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7780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按摩器,包括外护套、与外护套内表面套接的内护套、固定于内护套的按摩头组,所述外护套为弧形的套子,按摩头组包括第一按摩头组和第二按摩头组,第一按摩头组和第二按摩头组分别包括三个高度不同的按摩头,按摩头内设有发热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外护套为弧形,从而整个按摩器与用户的身体更贴合;两个按摩头组分别包括三个按摩头,三个按摩头可进行揉捏按摩,用户选择更多;且每个按摩头组包含的三个按摩头的高度不同,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满足了车用按摩器需克服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颠簸的要求;按摩头内设有发热组件,可加速用户的血液循环,具有热疗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车载按摩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按摩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车载按摩器(以下简称按摩器)大多设置有两组按摩头组,各组按摩头组分别包含两个大小相同、高度一致的按摩头,且按摩器的外护套是平板结构。现有技术的车载按摩器存在以下缺陷:(一)因两个按摩头只可进行震动按摩和挤压按摩,不可进行揉捏按摩,按摩手法局限;(二)按摩头的高度一致,按摩时按摩头按摩的舒适度不高;(三)设于按摩器的外护套内的按摩头与身体的贴合度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有两组按摩头组,且每组按摩头组分别设置有三个高度不同的按摩头,每个按摩头内均设有发热组件的车载按摩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车载按摩器,包括内表面内凹形成第一容置腔的外护套、与外护套的内表面套接并设有第二容置腔的内护套、固定于内护套的按摩头组,所述外护套的外形为弧形,按摩头组包括第一按摩头组和第二按摩头组,第一按摩头组和第二按摩头组分别设置有三个高度不同的按摩头,按摩头内设有发热组件。
[0006]其中,还包括马达,马达包含马达机身和分别设于马达机身两侧的马达连杆,分别套接于马达连杆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与第一蜗杆哨合的第一蜗轮、与第二蜗杆哨合的第二蜗轮,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的中部均设有轴心,第一蜗轮的轴心上端部套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蜗轮带动第一转盘转动,第二蜗轮的轴心上端部套接有第二转盘,第二蜗轮带动第二转盘转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三个按摩头,马达、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均设于第二容置腔。
[0007]其中,还包括用于定位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的第一蜗轮盒,所述第一蜗轮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蜗轮上盖和第一蜗轮下盖,第一蜗轮上盖和第一蜗轮下盖的中部均开有供第一蜗轮的轴心穿过的通孔,第一蜗轮上盖和第一蜗轮下盖连接后形成供第一蜗杆穿入的第一穿接孔;用于定位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的第二蜗轮盒,所述第二蜗轮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蜗轮上盖和第二蜗轮下盖,第二蜗轮上盖和第二蜗轮下盖的中部均开有供第二蜗轮的轴心穿过的通孔,第二蜗轮上盖和第二蜗轮下盖连接后形成供第二蜗杆穿入的第二穿接孔;第一蜗轮盒连接于马达机身的一侧,第二蜗轮盒连接于马达机身的另一侧。
[0008]其中,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0009]其中,还包括六个按摩头底座,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上端面各卡接三个按摩头底座,按摩头底座的上端面与按摩头卡接。
[0010]其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设于第一蜗轮上盖和第一转盘之间的第一电路板、包含三个散热片且每个散热片均卡设于按摩头底座与第一转盘之间的第一散热板、设于第二蜗轮上盖和第二转盘之间的第二电路板、也包含三个散热片且每个散热片均卡设于按摩头底座与第二转盘之间的第二散热板,第一按摩头组的发热组件分别与第一电路板、第一散热板电连接,第二按摩头组的发热组件分别与第二电路板、第二散热板电连接。
[0011]其中,第二容置腔还设有用于控制车载按摩器的控制电路板,内护套设有固定组件,控制电路板通过固定组件卡接于内护套,控制电路板分别和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马达电连接。
