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报警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器,包括报警控制器和内孔能径向收缩的套管,所述报警控制器包括电源单元、处理器和报警器单元,所述套管内壁设有一组对射式传感器,所述对射式传感器与处理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套管套装在莫非氏滴管上,所述对射式传感器的感应位置位于出液口与药液液面之间。在医院临床使用时,能准确清楚的做出无药液报警,自动及时的提醒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进行换药或终止输液,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专利说明】输液报警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报警器。
【背景技术】
[0002]当医护人员给病人打吊瓶注射药液时,通常输液袋内没有液体时,陪护人员会通知医护人员更换输液袋,但是有时因为一些其他原因,陪护人员不能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因此医护人员不能及时给病人更换药液或终止输液,从而对下次输液造成麻烦,严重的还会引起患者的并发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输液报警器。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报警器,包括报警控制器和内孔能径向收缩的套管,所述报警控制器包括电源单元、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套管内壁设有一组对射式传感器,所述对射式传感器与处理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套管套装在莫非氏滴管上,所述对射式传感器的感应位置位于出液口与药液液面之间。
[0005]使用时,电源单元为各用电部件供电,药液滴落时阻断对射式传感器的感应,药液不断滴落便形成脉冲信号,处理器接收脉冲信号,当没有药液滴落时,脉冲信号长度大于设定值,处理器接收信号并做出判断,然后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报警器报警,以提醒医护人员和病人注意。
[0006]所述套管为不透光的中空圆柱状橡胶管。
[0007]所述对射式传感器设在套管内壁中间位置。
[0008]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
[0009]所述电源单元为干电池组。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医院临床使用时,能准确清楚的做出无药液报警,自动及时的提醒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进行换药或终止输液,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报警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0013]图中所示:1、套管,2、对射式传感器,3、信号线,4、报警控制器,4.1、电源单元,
4.2、处理器,4.3、报警器,5、莫非氏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的一种输液报警器,包括报警控制器4和内孔能径向收缩的套管1,所述报警控制器4包括电源单元4.1、处理器4.2和报警器4.3,所述套管I内壁设有一组对射式传感器2,所述对射式传感器2与处理器4.2通过信号线3连接,所述套管I套装在莫非氏滴管5上,所述对射式传感器2的感应位置位于出液口与药液液面之间;所述套管I为不透光的中空圆柱状橡胶管;所述对射式传感器设在套管I内壁中间位置;所述报警器4.3为蜂鸣器;所述电源单元4.1为干电池组。
[0016]使用时,干电池组为各用电部件供电,药液滴落时阻断对射式传感器2的感应,药液不断滴落便形成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信号线3传给处理器4.2,处理器4.2接收脉冲信号,当没有药液滴落时,脉冲信号长度大于设定值时,处理器4.2接收信号并做出判断,将脉冲信号装换成报警信号,并通过蜂鸣器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和病人注意。
[0017]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控制器和内孔能径向收缩的套管,所述报警控制器包括电源单元、处理器和报警器单元,所述套管内壁设有一组对射式传感器,所述对射式传感器与处理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套管套装在莫非氏滴管上,所述对射式传感器的感应位置位于出液口与药液液面之间,所述套管为呈不透光的中空圆柱状橡胶管,所述对射式传感器设在套管内壁中间位置,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所述电源单元为干电池组。
【文档编号】A61M5/168GK203815972SQ201320451509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杨春霞, 栾学荣, 辛萍, 谷玉芳, 王静, 程海英 申请人: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