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867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振背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部按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振背器。
背景技术
[0002]振动背部,是一种有效地物理疗法。通过捶打背部可刺激经络,放松背肌缓解肌神经疲劳,去除皮肤瘙痒,促进微循环,而且还能促进人体睡眠。人的背部有几十个穴位,每个穴位都与脏腑相通,振背可强肾健体调节脏腑功能,增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对便秘也有很好的疗效,还能预防慢性病及腰肌劳损的发生。同时振动力向外扩散对脊椎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颈部疲劳及疼痛也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晚上睡前捶打背部能助人宁心安神, 催人入睡,是医治失眠的良方之一。[0003]目前,背部的按摩装置,多为按摩椅、按摩床,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携带不方便, 而且大部分为电力驱动,耗费电能。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型振背器。[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振背器,其包括主体框架、两块振板、滑动推杆架和固定底板,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杆,两根所述导向杆的中间设有导向槽,两根导向杆的上部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导向杆上均设有一根肩部背带;[0006]所述滑动推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推杆,所述推杆由一端至另一端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间隔固定设有主动滑轮,两根所述推杆分别插入两根所述导向杆的导向槽内,两根所述推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推杆的下端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手动摇臂装置;通过手动摇臂装置推动推杆上下运动。[0007]两块所述振板的两侧固定设有被动滑轮,两块所述振板上下置于两根所述导向杆之间,所述被动滑轮置于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主动滑轮一对一上下配合,推杆上下运动时,主动滑轮往复由被动滑轮下部滑过,瞬间将被动滑轮顶起、落下。所述振板的上端和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滑轮,使得振板不能上下运动,只能前后运动。所述限位滑轮固定在所述导向杆上;[0008]所述固定底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两根所述导向杆外侧的固定台通过调节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振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振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接触。通过调整调节螺栓旋进螺孔的长度,改变固定底板与振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弹簧的压缩程度,通过调整弹簧的压缩程度来改变撞击的强度。[0009]所述的一种振背器,还包括有腰部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所述导向杆的下部。通过增加腰部固定带使得振背器与人体背部贴合更加紧密牢固。[0010]所述导向杆上与 背部接触的一侧的下部设有固定柱,以保证工作时机械的稳固性。[0011]所述肩部背带包括套环、肩挂和连接带,所述套环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部的卡槽内,并可在卡槽内转动,所述肩挂的一端与所述套环固定连接,使得肩挂可里外旋转,便于背挂。所述肩挂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摇臂装置包括支撑横梁、摇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支撑横梁固定在所述导向杆下部外侧,所述摇臂置于所述支撑横梁的外侧,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梁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铰接连接。所述振板的正面贴合有橡胶材料层,可以提高撞击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摇柄式,利用双臂上下推动摇臂,摇臂顺次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推动滑动推杆架沿导向槽上下运动。当推杆上下推动时,推杆内的主动滑轮将振板上的被动滑轮顶起,振板向固定底板方向运动,弹簧被压缩,当主动滑轮滑过被动滑轮时,振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迅速反方向运动,同时产生强力撞击,反复推动推杆即可产生对背部的循环捶打,从而起到对背肌的振动、放松、按摩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轻便、经济、环保、无耗能。本实用新型可对深层内肌进行撞击放松,对皮肤表面有按摩作用。本品操作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携带和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操作摇臂,驱动振背器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无需电力驱动,节能环保,同时对手臂、肩周有锻炼作用。

图1为一种振背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振背器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I)。图3为振背器主体 框架结构示意图(2)。图4为滑动推杆架与振板配合结构示意图。振板1,固定底板2,导向杆3,导向槽4,横梁5,肩部背带6,推杆7,通槽8,主动滑轮9,连接杆10,被动滑轮11,限位滑轮12,固定台13,弹簧14,腰部固定带15,套环16,肩挂17,连接带18,支撑横梁19,摇臂20,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固定柱23。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振背器,其包括主体框架、两块振板1、滑动推杆架和固定底板2,主体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杆3,两根导向杆3的中间设有导向槽4,两根导向杆3的上部通过横梁5固定连接,每根导向杆3上均设有一根肩部背带6,肩部背带6包括套环16、肩挂17和连接带18,套环16套装在导向杆3上部的卡槽内,并可在卡槽内转动,肩挂17的一端与套环16固定连接,使得肩挂17可里外旋转,便于背挂。肩挂17的另一端与连接带18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带18的另一端与导向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腰部固定带1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导向杆3的下部,通过增加腰部固定15使得振背器与人体背部贴合更加紧密牢固。