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支架。
背景技术:
现在,在神经外科手术的时候,由于头颅内部的血管较为丰富,且需要多层面分离,通常渗血较多,需要在手术的时候或者手术结束后进行引流操作。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每个层面防止流通的引流胶管,这样多条引流胶管几种在伤口附近处理比较困难,且引流不迅速,患者颅内的血液很容易污染手术床面,增加感染几率,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那么如何使得引流更加方便和干净,保证患者身体健康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流方便和干净,防止患者术后感染的神经外科用引流支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 如下技术方案:—种神经外科周引流支架,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及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头托,所述头托为一倾斜的锥形结构,在其内部的最低点处设置有漏孔,所述漏孔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远离漏孔的一端设置有收集槽,所述头托顶部设置有挡沿,所述挡沿上端设置有防滑垫,该防滑垫的顶面与头托的最高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转位销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位销轴的两端设置有锁紧螺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与头托之间连接有万向球。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垫桥,所述垫桥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锥形结构的头托,可以更好的将患者的血液收集起来,通过所设的引流管和收集槽可以将收集到的血液归置起来,有效避免患者的二次感染,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置图;其中,1-底座,2-支撑杆,3-头托,4-漏孔,5-引流管,6-收集槽,7_挡沿,8_防滑垫,9-锁紧螺母,10-万向球,11-垫桥。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支架,包括底座1,及设置在底座I上的支撑杆2,及设置在支撑杆2顶部的头托3,所述头托3为一倾斜的锥形结构,在其内部的最低点处设置有漏孔4,所述漏孔4连接有引流管5,所述引流管5远离漏孔4的一端设置有收集槽6,所述头托3顶部设置有挡沿7,所述挡沿7上端设置有防滑垫8,该防滑垫8的顶面与头托3的最高点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所述底座I与支撑杆2之间连接有转位销轴(未图示)。所述转位销轴(未图示)的两端设置有锁紧螺母9。所述支撑杆2与头托3之间连接有万向球10。所述底座I底部设置有垫桥11,所述垫桥11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锥形结构的头托,可以更好的将患者的血液收集起来,通过所设的引流管和收集槽可以将收集到的血液归置起来,有效避免患者的二次感染,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及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头托,所述头托为一倾斜的锥形结构,在其内部的最低点处设置有漏孔,所述漏孔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远离漏孔的一端设置有收集槽,所述头托顶部设置有挡沿,所述挡沿上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顶面与头托的最高点处于同一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转位销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位销轴的两端设置有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与头托之间连接有万向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垫·桥,所述垫桥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支架,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及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头托,所述头托为一倾斜的锥形结构,在其内部的最低点处设置有漏孔,所述漏孔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远离漏孔的一端设置有收集槽,所述头托顶部设置有挡沿,所述挡沿上端设置有防滑垫,该防滑垫的顶面与头托的最高点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采用锥形结构的头托,可以更好的将患者的血液收集起来,通过所设的引流管和收集槽可以将收集到的血液归置起来,有效避免患者的二次感染,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154406SQ2013201979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7日
发明者李新波 申请人:李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