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紫外线防护头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711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紫外线防护头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病人避免紫外线照射损伤的器具,具体说是一种折叠式紫外线防护头罩,属护理用品。
背景技术
各个医疗部门都要按有关规定,定期定时对病房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由于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伤害较大,在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必须将病房中的患者转移到病房外。但是,对于卧床、危重和正在进行治疗的患者,由于不便于搬动转移或无法搬动转移,只能留在病房中。对于留在病房中的患者,目前通常的作法是用被褥、衣服等遮挡患者的躯体及四肢的皮肤,但是对患者 面部的皮肤遮挡比较困难,只能用毛巾或小单把患者的面部遮住,防护效果差,影响患者呼吸,患者经常感到闷热憋气等不适,对消毒产生烦躁和抵触情绪,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经常发生毛巾或小单意外脱落现象,造成患者面部皮肤灼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便于携带和保存的折叠式紫外线防护头罩。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折叠式紫外线防护头罩,由上支撑框、上支撑框两侧铰接的侧支撑框、上支撑框前侧铰接的前支撑框构成,特点是上支撑框、侧支撑框和前支撑框的外表面分别固定有紫外线防护布制成的上防护罩、侧防护罩和前防护罩;前防护罩非铰接边上的紫外线防护布分别延长后形成前防护布单,上防护罩后侧的紫外线防护布延长后形成后防护布单。使用时患者躺卧在病床上,将上防护罩两侧铰接的侧防护罩和前侧铰接的前防护罩分别向下折动,形成一个盒形的防护罩体扣罩在患者的头部,侧防护罩支撑在头部两侧的床面上,前防护罩落在患者的胸部,后防护布单自然下垂在患者的头后部,前防护布单落在患者的胸部两侧。为了避免防护罩体形成后,在侧防护罩和前防护罩之间产生空隙,提高防护效果,在前防护布单的两侧的上角与对应的侧防护罩之间分别设有对偶尼龙粘扣,形成防护罩体后,可以将前防护布单的上角与对应的侧防护罩之间用尼龙粘扣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灵活方便、防护效果好,罩体内空间大,既可全面防护患者的头部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又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患者舒适无憋气感,患者容易接受。用后可以折叠起来,使用保管都非常方便,提高了医护水平。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防护效果好、患者容易接受、应用范围广、易于推广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平面展开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图1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防护罩、1.1上支撑框,2侧防护罩、2.1侧支撑框,3前防护罩、3.1前支撑框,4前防护布单,5后防护布单,6对偶尼龙粘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这种折叠式紫外线防护头罩,由上支撑框1.1、上支撑框两侧铰接的侧支撑框2.1、上支撑框前侧铰接的前支撑框3.1构成,上支撑框、侧支撑框和前支撑框的外表面分别固定有紫外线防护布制成上防护罩1、侧防护罩2和前防护罩3,前防护罩非铰接边上的紫外线防护布分别延长后形成前防护布单4,在上防护罩后侧的紫外线防护布延长后形成后防护布单5。在前防护布单的两侧上角与对应的前防护罩之间设有对偶尼龙粘扣6。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按实施例,实施了这种折叠式紫外线防护头罩,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可以将护头罩架在留在病房中患者的头部。经内部试用显示,使用操作灵活方便,罩体架好后防护效果好,紫外线照射消毒过程中,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患者感觉十分舒适,无憋气感,使用效果 理想,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好评。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紫外线防护头罩,由上支撑框、上支撑框两侧铰接的侧支撑框、上支撑框前侧铰接的前支撑框构成,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框、侧支撑框和前支撑框的外表面分别固定有紫外线防护布制成的上防护罩、侧防护罩和前防护罩;前防护罩非铰接边上的紫外线防护布分别延长后形成前防护布单,上防护罩后侧的紫外线防护布延长后形成后防护布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紫外线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在前防护布单的两侧的上角与对 应的侧防护罩之间分别设有对偶尼龙粘扣。
专利摘要折叠式紫外线防护头罩,由上支撑框、上支撑框两侧铰接的侧支撑框、上支撑框前侧铰接的前支撑框构成,在上支撑框、侧支撑框和前支撑框的外表面分别固定有紫外线防护布制成的上防护罩、侧防护罩和前防护罩;前防护罩上的紫外线防护布延长后形成前防护布单,上防护罩后侧的紫外线防护布延长后形成后防护布单。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使用、保管灵活方便,使用时将侧防护罩和前防护罩分别向下折动,形成盒形的防护罩体后扣罩在患者头部。罩体内空间大,既可全面防护患者的头部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又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患者舒适无憋气感,患者容易接受。具有防护效果好、患者容易接受、应用范围广、易于推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G7/05GK203138938SQ20132016406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4日
发明者陈美思 申请人:陈美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