定带、衬垫和魔术贴构成,可将患者的肢体固定在床栏上,避免出现自伤或自行拔出针头、导管等意外情况的发生。但这种约束带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它只能将患者的四肢固定在床栏上,患者要翻身时还需要重新固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舒适、省时、省力,并且不影响患儿(者)翻身的约束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包括手腕带、脚腕带和连接带,手腕带的两端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脚腕带的两端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三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五连接装置和第六连接装置;手腕带和脚腕带用连接带连接起来。将手腕带绑在手腕或手臂上,脚腕带绑在同侧的大腿或小腿上,根据患者手腕臂和腿的粗细调整好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与第四连接装置的对应位置并扣好。手腕带上设有第一套环,脚腕带上设有第二套环,将连接带穿过手腕带上的第一套环和脚腕带上的第二套环,根据患儿(者)的身长调整连接带两端第五连接装置和第六连接装置的位置并扣好,即达到固定的作用。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达到约束患儿(者)的目的,并且手腕带、脚腕带和连接带的长度均可以通过连 接装置的对应位置进行调节,不会造成传统约束带约束的影响肢端血液循环等问题。采用同侧固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患儿(者)活动余地,翻身时也不需要重新固定。手腕带、脚腕带、连接带以及套环都采用棉质织物为材料制作而成,这样的设置可以保护患儿(者)的皮肤免于伤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设置两个以上的手腕带和脚腕带,在各手腕带和脚腕带上设置两个以上套环,配置两个以上的连接带。使用时将手腕带分别套在手腕上,脚腕带分别套在大小腿上,并将每根连接带分别依次穿过各个手腕带和脚腕带上对应的套环,这样的设置在使用中可使使得同侧的上肢和下肢同时固定,更稳定,且不影响翻身。填补了传统约束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护个年龄段的患儿,约束其患儿手、脚,避免自伤、自行拔出针头等意外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确保治疗顺利进行,节省医务人员工作量。本实用新型并可用于成人的约束,如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状况下为配合抢救与治疗而采用的约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约束带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约束带分解后手腕带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约束带分解后脚腕带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约束带分解后连接带的示意图图中:1、手腕带 2、脚腕带 3、连接带1.1、第一连接装置 1.2、第二连接装置2.1、第三连接装置2.2、第四连接装置 3.1、第五连接装置3.2、第六连接装置4.1、第一套环 4.2、 第二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约束带包括手腕带1、脚腕带2和连接带3,手腕带I的两端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装置1.1和第二连接装置1.2,脚腕带2的两端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三连接装置2.1和第四连接装置2.2,连接带3的两端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五连接装置3.1和第六连接装置3.2 ;手腕带I和脚腕带2用连接带3连接起来。将手腕带I绑在手腕上,脚腕带2绑在同侧的大腿或小腿上,根据患者手腕和的粗细调整好第一连接装置1.1和第二连接装置1.2、第三连接装置2.1和第四连接装置2.2的位置并扣好。手腕带I上设有第一套环4.1,脚腕带2上设有第二套环4.2,将连接带3穿过手腕带I上的第一套环4.1和脚腕带2上的第二套环4.2,根据患儿(者)的身长调整连接带3两端第五连接装置3.1和第六连接装置3.2的位置扣好,即达到固定的作用。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达到约束患儿(者)的目的,并且手腕带1、脚腕带2和连接带3的长度均可以通过连接装置的对应位置进行调节,不会造成传统约束带的影响肢端血液循环等问题。采用同侧固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患儿(者)活动余地,翻身时无需重新固定。手腕带1、脚腕带2、连接带3以及套环都采用棉质织物制作而成,这样的设置可以保护患儿的皮肤免于伤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设置两个以上的手腕带I和脚腕带2,在各手腕带I上设置两个以上第一套环4.1,脚腕带2上设置两个以上第二套环4.2,配置两个以上的连接带3。使用时将手腕带I分别套在手腕上,脚腕带2分别套在大小腿上,并将每根连接带
3分别依次穿过各个手腕带I和脚腕带2上对应的第一套环4.1和第二套环4.2,这样的设置在使用中使得同侧的上肢和下肢同时固定,更稳定,且不影响翻身。填补了传统约束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护各个年龄段的患儿,约束患儿手、脚,避免自伤、自行拔出针头等意外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并可用于成人的约束,如意识障 碍、烦躁不安等状况下为配合抢救与治疗而采用的约束。
权利要求1.一种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腕带(I)、脚腕带(2)和连接带(3);所述手腕带(I)的两端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装置(1.1)和第二连接装置(1.2),所述脚腕带(2)的两端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三连接装置(2.1)和第四连接装置(2.2),所述连接带(3 )的两端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五连接装置(3.1)和第六连接装置(3.2);所述手腕带(I)和所述脚腕带(2 )用所述连接带(3 )连接起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带(I)上设有第一套环(4.1),所述脚腕带(2 )上设有第二套环(4.2),所述连接带(2 )穿过所述第一套环(4.1)和所述第二套环(4.2)将所述手腕带(1.1)和所述脚腕带(1.2)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1)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2)为相互配合的粘扣或按扣;所述第三连接装置(2.1)和所述第四连接装置(2.2)为相互配合的粘扣或按扣;所述第五连接装置(3.1)和所述第六连接装置(3.2)为相互配合的粘扣或按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带(I)、所述脚腕带(2)、所述连接带(3)、所述第一套环(4.1)以及所述第二套环(4.2)均采用棉质织物为材料制作而成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约束带。它包括手腕带、脚腕带和连接带,手腕带、脚腕带和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装有相互配合的连接装置,手腕带和脚腕带上设有套环,用连接带穿过套环将手腕带和脚腕带连接在一起,起到同侧固定的作用。为起到更稳定的固定作用,可以增加手腕带、脚腕带和连接带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护各年龄段的患儿,约束患儿手、脚,避免自伤、自行拔出针头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可改变手腕带、脚腕带和连接带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并可用于成人的约束,如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状况下为配合抢救与治疗而采用的约束。
文档编号A61F5/37GK203138780SQ20132008516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5日
发明者黄中炎, 吴淑荣, 周金蔓, 杨兰萍, 陈朱兰, 刘雪梅, 余小红, 孙佳, 柳帆, 孙雅琴, 王治涛, 付小荣, 陈敏, 吴爱芳, 张丽, 周燕, 朱子珺 申请人:黄中炎, 吴淑荣, 周金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