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微创手术的标本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手术的标本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是现代外科学的发展方向,包括各种内镜手术及显微手术,它以切口小、创伤轻为特征。手术中必须使用吸引器(特别是超声吸引器),肿瘤等组织标本被吸引器吸走,造成肿瘤等组织标本大部丢失。特别是颅内肿瘤体积相对较小,标本大部丢失后造成病理诊断困难;同时微创手术切口小,难以看到病变全部,标本大部丢失后难以估计手术中病变切除程度。为获取上述肿瘤等组织标本,现在一般都是采用取瘤钳进行肿瘤等组织标本的夹取,但微创手术只能容下纤细的器械,所夹取组织也较小,且费事费力;特别深部手术用取瘤钳更显笨拙,不仅影响手术视野,且取标本时易引起出血。如果能保留吸引器吸出的标本,不仅可满足病理诊断需要,还可估计手术中病变切除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手术操作简单化,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造福广大患者。目前还没有被广大临床医师接受的标本收集装置,现在已登记备案的各种标本收集装置实用新型均存在以下几种缺点:1.所有现有装置均未考虑与标本混杂的新鲜血液。只要是手术就有出血,出血必须吸除以保证术野清晰。取标本时的吸引内容物必然是标本和新鲜血液的混合物。但新鲜血液会凝固形成血凝块,会对标本的质与量造成干扰;2.大部分已登记备案的标本收集装置均由吸入管、吸出管和中间的过滤装置构成。虽然中间的滤过装置各有不同,但均是吸引通道的一部分。随着滤过装置保留的标本及新鲜血凝块越来越多,其阻力就越大,术中的吸引器头的负压力量就越来越小,影响手术操作;同时滤过装置两侧的压力差越来越多,造成对标本的机械损伤;3.小部分已登记备案的标本收集装置由吸入管、吸出管和密闭标本收集瓶构成,密闭标本收集器在保留所有吸引内容物(标本及新鲜血液等),难以收集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全部标本;同时新鲜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对标本的质与量造成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于微创手术时全程收集所有标本的新型标本收集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参见图1和2,所述微创手术标本收集器包括收集瓶包括收集瓶1,设置于收集瓶I上方的能调控吸引通道的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与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 —侧连通的容器瓶3 ;所述收集瓶I内部设有过滤装置4,收集瓶I瓶口设有标本收集管11和出气管12,收集瓶I底部设有液体排出管15 ;所述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通过标本收集管11和出气管12与收集瓶I连通;所述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外接吸出管13和吸入管14。其中,所述 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包括固定外盘24和与固定外盘24同心的旋转内盘25 ;所述旋转内盘25与固定外盘24之间密封接触,旋转内盘25可绕垂直于其盘面的中心轴转动;所述固定外盘24边缘设有A通道口 5、B通道口 6、C通道口 7、通气孔10、D通道口 8和E通道口 9,所述A通道口 5、B通道口 6、C通道口 7、通气孔10、D通道口 8和E通道口 9与固定外盘24竖直对称轴顺时针方向的夹角分别为45°、135°、180°、225°、315°和270°,所述A、D通道口分别与吸出管13和吸入管14连接,所述B、C通道口分别与出气管12和标本收集管11连通;所述容器瓶3与E通道口 9连通;所述旋转内盘25的边缘设有A’通道口 16、B’通道口 17、C’通道口 18、D’通道口 19和E’通道口 20 ;所述A’通道口 16与B’通道口 17之间通过A弧形管道21连通;所述C’通道口 18与D’通道口 19之间通过B弧形管道22连通,所述B弧形管道22与E’通道口 20之间通过直管23连通;所述A弧形管道21、B弧形管道22和直管23均设于旋转内盘25内部;当收集器处于收集标本状态时,所述A’、B’、C’、D’、E’通道口分别与A、B、C、D、E通道口连通;当收集器处于非收集标本状态时(内盘旋转90° ),所述八’、8’、(:’、0’』’通道口分别与D通道口 8、A通道口 5、B通道口 6、C通道口 7、通气孔10连通;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下层金属网层和上层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为过滤膜或普通纱布(根据标本需要选择);所述旋转内盘的圆心设有旋转阀门;所述液体排出管中设有单向阀。所述容器瓶3内装有肝素盐水。下面结合原理和使用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当旋转阀门26处于垂直位时(收集标本状态),旋转内盘25的A’、B’、C’、D’、E’通道口分别与A、B、C、D、E通道口对齐接通,而通气孔10则封闭,吸入管14与外接的吸引器连接。