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U型下肢外展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可令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的垫。
背景技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利用外科手术将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髋关节置换为人工关节的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成为治疗晚期和严重关节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其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但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2% 6.0%。如何防止假体脱位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或杜绝护理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达到保持患肢外展中立功能位(患者仰卧,下肢伸展,脚掌保持竖直向上),有效降低假体脱位的发生。传统方法是利用“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丁”字鞋因其四周密闭,透气性较差,汗液聚集在鞋里,出现异味及脚臭,大小不能随意调整,术后患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患者穿上会引起不适,足背及足跟局部受压,出现疼痛皮肤损伤,长时间受压导致压疮;因整个足在鞋内,不便观察足趾的屈伸活动、血运情况及触摸足背动脉的搏动,进行功能锻炼也不灵活;护士每次评估都要反复脱鞋、穿鞋引起病人不适,满意度低,护理工作量大;疼痛不适也会造成患者不能承受而擅自取出,水肿消退后或睡眠期间容易造成滑落脱出,加上木棒的重力更易造成肢体的过度外旋导致假体脱位。可见“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不但影响病人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并且也使患肢足部皮肤受压,容易形成压疮,严重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及进行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故改良有效护理用具保持患肢外展中立功能位,并加强预防假体脱位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认识不配合带来的严重后果,避免了造成脱位的危险因素,有效降低假体脱位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舒适的、具有积极治疗效果的、可令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的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U型下肢外展垫,包括一块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的其中一侧开设有可容置脚掌的U型槽。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垫的表面包裹有与其外形匹配的换洗套。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垫采用高密度海绵制作而成。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发明人长期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总结经验,设计并制作凹陷的U型下肢外展垫是利用高密度海棉制作成大、中、小型号,外套可拆洗的换洗套防止交叉感染,可以根据患者的足部的大小选择型号,使足部及足趾完全保持背伸位,保持踝关节功能位(背屈90°中立位),有效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足趾、足背全部外露,增加舒适感,又不影响休息、睡眠及功能锻炼,同时避免传统“丁”字鞋预防措施无法达到使患者肢体外展中立位的需要和皮肤受压引起的压疮、不便于观察等;足部锻炼灵活,患者可以主动配合行双下肢踝趾关节的屈伸、伸展活动,踝泵锻炼及股四头肌舒缩等,明显促进血液循环,减少DVT、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为增加肌力起到积极作用降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也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其功能锻炼的积极性,促进患者康复。
图1为本实用新型U型下肢外展垫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U型下肢外展垫,包括一块状垫1,所述垫I的其中一侧开设有可容置脚掌的U型槽1.1。所述垫I的表面可包裹有与其外形匹配的换洗套。所述垫采用高密度海绵制作而成。用换洗套包裹U型下肢外展垫,患肢小腿下垫枕,保持外展中立位,将U型下肢外展垫置于患足端,患足脚掌2正好放于U型下肢外展垫的U型槽1.1处,使其蹬实,询问患者感受,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随时调整,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足背伸90度中立位。本实用新型适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外,还拓展用于截瘫、下肢骨折及伴有神经损伤、跟腱挛缩、昏迷及长期卧床等病人预 防足下垂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U型下肢外展垫,包括一块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的其中一侧开设有可容置脚掌的U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U型下肢外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的表面包裹有与其外形匹配的换洗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型下肢外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采用高密度海绵制作而成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U型下肢外展垫,包括一块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的其中一侧开设有可容置脚掌的U型槽。本实用新型可有效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足趾、足背全部外露,增加舒适感,又不影响休息、睡眠及功能锻炼,同时避免传统“丁”字鞋预防措施无法达到使患者肢体外展中立位的需要和皮肤受压引起的压疮、不便于观察等;足部锻炼灵活,患者可以主动配合行双下肢踝趾关节的屈伸、伸展活动,踝泵锻炼及股四头肌舒缩等,明显促进血液循环,减少DVT、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为增加肌力起到积极作用降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也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其功能锻炼的积极性,促进患者康复。
文档编号A61G7/075GK203075096SQ20132010285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钟润冰 申请人:钟润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