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7724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包括有电机、摆架和电阻应变传感器,该摆架被电机带动旋转摆动,该电阻应变传感器安装于摆架的自由端随摆架摆动,所述电阻应变传感器包括有弹性主体,该弹性主体中部贯穿有孔,该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孔相交形成,于孔的上下梁的表面分别固设有电阻应变片。其利用电机通过摆架带动电阻应变传感器摆动来模拟手指的诊脉过程,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可以调节传感器在手腕上的压力,其一个电阻应变传感器可以模拟一个手指的宽度,从而可依需要而同时或分别测量病人的寸、关、尺三个部位,使脉诊过程灵活且更精确。同时,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更低的优点,具有更佳之市场竞争力。
【专利说明】中医自动脉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器械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能实现中医脉诊功能的自动脉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脉诊是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为感觉到不同程度的脉搏,切脉时需要运用三种指力,即在桡动脉上施加不同的触按力,开始轻度用力,在皮肤为浮取名为举;然后中等度用力,在肌肉为中取,名为寻;再重度用力,在筋骨为沉取,名为按。所以,在切脉中,分为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候,又称为三部九候。根据临床需要,医师可以随机用浮、中、沉或相反的顺序反复触按,也可分部触按。
[0003]很早以前,中医是一个师傅带屈指可数的几个徒弟,甚至是父子相传,在诊病的过程中,师傅先诊脉,告诉徒弟这是何脉,该如何处方,久而久之,如何诊脉,什么感觉是什么脉,徒弟自然知晓。现在是医科班,一个班几十人,那个病人肯抱病给几十人诊脉呢?这个班去门诊跟着老师看病的机会有多少呢?他们如何学得好诊脉?老一辈的名家渐渐老去,新一代的连诊脉都还不会,再过几十年,诊脉的心法、手法会不会失传?因此,趁着还有老中医在世,我们有必要尽快将传统的人为诊脉方法转化为智能的诊脉机器,将老中医的智慧保留下来。
[0004]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市面上已出现有一些具备基本的脉诊功能的诊脉仪器,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这些现有诊脉仪器在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仍存在有诸多不足。其中,这些诊脉仪器对切脉过程进行量化的基础是探测和测量脉象的传感器。然而现有的脉诊仪的传感器一般采用腕带加电容式传感器,此种传感器的结构可以进行测量,力量也可控,调节充在腕带里的气压即可,但是腕带太宽大,一个传感器就将寸关尺全覆盖了,不能进行精确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可调、定位精确、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中医自动脉诊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种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包括有电机、摆架和电阻应变传感器,该摆架被电机带动旋转摆动,该电阻应变传感器安装于摆架的自由端随摆架摆动,所述电阻应变传感器包括有弹性主体,该弹性主体中部贯穿有孔,该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孔相交形成,于孔的上下梁的表面分别固设有电阻应变片。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架包括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摆架的连接端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端为一圆筒体,其紧套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自由端为一平板体,电阻应变传感器贴靠于该平板体的表面上。[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阻应变传感为可拆装式安装于摆架上。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阻应变传感器为三个或三个以上,该多个电阻应变传感器沿电机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依次并排安装于摆架上。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主体的自由尾端安装有触头。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头的接触表面为模拟手指的弧形表面。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宽度为IOmm~15mm。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带有减速器。
[00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利用电机及减速器通过摆架带动电阻应变传感器摆动来模拟手指的诊脉过程,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可以调节传感器在手腕上的压力,使压力可控,实现轻压、中压和重压等效果,其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宽度尺寸较小,一个电阻应变传感器可以模拟一个手指的宽度,从而可依需要而同时或分别测量病人的寸、关、尺三个部位,使脉诊过程灵活且更精确,更接近中医的脉诊过程。同时,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更低的优点,具有更佳之市场竞争力。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电阻应变传感器的立体放大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另一种电阻应变传感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10、电机11、输出轴
[0024]12、减速器
[0025]20、摆架21、连接端
[0026]22、自由端23、安装孔
[0027]30、电阻应变传感器31、弹性主体
[0028]32、孔33、电阻应变片
[0029]34、触头341、弧形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0]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电机10、摆架20和电阻应变传感器30,其电机10最好带有减速器12用以进行精确按压的控制。
[0031]所述摆架20包括有连接端21和自由端22,连接端21为一圆筒体,其紧套装于电机之减速器12的轴11上,被电机10带动旋转摆动。自由端22为一平板体,平板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3。
[0032]如图3所示,该电阻应变传感器30安装于摆架20的自由端22随摆架摆动,电阻应变传感器30贴靠于该平板体的表面上,并通过螺丝可拆装式锁合于平板体上的安装孔23中。电阻应变传感器30包括有弹性主体31,该弹性主体31中部贯穿有孔32,该孔3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孔相交形成,于孔32的上下梁的表面分别固设有电阻应变片33,电阻应变片33再连接相关信号分析处理仪器。弹性主体31的自由尾端安装有触头34,触头34用于对正手腕上的桡动脉。结合图4所示,触头34的形状除了图3中的两圆点式结构外,其最好设计为手指形状,即将触头的接触表面设计成模拟手指的弧形表面341,可以更精确的模拟人手诊脉。
[0033]本实施例中的电阻应变传感器30为三个,该三个电阻应变传感器30沿电机输出轴11的延伸方向依次并排安装于摆架20上。三个传感器,用来模拟医生的手指测量病人的寸、关、尺三个部位;这三个传感器压在手腕上的力量要可控,分为轻压、中压和重压。当然,依据产品功能的实际需要,电阻应变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作出适当调整为更多或更少。
[0034]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5]使用电阻应变传感器30会比较小巧,可以在寸、关、尺位置分别放置,小型电阻应变传感器30的宽度约IOmm?15mm,刚好是一个手指的宽度,压力控制使用步进电机带动此传感器摆动以模拟轻压或重压。当步进电机10带动传感器30摆动轻压在腕部的时候,传感器30的信号是带有很小直流分量的脉动波,将这些脉动波再通过相关仪器转化为波形图进行直观识别,对测量到的波形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现在是什么脉。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机、摆架和电阻应变传感器,该摆架被电机带动旋转摆动,该电阻应变传感器安装于摆架的自由端随摆架摆动,所述电阻应变传感器包括有弹性主体,该弹性主体中部贯穿有孔,该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孔相交形成,于孔的上下梁的表面分别固设有电阻应变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架包括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摆架的连接端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为一圆筒体,其紧套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自由端为一平板体,电阻应变传感器贴靠于该平板体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应变传感为可拆装式安装于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应变传感器为三个或三个以上,该多个电阻应变传感器沿电机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依次并排安装于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主体的自由尾端安装有触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的接触表面为模拟手指的弧形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宽度为10mm?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自动脉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带有减速器。
【文档编号】A61B5/02GK203609411SQ201320279805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1日
【发明者】马山 申请人:马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