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67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中西医诊疗床主要由床板和床腿构成,这种诊疗床不能够对病人进行常规检测,且不能够进行局部刮痧和拔罐治疗,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的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包括床板和床腿 ,床板的前部设有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躺枕,床板的后部设有伸缩臂,伸缩臂上设有刮板,床板的一侧设有弯臂和弹力囊,弯臂上设有体温计,弹力囊连接有导管,导管上设有拔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板的一侧设有器械槽。所述床腿为伸缩床腿。所述床腿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床板的后端设有扶手。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包括床板和床腿,床板的前部设有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躺枕,床板的后部设有伸缩臂,伸缩臂上设有刮板,床板的一侧设有弯臂和弹力囊,弯臂上设有体温计,弹力囊连接有导管,导管上设有拔罐,使用时,病人躺在床板上,头枕躺枕,根据需要调整躺枕的位置,病人手臂插入弯臂下,腋窝夹持体温计,打开伸缩臂,刮板对病人躯体进行刮摩,在给病人进行拔罐治疗时,将拔罐置于治疗部位,手捏弹力囊,拔罐吸附在治疗部位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西医内科诊疗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板,2-床腿,3-万向轮,4-弯臂,5-体温计,6-弹力囊,7-导管,8-拔罐,9-伸缩臂,10-刮板,11-滑道,12-躺枕,13-扶手,14-器械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包括床板I和床腿2,床腿2为伸缩床腿,床腿2下端设有万向轮3,床板I的前部设有滑道11,滑道11内滑动连接有躺枕12,床板I的后端设有扶手13,床板I的后部设有伸缩臂9,伸缩臂9上设有刮板10,床板I的一侧设有弯臂4和弹力囊6,弯臂4上设有体温计5,弹力囊6连接有导管7,导管7上设有拔罐8,床板I的一侧还设有器械槽14,器械槽14内放置听诊器等常用器械。使用时,病人躺在床板I上,头枕躺枕12,根据需要调整躺枕12的位置,病人手臂插入弯臂4下,腋窝夹持体温计5,打开伸缩臂9,刮板10对病人躯体进行刮摩,在给病人进行拔罐治疗时,将拔罐 8置于治疗部位,手捏弹力囊6,拔罐8吸附在治疗部位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权利要求1.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包括床板(I)和床腿(2),其特征在于:床板(I)的前部设有滑道(11),滑道(11)内滑动连接有躺枕(12),床板(I)的后部设有伸缩臂(9),伸缩臂(9)上设有刮板(10),床板(I)的一侧设有弯臂(4)和弹力囊(6),弯臂(4)上设有体温计(5),弹力囊(6)连接有导管(7),导管(7)上设有拔罐(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I)的一侧设有器械槽(1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2)为伸缩床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2)下方设有万向轮(3)。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I)的后端设有扶手(13)。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I)的后端设有扶手( 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西医内科诊疗床,包括床板和床腿,床板的前部设有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躺枕,床板的后部设有伸缩臂,伸缩臂上设有刮板,床板的一侧设有弯臂和弹力囊,弯臂上设有体温计,弹力囊连接有导管,导管上设有拔罐,使用时,病人躺在床板上,头枕躺枕,根据需要调整躺枕的位置,病人手臂插入弯臂下,腋窝夹持体温计,打开伸缩臂,刮板对病人躯体进行刮摩,在给病人进行拔罐治疗时,将拔罐置于治疗部位,手捏弹力囊,拔罐吸附在治疗部位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文档编号A61G13/00GK203107569SQ20132016276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
发明者何萍 申请人:何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