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用穿刺针直接刺入血管或者用普通的注射器刺入血管,然后再除去针管保留针头,观察血液颜色进行判断,再自针头内插入导丝,这样,在进行的过程中导丝不容易置入,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以更好的解决进行介入治疗时容易观察血液颜色且方便快捷的置入导丝的问题。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更好的解决进行介入治疗时容易观察血液颜色且方便快捷的置入导丝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包括针头、针柄和设置在针柄尾端的套管,其中,所述针柄的后端设置有与针头内管相连通的引流管,针柄的后端、套管之前还设置有弹性膜。上述弓I流管的设置方向与针头平行。平行设置方便针头的固定以及位置调整。上述引流管上设置有开关。上述弹性膜的直径大于套管直径。
`[0010]上述针头与套管的长度之比为3: 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但却有效解决了进行介入治疗时容易观察血液颜色且方便快捷的置入导丝的问题,同时,使用方便,比较适于现有的心内介入治疗手术。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图;其中,1-针头,2-针柄,3-弹性膜,4-套管,5-引流管,6_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进行介入治疗时容易观察血液颜色且方便快捷的置入导丝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接下来具体说明该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图。该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包括针头1、针柄2和设置在针柄2尾端的套管4,其中,针柄2的后端设置有与针头I内管相连通的引流管5,针柄2的后端、套管4之前还设置有弹性膜3,使用时,引流管5可先对血液引流,方便观察血液颜色,从而判断为静脉血还是动脉血,套管4能更好的对导丝进行牵引。上述引流管5的设置方向与针头I平行。上述引流管5上设置有开关6,能很好的控制血液流量。上述弹性膜3的直径大于套管4直径,防止血液从针柄处流出从而造成污染。上述针头I与套管4的长度之比为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旨在说明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方式,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在详述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体,这些变体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仅由 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包括针头、针柄和设置在针柄尾端的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柄的后端设置有与针头内管相连通的引流管,针柄的后端、套管之前还设置有弹性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的设置方向与针头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开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膜的直径大于套管直径。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头与套管的长度 之比为3: 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该心内科介入治疗用穿刺针包括针头、针柄和设置在针柄尾端的套管,其中,所述针柄的后端设置有与针头内管相连通的引流管,针柄的后端、套管之前还设置有弹性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但却有效解决了进行介入治疗时容易观察血液颜色且方便快捷的置入导丝的问题,同时,使用方便,比较适于现有的心内介入治疗手术。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3089309SQ2013201532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颜景涛 申请人:颜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