[00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外护套为弧形的套子,从而使整个按摩器与用户的身体更贴合;按摩头组包括第一按摩头组和第二按摩头组,第一按摩头组和第二按摩头组分别包括三个高度不同的按摩头,三个按摩头在传统的震动按摩和挤压按摩的基础上,还可进行揉捏按摩等其他的按摩方式,用户选择更多;且每个按摩头组包含的三个按摩头的高度不同,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满足了车用按摩器需克服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颠簸的要求,舒适度高;按摩头内设有发热组件,可加速用户的血液循环,具有热疗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5]图3为图2的仰视图;
[0016]图4为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0017]图5为实施例的另一结构分解图;
[0018]图6为实施例第一按摩头组和第一转盘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至图6包括如下附图标记:
[0020]外护套-1 ;内护套-2 ;第一按摩头组-3 ;第二按摩头组-4 ;固定组件-5;马达_6 ;马达机身-7 ;马达连杆-8 ;第一蜗杆-9 ;第二蜗杆-10 ;第一蜗轮-11 ;第二蜗轮-12 ;第一转盘_13 ;第二转盘-14 ;第一蜗轮上盖-15 ;第一蜗轮下盖-16 ;第一穿接孔-17 ;第二穿接孔-18 ;按摩头底座-19 ;第一电路板-20 ;第一散热板-21 ;第二电路板-22 ;第二散热板-23 ;控制电路板-24 ;第二蜗轮上盖-25;第二蜗轮下盖-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2]参考图1、2、3和6,一种车载按摩器,包括内表面内凹形成第一容置腔的外护套1、与外护套I内表面套接并形成第二容置腔的内护套2、固定于内护套2的按摩头组,所述外护套I为弧形的套子,按摩头组包括第一按摩头组3和第二按摩头组4,第一按摩头组3和第二按摩头组4分别包括三个高度不同的按摩头,参考图6,按摩头内设有发热组件。
[0023]外护套I为弧形的套子,从而使整个按摩器与用户的身体更贴合;按摩头组包括第一按摩头组3和第二按摩头组4,第一按摩头组3和第二按摩头组4分别包括三个高度不同的按摩头,三个按摩头在传统的震动按摩和挤压按摩的基础上,还可进行揉捏按摩等其他的按摩方式,用户选择更多;且每个按摩头组包含的三个按摩头的高度不同,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从而达到提高舒适度的效果;按摩头内设有发热组件,在按摩过程中,发热组件散发的热量可加速用户的血液循环,具有热疗功能。
[0024]参考图4和图5,按摩器还包括马达6,马达6包含马达机身7和分别设于马达机身7两侧的马达连杆8,分别套接于两根马达连杆8的第一蜗杆9和第二蜗杆10、与第一蜗杆9啮合的第一蜗轮11、与第二蜗杆10啮合的第二蜗轮12,第一蜗轮11和第二蜗轮12均中部轴向设有轴心,第一蜗轮11轴心的上端部套接有第一转盘13,第一蜗轮11带动第一转盘13转动,第二蜗轮12轴心的上端部套接有第二转盘14,第二蜗轮12带动第二转盘14转动,第一转盘13和第二转盘14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三个按摩头,马达6、第一蜗杆9、第二蜗杆10、第一蜗轮11、第二蜗轮12、第一转盘13和第二转盘14均设于第二容置腔。转盘的转动进一步带动设于转盘上方的按摩头的转动。
[0025]参考图4和图5,因蜗轮需处于蜗杆可接触并可驱动的间距内,因此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蜗轮11与第一蜗杆9间距的第一蜗轮盒,所述第一蜗轮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蜗轮上盖15和第一蜗轮下盖16,第一蜗轮上盖15和第一蜗轮下盖16的中部均开有供第一蜗轮的轴心穿过的通孔,第一蜗轮上盖15和第一蜗轮下盖16连接后形成供第一蜗杆9穿入的第一穿接孔17 ;用于固定第二蜗轮12与第二蜗杆10间距的第二蜗轮盒,所述第二蜗轮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蜗轮上盖25和第二蜗轮上盖26,第二蜗轮上盖25和第二蜗轮上盖26的中部也均开有供第二蜗轮12的轴心穿过的通孔,第二蜗轮上盖25和第二蜗轮上盖26连接后形成供第二蜗杆10穿入的第二穿接孔18 ;第一蜗轮盒连接马达机身7的一侧,第二蜗轮盒连接马达机身7的另一侧,从而这两个蜗轮盒固定在马达机身7上,进而实现了固定蜗轮和蜗杆间距的目的。
[0026]参考图4或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蜗杆9和第二蜗杆10的螺纹旋向相反。从而第一按摩头组3可以和第二按摩头组4的旋转方向相反。当然,第一蜗杆9和第二蜗杆10的螺纹旋向也可相同,从而按摩器还可控制这两个按摩头组同时同向旋转或同时反向旋转。给用户更多的舒适体验。
[0027]参考图4和图5,作为按摩头的一种固定方式,本实施例还包括六个按摩头底座19,各个按摩头底座19的上端面与一个按摩头卡接,其下端面与第一转盘13或第二转盘14卡接。通过按摩头底座19将按摩头牢固地固定在转盘上部。