吸引器末端处于工作状态(吸引器末端封闭或半封闭),使管道及收集瓶I内呈高负压状态,此时收集瓶I底部液体排出管的单向阀关闭。吸引内容物(标本及新鲜血液等,图1和2中的虚线箭头表不空气流动,细实线箭头表不液体流通,粗实线箭头表不固体流动)从吸入管14进入A弧形管道21,容器瓶3内的肝素盐水通过直管23进入A弧形管道21将吸引内容物肝素化。肝素化的吸引物通过收集管11收集到收集瓶I内,在经过过滤装置时,标本不能通过过滤装置,而肝素化的新鲜血液(不会形成血凝块)随同其他液体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滤过装置4集中于收集瓶I下方,收集瓶I内的气体则依次经过出气管12、A弧形管道 21和吸出管13排除。吸引器末端处于非工作状态(吸引器末端开放)时,管道及收集瓶I内呈低负压状态。收集瓶I内血性液体达到一定高度,静液压力大于负压时收集瓶I底部液体排出管15的单向阀27开放,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性液体排出(标本由于过滤装置的阻挡而保留在收集瓶I内)。参见图2,当旋转阀26处于水平位置时(非收集标本状态),内盘A弧形通道21的A’、B’通道口分别与A、B通道口接通,形成工作通道吸引内容物不经过收集瓶I (吸入管14、A弧形管道21和吸出管13连通后,同普通吸引管一样工作将病灶周围的新鲜出血、冲洗生理盐水清除)。内盘直通道23与容器瓶3接通,内盘B弧形通道22的C’、D’通道口分别与C、D通道口接通,收集瓶内通过管道22、23与外界大气相通,为正常大气压。E通道口9被封闭,肝素盐水不能进入旋转内盘25内的管道。重力作用使血性液体排出(标本由于过滤装置的阻挡而保留在收集瓶I内)。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手术标本收集器,主要由一个可改变吸引通道的圆盘形调控器、一个可自动排出液体并带滤过装置的密封性收集瓶,以及一个将吸引内容物(标本及新鲜血液等)肝素化的容器瓶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将吸引内容物(标本及新鲜血液等)肝素化,避免了新鲜血液凝固形成血块,避免了血凝块对标本质与量的干扰;2、滤过装置不是吸引通道(吸入管、吸出管、A弧形管道、B弧形管道、标本收集管、出气管)的一部分,只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标本和血性液体分离,避免了滤过装置两侧巨大压力差造成滤过装置对标本的损伤;同时解决了了标本阻塞吸引通道的问题,保证了吸引器持续正常工作所需负压;3、吸引器末端在非工作状态间隙,标本收集瓶不断排出血性液体,仅保留肿瘤组织等标本在收集瓶,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收集整个手术过程中的所有标本,并可估计切除比例,估计手术中病变切除程度;4、滤过装置为两层,下方为永久性金属网,起支架作用,上方为红细胞能通过的过滤膜(或普通纱布即可,根据标本要求选择),便于标本收集及清洗;5、在不取标本的其他手术阶段,吸引通道不经过标本收集系统,同普通吸引管一
样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集器收集标本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集器非收集标本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瓶,2、圆盘形管道调控器,3、容器瓶,4、过滤装置,5、A通道口,6、B通道口,7、C通道口,8、D通道口,9、E通道口,10、通气孔,11、收集管,12、出气管,13、吸出管,14、吸入管,15、液体排出管,16、A’通道口,17、B’通道口,18、C’通道口,19、D’通道口,20、E’通道口,21、A弧形管道,22、B弧形管道,23、直管,24固定外盘,25旋转内盘,26、旋转阀门,2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和2,所述微创手术标本收集器包括收集瓶包括收集瓶1,设置于收集瓶I上方的能调控吸引通道的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与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 —侧连通的容器瓶3 ;所述收集瓶I内部设有过滤装置4,收集瓶I瓶口设有标本收集管11和出气管12,收集瓶I底部设有液体排出管15 ;所述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通过标本收集管11和出气管12与收集瓶I连通;所述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外接吸出管13和吸入管14。