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包括手形主体、手臂固定带及手指固定带,所述手形主体为手指伸开状,分为前臂段、手掌段及手指段,前臂段两侧设置有手臂固定带,每个手指一侧均设置有手指固定带,手指段中的大拇指鱼际处设置有承重板,所有部件均为一体化成型,采用铝合金材料,厚度为0.1mm至2.5mm。本实用新型可在腕、掌、指手术中辅助术者摆放并固定手的体位,利于显露,提高术者及助手工作效率,减少医务人员不必要的电离辐射损伤。
【专利说明】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手部和手指是人体在工作场所最常受到伤害的部位,对于严重手外伤,常需手术 治疗。手外科手术要求精细,手术时间长,术者的可操作空间狭小,手术切口可能位于手掌 (指)的掌面、背面或侧面,所以手外科手术对患肢(指)的体位要求较高,不仅有多种特殊体 位,且在术中需长时间保持稳定。目前的手外科手术主要通过助手牵拉固定患肢(指)摆好 体位,使术者能以最好的途径进入手术野,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维持体位,然而,这不仅会 进一步缩小术者的操作空间,并且患肢(指)难以长时间保持稳定,甚至由于助手的肌肉疲 劳,不自主地改变最初体位。尤其是当涉及需行血管或神经修复时,术中的轻微抖动,都会 造成显微镜下数十倍的放大,严重影响术者的操作。当术中需行透视时,为了获取理想的影 像,助手需继续在透视过程中保持患肢(指)的体位,这就增加了医务人员的电离辐射损伤, 长期的积累会严重损害医务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手外科手术中腕、掌、指体位难以维持稳定的不足,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该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可在术中辅助术者摆放并固定 手掌(指)的体位,提高术者及助手工作效率,减少医务人员不必要的电离辐射损伤。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 器,包括手形主体、手臂固定带及手指固定带,所述手形主体为手指伸开状,分为前臂段、手 掌段及手指段,前臂段两侧设置有手臂固定带,每个手指一侧均设置有手指固定带,手指段 中的大拇指鱼际处设置有承重板。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有部件均为一体化成型,采用铝合金材料,厚度 为 0.1mm 至 2.5mmo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铝合金材料的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具有良好的塑形 性,可辅助术者摆放手掌(指)的体位,并在整个手术中保持稳定,也使助手的双手得以解 放,可在其他方面给予术者协助,提高术者及助手工作效率,透视时,由于铝合金材料有良 好的X线透过性,摄影过程中不影响骨骼及软组织显影,可辅助术者保持体位,获取理想的 图像,又减少医务人员不必要的电离辐射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手术部位的示意图。
[0010]图中1.手形主体,2.手臂固定带,3.手指固定带,4.前臂段,5.手掌段,6.手指段,7.承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包括手形主体1、手臂固定带2 及手指固定带3,所述手形主体I为手指伸开状,分为前臂段4、手掌段5及手指段6,前臂段 4两侧设置有手臂固定带2,手指段6的每个手指一侧均设置有手指固定带3,手指段6中的 大拇指鱼际处设置有承重板7。
[0012]如图2所示,使用时,术者将患肢置于手形主体I上,将手臂固定带2按患者手臂 外形折弯塑形,固定手臂,手指固定带3折弯塑形固定手指,将患肢(指)按术中需要体位塑 形并保持,而无需助手再牵拉固定患肢(指),如需保持患肢(指)处于水平位,可在承重板7 上添加重物,抵抗前臂自然旋转,手术结束后,松开手臂固定带2及手指固定带3,取下手形 主体I即可。
[0013]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0014]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包括手形主体、手臂固定带及手指固定带,所述手形主体为手指伸开状,分为前臂段、手掌段及手指段,其特征是:前臂段两侧设置有手臂固定带, 每个手指一侧均设置有手指固定带,手指段中的大拇指鱼际处设置有承重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其特征是:所有部件均为一体化成型,采用招合金材料,厚度为0.1mm至2.5_。
【文档编号】A61G13/12GK203379324SQ20132044290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赵良瑜, 姜蕾, 廖心远, 侯春林, 陈爱民 申请人:赵良瑜, 姜蕾, 廖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