[0028]参考图4和图5,还包括设于第一蜗轮上盖15和第一转盘13之间的第一电路板20、包含三个散热片且每个散热片均卡设于一个按摩头底座19与第一转盘13之间的第一散热板21、设于第二蜗轮上盖25和第二转盘14之间的第二电路板22、也包含三个散热片且每个散热片均卡设于一个按摩头底座19与第二转盘14之间的第二散热板23,第一按摩头组3的发热组件分别与第一电路板20、第一散热板21电连接,第二按摩头组4的发热组件分别与第二电路板22、第二散热板23电连接。电路板控制按摩头内发热组件的发热情况,并通过设于按摩头下部的散热板对发热组件进行适当散热。
[0029]参考图2和图4,第二容置腔还设有用于控制车载按摩器的控制电路板24,内护套2设有固定组件5,控制电路板24通过固定组件5和内护套2卡接,控制电路板24分别和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22、马达6电连接。控制电路板24可控制按摩器的运作情况,如:开关、转速、力度和发热与否,轻便灵活,操作简单方便。
[0030]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按摩颈、腰、臂、大小腿等部位,能迅速消除疲劳、缓解肌肉紧张及疼痛。使用后可加速血液循环,使身心倍感轻松。[0031]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按摩器,包括内表面内凹形成第一容置腔的外护套(I)、与外护套(I)的内表面套接并设有第二容置腔的内护套(2)、固定于内护套(2)的按摩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I)的外形为弧形,按摩头组包括第一按摩头组(3)和第二按摩头组(4),第一按摩头组(3)和第二按摩头组(4)分别设置有三个高度不同的按摩头,按摩头内设有发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马达(6),马达(6)包含马达机身(7)和分别设于马达机身(7)两侧的马达连杆(8),分别套接于马达连杆(8)的第一蜗杆(9)和第二蜗杆(10)、与第一蜗杆(9)啮合的第一蜗轮(11)、与第二蜗杆(10)啮合的第二蜗轮(12),第一蜗轮(11)和第二蜗轮(12)的中部均设有轴心,第一蜗轮(11)的轴心上端部套接有第一转盘(13 ),第一蜗轮(11)带动第一转盘(13 )转动,第二蜗轮(12 )的轴心上端部套接有第二转盘(14),第二蜗轮(12)带动第二转盘(14)转动,第一转盘(13)和第二转盘(14)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三个按摩头,马达(6)、第一蜗杆(9)、第二蜗杆(10)、第一蜗轮(11)、第二蜗轮(12)、第一转盘(13)和第二转盘(14)均设于第二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定位第一蜗轮(11)与第一蜗杆(9)的第一蜗轮盒,所述第一蜗轮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蜗轮上盖(15)和第一蜗轮下盖(16),第一蜗轮上盖(15)和第一蜗轮下盖(16)的中部均开有供第一蜗轮(11)的轴心穿过的通孔,第一蜗轮上盖(15)和第一蜗轮下盖(16)连接后形成供第一蜗杆(9)穿入的第一穿接孔(17);用于定位第二蜗轮(12)与第二蜗杆(10)的第二蜗轮盒,所述第二蜗轮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蜗轮上盖(25)和第二蜗轮下盖(26),第二蜗轮上盖(25)和第二蜗轮下盖(26)的中部均开有供第二蜗轮(12)的轴心穿过的通孔,第二蜗轮上盖(25)和第二蜗轮下盖(26)连接后形成供第二蜗杆(10)穿入的第二穿接孔(18);第一蜗轮盒连接于马达机身(7)的一侧,第二蜗轮盒连接于马达机身(7)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9)和第二蜗杆(10)的螺纹旋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六个按摩头底座(19),第一转盘(13)和第二转盘(14)的上端面各卡接三个按摩头底座(19), 按摩头底座(19)的上端面与按摩头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设于第一蜗轮上盖(15)和第一转盘(13)之间的第一电路板(20)、包含三个散热片且每个散热片均卡设于按摩头底座(19)与第一转盘(13)之间的第一散热板(21)、设于第二蜗轮上盖(25)和第二转盘(14)之间的第二电路板(22)、也包含三个散热片且每个散热片均卡设于按摩头底座(19)与第二转盘(14)之间的第二散热板(23),第一按摩头组(3)的发热组件分别与第一电路板(20)、第一散热板(21)电连接,第二按摩头组(4)的发热组件分别与第二电路板(22)、第二散热板(23)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按摩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容置腔还设有用于控制车载按摩器的控制电路板(24),内护套(2)设有固定组件(5),控制电路板(24)通过固定组件(5)卡接于内护套(2),控制电路板(24)分别和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22)、马达(6)电连接。
【文档编号】A61H7/00GK203417321SQ201320370780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6日
【发明者】马化永 申请人:东莞市生命动力按摩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