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表消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温表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盛放消毒液的外箱体和置于外箱体内部、用于容纳体温表的容纳筐,所述容纳筐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外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其内盛放的消毒液容量的指示部。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毒装置消毒体温表,可有效避免医护人员直接用手接触消毒液而引起的操作不便、容易受伤等问题。
【专利说明】体温表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消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对体温表进行消毒的体温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体温表作为医院门诊及病房中的常备医疗器械,为防止感染,在每次使用之后均需要进行消毒。现有体温表消毒时,医护人员通常是直接将体温表放入盛有消毒液的消毒容器中,浸泡完毕后,直接用手从消毒液中取出。这种对体温表进行消毒的方法存在下述缺点:一方面,医护人员的手要与消毒液直接、反复接触,得不到有效保护,容易受到消毒液的侵蚀而产生不良刺激和损伤;另一方面,取出的消毒液往往带走较多的消毒液,降低了消毒液的有效使用率;再次,医护人员一次取、放体温表的数量有限,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消毒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温表消毒装置,以避免医护人员直接用手接触消毒液而引起的操作不便、容易受伤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体温表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盛放消毒液的外箱体和置于外箱体内部、用于容纳体温表的容纳筐,所述容纳筐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外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其内盛放的消毒液容量的指示部。
[0006]优选的,所述指示部包括有多道刻度条,所述多道刻度条自下而上设置在所述外箱体的外表面上。
[0007]如上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为防止消毒液挥发而降低消毒能力,所述消毒装置还包括有扣设在所述外箱体的箱口处的盖体。
[0008]优选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把手。
[0009]如上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为便于消毒液的流动而充分对体温表进行浸泡消毒,所述容纳筐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以便将容纳筐底部与外箱体底部相分离。
[0010]如上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为便于医护人员提放容纳筐,所述容纳筐上设置有提手。
[0011]如上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为使得待体温表消毒完毕后脱离消毒液、并将其上的残留消毒液收纳在外箱体中,所述容纳筐上设置有支撑架。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容纳筐上、与过滤筐底部的距离为过滤筐总高度的1/5-1/2的位置处。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90°限位合页。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外箱体和容纳筐的体温表消毒装置,可将体温表放置在容纳筐内,然后再将容纳筐连同要消毒的体温表一起放入外箱体中消毒。消毒完毕后,可直接将容纳筐从消毒液中提出来,最大程度避免了消毒人员手部直接接触消毒液而产生的不良刺激和损伤,有效保护了医护人员。
[0016]2、由于设有容纳筐,便于将消毒后的体温表在外箱体上部停留一段时间,以便将体温表上残留的消毒液收纳到外箱体中,既避免了消毒液的四处撒溅,又可以收集消毒液,提闻了消毒液的使用率。
[0017]3、通过使用容纳筐,可以一次取放大量的体温表,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消毒效率。
[0018]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体温表消毒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21]1、盖体;11、把手;2、容纳筐;21、过滤孔;22、提手;23、支撑架;24、支脚;3、外箱体;31、指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3]请参考图1,该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体温表消毒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体温表消毒装置包括有盖体1、容纳筐2和外箱体3。其中,外箱体I用来盛放消毒液。容纳筐2内置于外箱体I中,用来容纳要消毒的体温表。容纳筐2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21,以便于外箱体I中的消毒液与容纳筐2中的体温表进行接触而消毒。盖体I扣设在外箱体3的箱口处,可以避免外箱体3中消毒液的挥发。在盖体I上设置有把手11,方便医护人员开合盖体I。而且,为方便医护人员控制外箱体3中所加入的消毒液的浓度及容量,在外箱体3上设置有指示部31,用来对其内盛放的消毒液容量进行指示。其中,指示部31可以为多道刻度条,如图1中所示的四道,且多道刻度条自上而下设置在外箱体I的外表面上。
[0025]利用上述结构的消毒装置对体温表进行消毒时,可先将消毒液放置于外箱体3中,再将体温表放置在容纳筐2内,然后再将容纳筐2连同待消毒的体温表一起放入外箱体3中消毒。消毒完毕后,可直接将容纳筐2从消毒液中提出来,最大程度避免了消毒人员手部直接接触消毒液而产生的不良刺激和损伤,可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而且,由于外箱体3中设置有指示部31,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要消毒的体温表数量估算出所需消毒液的容量,然后根据指示部31的指示在外箱体3内倒入配置好的消毒液、或者直接在外箱体3中配置消毒液,使用极其方便。
[0026]若制作消毒液用的消毒片未完全溶解就将容纳筐2及其内盛放的体温表置于外箱体3中时,如果容纳筐2底部与外箱体3底部接触,将影响消毒片的溶解,导致消毒效果较差。为避免此问题的发生,该实施例的消毒装置中,在容纳筐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24,以便将容纳筐2的底部与外箱体3的底部相分离,使得容纳筐2与外箱体3之间形成一定空间,便于消毒液的流动而充分对体温表进行浸泡消毒。
[0027]在提放容纳筐2时,可以直接把持容纳筐2的筐口。为更加便于医护人员提放容纳筐2,该实施例的容纳筐2上设置有两个提手22,操作人员可直接使用该提手22来提放容纳筐2,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0028]在体温表经消毒液充分浸泡消毒后,需要将容纳筐2及其内的体温表取出来。为避免消毒完毕的体温表上携带的消毒液滴落在地上造成浪费和污染,该实施例在容纳筐2上设置了两个支撑架23。该支撑架23选用90°限位合页来实现,在容纳筐2提放过程中合页闭合,不影响容纳筐2的提放。而当将容纳筐2及其内的体温表整体从消毒液中提出来之后,打开合页,可将容纳筐2整体搭接在外箱体I的箱口处,使得体温表能够在外箱体上方停留一段时间,以便在浙干体温表及容纳筐2上携带的消毒液的同时,将消毒液收纳在外箱体3中。
[0029]为保证容纳筐2的底部脱离消毒液,同时保证支撑架23的支撑能力,支撑架23以位于容纳筐2上、与容纳筐2底部的距离为容纳筐2总高度的1/5-1/2的位置处为宜。
[0030]上述支撑架23不限于选用90°限位合页,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实现,只要不影响容纳筐2在外箱体3中取放、且能够将容纳筐2整体搭接支撑在外箱体31的箱口处即可。
[003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体温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包括盛放消毒液的外箱体和置于外箱体内部、用于容纳体温表的容纳筐,所述容纳筐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外箱体上设置有多道刻度条,所述多道刻度条自下而上设置在所述外箱体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还包括有扣设在所述外箱体的箱口处的盖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筐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筐上设置有提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筐上设置有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容纳筐上、与过滤筐底部的距离为过滤筐总高度的1/5-1/2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温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90°限位合页。
【文档编号】A61L2/18GK203447532SQ20132045842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孙相红, 李爱芹, 辛维青 申请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