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医疗手术器械,具体涉及到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领域中,腔镜甲状腺手术因其切口小而隐蔽、术后颈部没有切口瘢痕等优点,在国内外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常规开放甲状腺手术中,手术野的显露非常关键,为此,必须使用拉钩将位于甲状腺前方的颈前肌群拉开,有时甚至需要将颈前肌群离断以充分暴露甲状腺。但在腔镜手术中,常规的甲状腺拉钩体积过大而无法使用,若使用腔镜手术钳牵引颈前肌群则需要增加更多的腔镜手术切口,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器械会遮挡部分腔镜视野,影响术者操作;用丝线牵引肌群则显露效果有限而且无法移动牵拉位置。基于上诉原因,非常有必要使用一种能够在微创的前提下,安全、可靠、灵活地牵引颈前肌群,提供良好的腔镜甲状腺手术视野腔镜甲状腺拉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通过微创进入术区,安全、可靠、灵活地牵拉颈前肌群,提供良好的腔镜甲状腺手术视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该手术拉钩包括手柄、拉钩连接杆和拉钩头,拉钩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手柄上,另一端与拉钩头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拉钩头为V形结构,拉钩头的另一端为两侧向下倾斜形成的锥形钝头,拉钩头所在平面与拉钩连接杆垂直。所述拉钩连接杆和拉钩头均采用不锈钢材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钩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手柄上,另一端与拉钩头的一端一体连接,避免多余的连接部,无消毒死角。拉钩头为V形结构,便于使拉钩头整体顺利通过穿刺点,进而在狭小的颈 部手术空间内灵活牵拉颈前肌群,拉钩头的另一端为两侧向下倾斜形成的锥形钝头,便于穿刺皮肤,更可有效避免刺伤深部组织。拉钩头所在平面与拉钩连接杆垂直,在手术过程中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拉钩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为手柄,2为拉钩连接杆,3为拉钩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该手术拉钩包括手柄1、拉钩连接杆2和拉钩头3,拉钩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手柄I上,拉钩连接杆2的一端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手柄I上,拉钩连接杆2也可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手柄I上,本实施例,拉钩连接杆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手柄I上。拉钩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拉钩头3的一端一体连接,本实施例,拉钩连接杆2和拉钩头3为不锈钢条一体结构,减少拉钩的连接部,减小消毒死角。所述拉钩头3为V形结构,V形结构便于使拉钩头整体顺利通过穿刺点,在狭小的颈部手术空间内灵活牵拉颈前肌群,拉钩头3的另一端为两侧向下倾斜形成的锥形钝头,便于穿刺皮肤,更可有效避免刺伤深部组织。拉钩头3所在平面与拉钩连接杆2垂直,在手术过程中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手术时,在建立皮下颈前空间后,选取颈前侧方穿刺点,将拉钩头的尖端小心刺入皮肤,在腔镜的监视下,依照拉钩头弯曲弧度,扭动手柄,旋转拉钩,使拉钩头全部进入术区,将拉钩头“V”形结构的底部置于颈前肌群深面,向体外方向拉动手柄,即可将肌群拉开,显露甲状腺术区,并且可以随时按手术需要调节牵拉肌群的位置和深度。手术完毕后只需依拉钩头弯曲弧度反向扭转即可将拉钩退出。本拉钩能够在微创的前提下,安全、可靠、灵活地牵拉颈前肌群,达到充分显露甲状腺病灶的目的,并能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减少副损伤机会,缩短手术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该手术拉钩包括手柄(I)、拉钩连接杆(2)和拉钩头(3),拉钩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手柄(I)上,另一端与拉钩头(3)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拉钩头(3)为V形结构,拉钩头(3)的另一端为两侧向下倾斜形成的锥形钝头,拉钩头(3)所在平面与拉钩连接杆(2)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连接杆(2)和拉钩头(3)均采用不锈钢材 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该手术拉钩包括手柄、拉钩连接杆和拉钩头,拉钩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手柄上,另一端与拉钩头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拉钩头为V形结构,拉钩头的另一端为两侧向下倾斜形成的锥形钝头,拉钩头所在平面与拉钩连接杆垂直。本实用新型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通过微创进入术区,安全、可靠、灵活地牵拉颈前肌群,提供良好的腔镜甲状腺手术视野。
文档编号A61B17/02GK203153833SQ2013201637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
发明者徐琰, 周妮娅, 姜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