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8659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止鼾的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
背景技术
:睡眠打鼾是人们常有所闻的睡眠呼吸障碍现象。打鼾是打鼾者在睡眠中的不自主行为,其所发出的高亢的呼噜声,经常性严重地干扰与他同居一室的家人、或其它同伴的休息。因此,惯于打鼾的人时常被同室人或者配偶抱怨,甚至于影响到相互之间关系,这着实令打鼾本人及相关者烦恼。医学研究证实,打鼾者往往患有气道狭窄症,白天咽喉部肌肉的代偿性收缩,可使气道保持畅通,而睡眠时神经兴奋度下降,咽部松弛的肌肉使气道趋于狭窄,呼吸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便产生振动发出鼾声,当气道间歇性完全阻塞,则会发生呼吸暂停现象。频繁的呼吸暂停导致人们肺部缺氧,长此以往将出现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病症,甚至发生睡眠中的猝死。严重的打鼾除进行手术外,药物治疗效果甚微,于是人们试图采用器械止鼾。目前,已面市的止鼾器械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如,气道正压呼吸机,该机通过给打鼾者睡眠时配戴一小型CPAP机,以面罩与呼吸机相连,用类似吹气球的方式,扩大其咽部狭窄区段,达到气流通畅;二如,鼻咽气道导管器;三如,口腔矫治器等。以上各种止鼾器械使用时,均须使器物组件直接接触打鼾者的口腔、咽喉部位,使受用者感觉不适,或倍受苦痛。长期以来,上述止鼾器械一直未能得到推广应用。因此妥善解决打鼾者的睡眠呼吸障碍问题,一直是科技人员予以关注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根据大多数打鼾者作侧卧位睡眠时,呼吸相对较为通畅,存在打鼾声响变小、甚至于会不打鼾的这一生理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目的在于通过该止鼾器发出的震动或音响,及时提示睡眠中的打鼾者从仰卧姿势改变成侧卧姿势,以减小或终止打鼾者的鼾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由套头固定软带和控制器组成,所述套头固定软带内设置有角度感应开关和震动装置;所述控制器设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充电池、升压模块、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音乐电子喇叭;其中,第一继电器通过导线、经电插座与所述震动装置连接;第二继电器通过导线与音乐电子喇叭连接;第一继电器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输入端连结。所述控制器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源开关、音量调节开关、电量指示灯。所述控制器壳体上,在与壳体内相应的部位处,设置有电源开关旋钮、音量调节开关旋钮、电量指示灯孔、出音孔、充电插孔和插座孔。所述充电池为3.7V锂电池;所述插座为3.5V耳机式插座。所述套头固定软带由圆环形上额软带、分设在其两侧的下颌软带和头顶软带构成,且软带均设有带长可调节件。所述角度感应开关为两只,呈串联状,感应角度设定O — 90度之间调节。所述震动装置位于套头固定软带的上额软带中靠近前额处。[0014]所述的继电器为延时导通继电器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体头位角度感应开关控制,适时以智能型震动或音响双重方式,及时提示睡眠中的打鼾者从仰卧姿势改变成侧卧姿势,可减小或终止打鼾者的鼾声,不仅灵敏度高,而且采用软带连结,无电磁辐射,平和安全,其舒适环保的人性化设计和不存在器械与人体口腔、咽喉接触的不适感,符合人们的心理期许,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具有推广应用前景。(二)本实用新型采用3.7V移动电源供电,体积小巧,利于方便携带。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套头固定软带I和控制器2组成。套头固定软带内设置有角度感应开关11和震动装置12 ;控制器壳体内所设组成控制器的元器件,如充电池、升压模块、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音乐电子喇叭等图中未予表示。控制器壳体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旋钮21、音量调节开关旋钮22、电量指示灯孔23、出音孔24、充电插孔25和插座孔26。套头固定软带I和控制器2之间设有接插式连接导线27。套头固定软带由上额软带13、分设在两侧的下颌软带14和头顶软带15构成。如图2所示,电源3为3.7V移动电源,升压模块4为锂电池5V升压模块,将3.7V升至5V,且连接角度感应开关11,角度感应开关与第一继电器27、5V电源负极连接;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又各分别连接震动装置12、音乐电子喇叭29 ;第一继电器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输入端连结,以使第二继电器进入延时接通状态。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套头固定软带固定于打鼾者的头部,使导线27(虚线为延长线)与控制器插座孔26连接。打鼾者入眠时,可通过两只串联角度感应开关(角度可在O—90度调节)感应自己在睡眠时头位的仰、侧角度的变化,产生相应的信号,如呈仰卧位时,该信号传入5V延时继电器(延时时间可在5 —10秒内调节),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接通,震动装置进行按摩震动,提醒自己在从仰面睡眠改变为侧向睡眠;如睡眠者对震动不能在设定的时间(5 —10秒可设定)内作出相应的行动改变,仍处仰卧状态时,则在设定时间结束后,第二继电器会接通音乐电子喇叭发出响声(音量可事先设定),再次提醒睡眠者改变体位,直至有实质性的头部侧卧角度为止,感应开关才完全断开。打鼾者侧卧位睡眠时,可避免松驰的舌后部、软腭部对气道的阻塞,起到止鼾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其特征在于:该止鼾器由套头固定软带和控制器组成,所述套头固定软带内设置有角度感应开关和震动装置;所述控制器设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充电池、升压模块、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音乐电子喇叭;其中,第一继电器通过导线、经电插座与所述震动装置连接;第二继电器通过导线与音乐电子喇叭连接;第一继电器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输入端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源开关、音量调节开关、电量指示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壳体上,在与壳体内相应的部位处,设置有电源开关旋钮、音量调节开关旋钮、电量指示灯孔、出音孔、充电插孔和插座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池为3.7V锂电池;所述插座为3.5V耳机式插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头固定软带由圆环形上额软带、分设在其两侧的下颌软带和头顶软带构成,且软带均设有带长可调节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感应开关为两只,呈串联状,感应角度设定O —90度之间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装置位于套头固定软带的上额软带中靠近前额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为延时导通继电器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头戴式智能型止鼾器。该止鼾器由套头固定软带和控制器组成。套头固定软带内设有角度感应开关和震动装置;控制器壳体内设置有充电池、升压模块、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音乐电子喇叭。第一继电器通过导线经电插座与震动装置连接;第二继电器通过导线与音乐电子喇叭连接;第一继电器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输入端连结。本实用新型采用人性化设计,以震动或音响双重方式,及时提示睡眠中的打鼾者从仰卧改变成侧卧姿势,可减小或终止打鼾者的鼾声;其体积小巧,利于方便携带,且不与人体口腔或咽喉接触,无不适感,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F5/56GK203060017SQ20132009045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胡道淮 申请人:胡道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