导向杆3上与背部接触的一侧的下部设有固定柱23,以保证工作时机械的稳固性。滑动推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推杆7,推杆7由一端至另一端上设有通槽8,通槽8内间隔固定设有主动滑轮9,两根推杆7分别插入两根导向杆3的导向槽4内,两根推杆7的下端通过连接杆10固定连接,两根推杆7的下端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手动摇臂装置;通过手动摇臂装置推动推杆7上下运动。手动摇臂装置包括支撑横梁19、摇臂20、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支撑横梁19固定在导向杆3下部外侧,摇臂20置于支撑横梁19的外侧,摇臂20的一端与支撑横梁19的一侧铰接连接,第一连杆21的一端与推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2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与摇臂20铰接连接。[0023]两块振板I的两侧固定设有被动滑轮11,两块振板I上下置于两根导向杆3之间, 被动滑轮11置于通槽8内,并与主动滑轮9 一对一上下配合,推杆7上下运动时,主动滑轮 9往复由被动滑轮11下部滑过,瞬间将被动滑轮11顶起、落下。振板I的上端和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滑轮12,使得振板I不能上下运动,只能前后运动。限位滑轮12固定在导向杆3上;振板I的正面贴合有橡胶材料层23,可以提高撞击的舒适度。[0024]固定底板2的两侧边缘分别与两根导向杆3外侧的固定台13通过调节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底板2与振板I之间设有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固定在振板I上,另一端与固定底板2接触。通过调整调节螺栓旋进螺孔的长度,改变固定底板2与振板I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弹簧14的压缩程度,通过调整弹簧14的压缩程度来改变撞击的强度。[0025]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摇柄式,利用双臂上下推动摇臂20,摇臂20顺次带动第一连杆 21和第二连杆22推动滑动推杆架沿导向槽4上下运动。当推杆7上下推动时,推杆7内的主动滑轮9将振板I上的被动滑轮11顶起,振板I向固定底板2方向运动,弹簧14被压缩,当主动滑轮9滑过被动滑轮11时,振板I在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迅速反方向运动,同时产生强力撞击,反复推动推杆7即可产生对背`部的循环捶打,从而起到对背肌的振动、放松、按摩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振背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框架、两块振板、滑动推杆架和固定底板,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杆,两根所述导向杆的中间设有导向槽,两根导向杆的上部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导向杆上均设有一根肩部背带; 所述滑动推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推杆,所述推杆由一端至另一端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间隔固定设有主动滑轮,两根所述推杆分别插入两根所述导向杆的导向槽内,两根所述推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推杆的下端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手动摇臂装置; 两块所述振板的两侧固定设有被动滑轮,两块所述振板上下置于两根所述导向杆之间,所述被动滑轮置于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主动滑轮一对一上下配合,所述振板的上端和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滑轮,所述限位滑轮固定在所述导向杆上; 所述固定底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两根所述导向杆外侧的固定台通过调节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振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振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背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腰部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所述导向杆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上与背部接触的一侧的下部设有固定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背带包括套环、肩挂和连接带,所述套环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部的卡槽内,并可在卡槽内转动,所述肩挂的一端与所述套环固定连接,所述肩挂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摇臂装置包括支撑横梁、摇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支撑横梁固定在所述导向杆下部外侧,所述摇臂置于所述支撑横梁的外侧,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梁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板的正面贴合有橡胶材料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背器,其包括主体框架、两块振板、滑动推杆架和固定底板,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杆,两根所述导向杆的中间设有导向槽,两根导向杆的上部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导向杆上均设有一根肩部背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轻便、经济、环保、无耗能。本实用新型可对深层内肌进行撞击放松,对皮肤表面有按摩作用。本品操作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携带和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操作摇臂,驱动振背器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无需电力驱动,节能环保,同时对手臂、肩周有锻炼作用。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3139089SQ20132023247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7日
发明者关久峰 申请人:关久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