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式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便携式插件式监护仪,包括主板、连接板、中央连接板、带有外接插口的侧面板、红外转发板和DC板等主要板卡。所述主板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直插母座与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所述侧面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DC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桥接小板和直插母座与所述中央连接板连接,所述中央连接板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板边接口和直插母座与所述红外转发板连接。通过上述连接方式使得插件式监护仪内部连接更为紧密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避免连接电线给监护仪带来的信号干扰,降低最小回路,方便插件式监护仪信号的传输。
【专利说明】插件式监护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件式监护仪。
【背景技术】
[0002]监护仪用于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便于医疗人员对病人进行诊治,若检测到病人生理参数不正常时,还可发出警报提醒医疗人员及时对病人进行救治。
[0003]一般的监护仪内部连接采用连接线的方式,通过线的连接,可以交叉走线,远距离走线,但监护仪内部走线复杂,线路较多容易形成繁琐的电线线路,线材容易减弱及串扰信号,给监护仪带来不必要的信号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监护仪内部采用繁琐的电线连接给监护仪带来信号干扰的问题,提供一种内部使用插件式板块进行连接的插件式监护仪。
[0005]一种插件式监护仪,包括主板、连接板、中央连接板、带有外接插口的侧面板、红外转发板和DC (direct current,直流电源)板;
[0006]所述主板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直插母座与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所述侧面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DC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桥接小板和直插母座与所述中央连接板连接,所述中央连接板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板边接口和直插母座与所述红外转发板连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还包括打印机板;所述打印机板通过直插排针和直插母座与所述中央连接板连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金手指长度小于直插母座长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还包括与金手指水平45度连接的导角。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所述排针和排座分别为双头排针和双头排座。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还包括金属外壳。
[0012]上述插件式监护仪,所述主板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直插母座与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所述侧面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DC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桥接小板和直插母座与所述中央连接板连接,所述中央连接板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板边接口和直插母座与所述红外转发板连接。本插件式监护仪通过排针匹配排座、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板边接口匹配直插母座、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桥接小板匹配直插母座的方式进行插件式监护仪的内部连接,使得插件式监护仪内部连接更为紧密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避免连接电线给监护仪带来的信号干扰,方便插件式监护仪信号的传输。【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插件式监护仪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连接图;
[0014]图2为插件式监护仪其中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插件式监护仪,包括主板110、连接板120、中央连接板130、带有外接插口的侧面板140、红外转发板150和DC板160 ;
[0016]所述主板110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连接板120连接,所述连接板120通过直插母座与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所述侧面板140连接,所述连接板120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DC板160连接,所述连接板120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桥接小板和直插母座与所述中央连接板130连接,所述中央连接板130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板边接口和直插母座与所述红外转发板150连接。
[001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主板与连接板120之间可以80P排针和排母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120与所述中央连接板130可以将72P插座固定于预定位置,在通过72P金手指进行连接,所述中央连接板130与所述红外转发板150可以通过40P金手指和插座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120与所述DC板160之间可以通过24P排针和排座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准备好所有的板卡,所述板卡可以包括主板110、连接板120、中央连接板130、带有外接插口的侧面板140、红外转发板150和DC板160等,然后将排针以及排座焊接至对应板卡的相应位置,将桥接小板插至直插母座,使各个板卡的接口与相应的板卡接口进行连接。插件式监护仪中各个板卡之间通过直接插拔的形式进行连接,便于插件式监护仪的安装和拆卸维修,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预先的空间排布,然后依次进行插拔连接,缩小插件式监护仪的体积,使得插件式监护仪移动性能更强,方便用户进行携带,所述插件式监护仪还可以连接显示屏对病人的生理参数信息进行直观的显示,便于医疗人员即时的进行诊断。所述插件式监护仪通过DC板160连接外部电池为插件式监护仪提供电能,可以预先将监护仪的功能项目集成于主板110上,通过侧面板140的外接插口接入监测设备对病人进行生理参数的监测,也可以将移动式监护仪接入所述红外转发板150,所述红外转发板150可以将移动式监护仪中的参数信息传输到插件式监护仪上供其进行数据分析。所述红外转发板150还可以设置提供预定插件接入的接口,可以接入生理参数测量模块以便测量得到的参数信息传输到插件式监护仪上供其进行数据分析。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带有外接插口的侧面板140可以包括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即数字视频接口)侧面板和NET (Internet,因特网)侧面板,所述DVI侧面板通过排针和排母与所述NET侧面板对插连接,所述NET侧面的板边接口制作成侧面板的连接面,并与连接板排座对插连接。
[0018]上述插件式监护仪,所述主板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直插母座与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所述侧面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DC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桥接小板和直插母座与所述中央连接板连接,所述中央连接板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板边接口和直插母座与所述红外转发板连接。本插件式监护仪通过排针匹配排座、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板边接口匹配直插母座、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桥接小板匹配直插母座的方式进行插件式监护仪的内部连接,使得插件式监护仪内部连接更为紧密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避免连接电线给监护仪带来的信号干扰,方便插件式监护仪信号的传输。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还包括打印机板;所述打印机板通过直插排针和直插母座与所述中央连接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增加打印机板可以便于插件式监护仪将实时分析得到的数据信息打印出来便于医疗人员查看,打印机板通过直插排针和直插母座与所述中央连接板连接能够便于打印机板的安装和拆卸维修,同时直接插拔的连接方式还能有效避免采用电线连接带的信号干扰。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金手指长度小于直插母座长度。本实施例中为了板块与板块之间连接导通更为契合,优选金手指长度小于直插母座长度。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还包括与金手指水平45度连接的导角。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与金手指水平45度连接的导角,便于插件式监护仪安装于拆卸过程中板块之间的插拔。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所述排针和排座分别为双头排针和双头排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板块之间的紧密稳定性连接,优选双头排针和双头排座。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还包括金属外壳。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金属外壳包围所述插件式监护仪中的板卡,所述板卡包括主板、带有外接插口的侧面板、红外转发板、连接板、中央连接板、DC板和打印机板等等。金属外壳在插件式监护仪外表面形成一层金属保护膜,能够有效的隔绝外界信号对板卡内部信号的干扰。
[002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插件式监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连接板、中央连接板、带有外接插口的侧面板、红外转发板和DC板; 所述主板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直插母座与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所述侧面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排针和排座与所述DC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桥接小板和直插母座与所述中央连接板连接,所述中央连接板通过制作成金手指形式的板边接口和直插母座与所述红外转发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印机板;所述打印机板通过直插排针和直插母座与所述中央连接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其特征在于,金手指长度小于直插母座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金手指水平45度连接的导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和排座分别为双头排针和双头排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件式监护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外壳。
【文档编号】A61B5/00GK203424924SQ201320456598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发明者】温武猛, 马锐, 蔡庭, 易明生 申请人: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