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固定神经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91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固定神经拉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在PLIF手术中使用的可固定神经拉钩。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PLIF手术时,需要助手用神经拉钩将神经根硬膜囊拉开,暴露椎间盘的纤维环,然后进行椎间隙的处理。在手术中,椎间隙的操作偶尔会碰到神经拉钩,导致神经拉钩移动,损伤神经,所以神经拉钩的位置不能随便变动,助手需要保持一个姿势并始终对神经拉钩施力,坚持至手术结束,不仅费力,而且容易由于长期保持同一姿势造成臂部麻木,移动神经拉钩,触碰神经,造成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神经拉钩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位置准确、拉拽省力、安全可靠的可固定神 经拉钩。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固定神经拉钩,包括固接为一体的拉钩手柄和拉钩体,所述拉钩手柄为四棱形柱体结构,拉钩体为扁片形结构;所述拉钩体的尾端设置有与拉钩体为一体结构的固定齿,多个固定齿沿拉钩体宽度方向并列排布;所述的固定齿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其下端为尖形。固定齿与拉钩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与现有神经拉钩相比,本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将神经拉至指定位置后固定,操作者只需扶持神经拉钩的拉钩手柄使其保持固定位置即可,无需再对其施力,拉钩体也不会因人为因素发生移动,操作位置准确,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中:拉钩手柄I,拉钩体2,固定齿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在进行PLIF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手术时,最常见的是L形神经拉钩,即拉钩手柄和拉钩体为垂直结构。本实施例以L形神经拉钩为例进行说明。参见附图1-2,这种神经拉钩包括垂直设置的拉钩手柄I和拉钩体2,拉钩手柄I为四棱形柱体结构,利于把持和防滑;拉钩体2为扁片形结构,用于牵开和保护硬膜囊。拉钩体2的尾端设置有固定齿3,三个固定齿3沿拉钩体径向并列排布,且与拉钩体为一体结构。固定齿3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其下端为尖形,用于扎住纤维环。固定齿3与拉钩体2的轴线平行,如附图2所示,在使用时,固定齿的尖端和拉钩体均为竖直位置。以腰4锥体滑脱(退变性)患者行PLIF固定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患者俯卧位,常规下腰正中切口,常规显露腰锥4、5后部结构,安装腰4、5椎弓根钉,腰4、5椎板间减压,腰5侧隐窝减压、显露腰5神经根。用神经剥离器将硬膜囊右侧自外向内拨推,显露腰4、5椎间盘右侧的纤维环,在靠近中线处用L形神经拉钩的拉钩体保护硬膜囊,将固定齿插入纤维环中,助手扶住拉钩手柄即可;然后在剥离开的空间中进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植入,完成后取下神经拉钩,同法进行对侧操作,然后安装椎间固定连杆,进行复位固定,逐层闭 合切口,术毕。
权利要求1.一种可固定神经拉钩,包括固接为一体的拉钩手柄和拉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手柄为四棱形柱体结构,拉钩体为扁片形结构;所述拉钩体的尾端设置有与拉钩体为一体结构的固定齿,多个固定齿沿拉钩体宽度方向并列排布;所述的固定齿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其下端为尖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神经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齿与拉钩体的长度方 向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在PLIF手术中使用的可固定神经拉钩。它包括固接为一体的拉钩手柄和拉钩体,所述拉钩手柄为四棱形柱体结构,拉钩体为扁片形结构;所述拉钩体的尾端设置有与拉钩体为一体结构的固定齿,多个固定齿沿拉钩体宽度方向并列排布;所述的固定齿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其下端为尖形。本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将神经拉至指定位置后固定,操作者只需扶持神经拉钩的拉钩手柄使其保持固定位置即可,无需再对其施力,拉钩体也不会因人为因素发生移动,操作位置准确,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B17/02GK203122495SQ20132014094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刘梦扬 申请人:刘梦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