其中,所述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包括固定外盘24和与固定外盘24同心的旋转内盘25 ;所述旋转内盘25与固定外盘24之间密封接触,旋转内盘25可绕垂直于其盘面的中心轴转动;所述固定外盘24边缘设有A通道口 5、B通道口 6、C通道口 7、通气孔10、D通道口 8和E通道口 9,所述A通道口 5、B通道口 6、C通道口 7、通气孔10、D通道口 8和E通道口 9与固定外盘24竖直对称轴顺时针方向的夹角分别为45°、135°、180°、225°、315°和270°,所述A、D通道口分别与吸出管13和吸入管14连接,所述B、C通道口分别与出气管12和标本收集管11连通;所述容器瓶3与E通道口 9连通;所述旋转内盘25边缘设有A’通道口 16、B’通道口 17、C’通道口 18、D’通道口 19和E’通道口 20 ;所述A’通道口 16与B’通道口 17之间通过A弧形管道21连通;所述C’通道口 18与D’通道口 19之间通过B弧形管道22连通,所述B弧形管道22与E’通道口 20之间通过直管23连通;所述A弧形管道21、B弧形管道22和直管23均设于旋转内盘25内部;当收集器处于收集标本状态时,所述A’、B’、C’、D’、E’通道口分别与A、B、C、D、E通道口连通;当收集器处于非收集标本状态时,所述八’、8’、(:’、0’3’通道口分别与D通道口 8、A通道口 5、B通道口 6、C通道口 7、通气孔10连通;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下层金属网层和上层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为过滤膜;所述旋转内盘25的圆 心设有旋转阀门26 ;所述液体排出管15中设有单向阀27。
权利要求1.一种微创手术标本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包括收集瓶(I),设置于收集瓶(I)上方的能调控吸引通道的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与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侧连通的容器瓶(3);所述收集瓶(I)内部设有过滤装置(4),收集瓶(I)瓶口设有标本收集管(11)和出气管(12),收集瓶(I)底部设有液体排出管(15);所述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通过标本收集管(11)和出气管(12)与收集瓶(I)连通;所述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外接吸出管(13)和吸入管(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形管道调控器(2)包括固定外盘(24)和与固定外盘(24)同心的旋转内盘(25);所述旋转内盘(25)与固定外盘(24)之间密封接触,旋转内盘(25)可绕垂直于其盘面的中心轴转动;所述固定外盘(24)边缘设有A通道口(5)、B通道口(6)、C通道口(7)、通气孔(10)、D通道口(8)和E通道口(9),所述A通道口(5)、B通道口(6)、C通道口(7)、通气孔(10)、D通道口(8)和E通道口(9)与固定外盘(24)竖直对称轴顺时针方向的夹角分别为45°、135°、180°、225°、315°和270°,所述A、D通道口分别与吸出管(13)和吸入管(14)连接,所述B、C通道口分别与出气管(12)和标本收集管(11)连通;所述容器瓶(3 )与E通道口( 9 )连通;所述旋转内盘(25 )的边缘设有A’通道口(16)、B’通道口(17)、C’通道口(18)、D’通道口(19)和E’通道口(20);所述A’通道口(16)与B’通道口(17)之间通过A弧形管道(21)连通;所述C’通道口(18)与D’通道口(19)之间通过B弧形管道(22)连通,所述B弧形管道(22)与E’通道口(20)之间通过直管(23)连通;所述A弧形管道(21)、B弧形管道(22)和直管(23)均设于旋转内盘(25)内部;当收集器处于收集标本状态时,所述A’、B’、C’、D’、E’通道口分别与A、B、C、D、E通道口连通;当收集器处于非收集标本状态时,所述A’、B’、C’、D’、E’通道口分别与D、A、B、C通道口、通气孔(10)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下层金属网层和上层过滤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过滤膜或纱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盘(25)的圆心设有旋转阀门(26)。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排出管(15)中设有单向阀(27)。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瓶(3)内装有肝素盐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手术的标本收集器,主要由可改变吸引通道的圆盘形调控器、自动排出液体并带滤过装置的密封性收集瓶,以及将吸引内容物肝素化的容器瓶组成。本实用新型装置将吸引内容物肝素化,避免了新鲜血液凝固形成血块,避免了血凝块对标本质与量的干扰;滤过装置不是吸引通道的一部分,避免了滤过装置两侧巨大压力差造成滤过装置对标本的损伤,同时解决了了标本阻塞吸引通道的问题,保证了吸引器持续正常工作所需负压;吸引器末端在非工作状态间隙,标本收集瓶不断排出血性液体,仅保留肿瘤组织等标本在收集瓶,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收集整个手术过程中的所有标本;在不取标本的其他手术阶段,吸引通道同普通吸引管一样工作。
文档编号A61B10/00GK203122470SQ2013201304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刘飞, 王知非, 何玉妮, 刘梦春 申请人: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