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滴水电凝镊镊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电流通过待加热组织的方式向人体传递非机械式能量的外科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凝镊依次包括镊体和电极座,电极座后部的插头与外部的主机相连。电凝镊的镊尖向病灶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镊尖两端之间的蛋白质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由于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两个镊尖之间,因此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相当安全。在使用过程中,待止血部位往往有血液流出,需要冲洗后才能准确的找到需要止血的具体位置,传统的做法是增加额外的滴水管道进行冲洗,其操作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滴水电凝镊镊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滴水电凝镊镊体,包括镊尖和镊杆,电极座后端有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镊杆和镊尖通过活动铰接相连,镊尖连接端的下方具有第一斜面,镊杆对应处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第二斜面;所述镊杆上还设置有推拉杆,其前端与镊尖相连,后端与滑动块相连,该滑动块卡于镊杆上的滑动槽内;滑动槽内设置有弹簧,将滑动块抵在滑动槽的末端的端面上,所述镊杆和镊尖内埋有一根滴水管,该滴水管的入口位于镊尖前端,出口位于电极座后端,其出口处还设置有接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自由调节镊尖的角度,实现多方位的滴水功能,其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滴水电凝镊镊体,包括镊体的后部具有电极座3,镊体包括慑尖I和慑杆2,电极座3后%5有插头4,所述一侧慑杆2和慑尖I通过活动绞接7相连,慑尖I连接端的下方具有第一斜面1-1,镊杆2对应处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第二斜面2-1 ;所述镊杆2上还设置有推拉杆8,其前端与镊尖I相连,后端与滑动块9相连,该滑动块9卡于镊杆2上的滑动槽10内;滑动槽内设置有弹簧11,将滑动块9抵在滑动槽的末端的端面上,所述镊杆2和镊尖I内埋有一根滴水管5,该滴水管5的入口位于镊尖I前端,出口位于电极座3后端,其出口处还设置有接口 6。[0011]使用时,将滴水管的接口与外界水管相连即可。由于弹簧11的弹力使得滑动块位于滑动槽的端面上,此时镊杆和镊尖水平,两侧的镊尖相对。如果需要镊尖弯曲向前,则将滑动块向前推,此时,在推拉杆的作用下,镊尖会自然向下弯曲,直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贴合为止。因此,这种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镊尖的角度,实现多角度的滴水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自由调节镊尖的角度,实现多方位的滴水功能,其制造成本低 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滴水电凝慑慑体,包括慑尖和慑杆,电极座后端有插头,其特征在于:一侧慑杆和镊尖通过活动铰接相连,镊尖连接端的下方具有第一斜面,镊杆对应处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第二斜面;镊杆上还设置有推拉杆,其前端与镊尖相连,后端与滑动块相连,该滑动块卡于镊杆上的滑动槽内;滑动槽内设置有弹簧,将滑动块抵在滑动槽的末端的端面上,所述镊杆和镊尖内埋有一根滴水管,该滴水管的入口位于镊尖前端,出口位于电极座后端,其出口处还设置有接 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水电凝镊镊体,包括镊尖和镊杆,电极座后端有插头,关键在于所述一侧镊杆和镊尖通过活动铰接相连,镊尖连接端的下方具有第一斜面,镊杆对应处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第二斜面;所述镊杆上还设置有推拉杆,其前端与镊尖相连,后端与滑动块相连,该滑动块卡于镊杆上的滑动槽内;滑动槽内设置有弹簧,将滑动块抵在滑动槽的末端的端面上,所述镊杆和镊尖内埋有一根滴水管,该滴水管的入口位于镊尖前端,出口位于电极座后端,其出口处还设置有接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自由调节镊尖的角度,实现多方位的滴水功能,其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B18/12GK203122591SQ20132015176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叶雷, 周健, 王汉文, 刘斌, 刘灏, 李亚周, 邓娇 申请人: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