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袋用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55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袋用接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袋用接口,包括与医用容器相连接的接口底座和与接口底座相连接的一个以上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与接口底座相连接的下件和与下件相连接的组合盖,所述接口底座呈船型,其外侧面上设置有筋条,所述筋条之间设置有起连接与支撑作用的薄翼,所述筋条上设置有直线型的双层焊接凸台,所述双层焊接凸台的宽度小于筋条。本实用新型在焊接过程中,双层焊接凸台熔化,填补因材料原因而引起的收缩空隙,从而防止漏焊、渗漏等焊接缺陷,增强焊接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输液袋用接口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接口,特别是输液袋用接口。
【背景技术】
[0002]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常给病人输液或者通过静脉滴注直接将药物注入体内,所以需要大量使用药液包装容器。药品输液袋是使用面广泛的药液包装容器。药液存储在输液袋内,药液的注入或输出通常使用医用接口实现。医用接口中带底座的接口是比较理想的力口、输药液结构,它可以避免原始双软管结构中焊接困难,易起皱,易漏液的弊端。
[0003]为了使输液袋口与连接口焊接牢固,所以在双管连接口的连接端制有两翼,现有技术连接端的两翼会有局部的不平整,使得连接口与输液袋连接热封时加热不均匀,影响热封质量,易引起漏水渗液现象,并且材料浪费严重,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低、易注塑、热封效果好的输液袋接口,克服了密封性能不够严密的问题,有利于生产加工和质量保证。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一种输液袋用接口,包括与医用容器相连接的接口底座和与接口底座相连接的一个以上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与接口底座相连接的下件和与下件相连接的组合盖,所述接口底座呈船型,其外侧面上设置有筋条,所述筋条之间设置有起连接与支撑作用的薄翼,所述筋条上设置有直线型的双层焊接凸台,所述双层焊接凸台的宽度小于筋条。
[0006]所述双层焊接凸台的高度为0.1-0.5mm。
[0007]所述接头的组合盖的开启方式包括扳折式、拉环式或贴膜式。
[0008]所述接头的组合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固定于二者之间的胶塞,在所述外盖的顶壁上设有扳折元件,所述扳折元件包括与顶壁相连接的管型颈部和连接在所述颈部上的扳折部,在所述颈部上设置有易断槽,所述易断槽的截面呈梯形,梯形的顶面与颈部的内壁面平行而构成易断壁。
[0009]所述接头的组合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上部形成具有承压端面的容纳腔,所述盖体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中心径向向内形成扣持部,所述扣持部的内环限定了盖体的针刺开口,胶塞通过所述扣持部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胶塞的针刺部位与针刺开口相对应,在所述针刺开口上覆盖有保护膜。
[0010]所述扣持部由所述盖体的侧壁的顶端滚边弯折形成或者由与所述盖体的侧壁的内壁面一体成型的凸部形成。
[0011]所述接头的组合盖包括外盖、胶塞和内盖,所述外盖顶端面的中心部位为超薄体,超薄体上设有拉环,拉环与超薄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可通过拉环撕裂的环形撕裂线,超薄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凸圈,所述内盖的顶端面也设置有一凸圈,所述胶塞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圈相配合的凹槽。
[0012]所述拉环为圆环。[0013]所述接口底座的两端分别形成开口夹角,所述夹角不大于60度。
[0014]所述接头上设置有识别标志部。
[0015]由上述内容可得,本实用新型在焊接过程中,双层焊接凸台熔化,填补因材料原因而引起的收缩空隙,从而防止渗漏,增强焊接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医用接口及其组合盖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医用接口及其组合盖分解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接口底座不意图;
[0020]图4是接头的拉环式组合盖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2中医用接口及其组合盖主视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医用接口及其组合盖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袋用接口,包括与医用容器I相连接的接口底座2和与接口底座2相连接的两个接头3,所述接口底座2呈船型,两端分别形成开口夹角,所述夹角A不大于60度。所述接口底座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筋条21,所述筋条21之间设置有起连接与支撑作用的薄翼22,所述筋条21上设置有直线型的双层焊接凸台23,所述双层焊接凸台23的宽度小于筋条21,所述双层焊接凸台的高度约为0.25mm。
[0025]所述医用接口上设置有识别标志部4,所述接头3包括与接口底座2相连接的下件31和与下件31相连接的组合盖32。组合盖32可以与下件31相焊接,也可以与下件31 —体成型。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扳折型组合盖32包括外盖33、内盖34和固定于二者之间的胶塞35,在所述外盖33的顶壁上设有扳折元件,所述扳折元件包括与外盖33的顶壁相连接的管型颈部36和连接在所述颈部36上的扳折部37,在所述颈部36上设置有易断槽38,所述易断槽38的截面呈梯形,梯形的顶面与颈部36的内壁面平行而构成易断壁39。
[0027]滚边式组合盖32包括盖体5,所述盖体5的上部形成具有承压端面51的容纳腔52,所述盖体5朝向所述容纳腔52的中心径向向内形成扣持部53,所述扣持部53的内环限定了盖体5的针刺开口,胶塞35通过所述扣持部53固定在所述容纳腔52内,且所述胶塞35的针刺部位与针刺开口相对应,暴露与盖体5的针刺开口处,盖体5的下部形成连接壁焊接或卡扣在下件31上。在所述针刺开口上覆盖有保护膜6。所述扣持部53由所述盖体5的侧壁的顶端滚边弯折形成或者由与所述盖体5的侧壁的内壁面一体成型的凸部形成。
[0028]进一步的,所述接头除了上述的扳折式、贴膜式,还可以设置有其他形式的组合盖,例如拉环式,如图4所不,拉环式组合盖包括外盖7、|父塞72和内盖71,所述外盖7顶端面的中心部位为超薄体,超薄体上设有圆形的拉环73,拉环73与超薄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可通过拉环撕裂的环形撕裂线,超薄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凸圈,所述内盖71的顶端面也设置有一凸圈,所述胶塞72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圈相配合的凹槽74。
[0029]如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2中的输液袋用接口包括与医用容器I相连接的接口底座2和与接口底座2相连接的一个接头3,所述接头3包括与接口底座2相连接的下件31和与下件31相连接的组合盖32。组合盖32可以与下件31相焊接,也可以与下件31 —体成型。
[0030]所述接口底座2呈船型,两端分别形成开口夹角。同实施例1 一样,所述接口底座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筋条,所述筋条之间设置有起连接与支撑作用的薄翼,所述筋条上设置有直线型的双层焊接凸台,所述双层焊接凸台的宽度小于筋条。
[0031]虽然上面针对输液袋用接口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袋用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医用容器相连接的接口底座和与接口底座相连接的一个以上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与接口底座相连接的下件和与下件相连接的组合盖,所述接口底座呈船型,其外侧面上设置有筋条,所述筋条之间设置有起连接与支撑作用的薄翼,所述筋条上设置有直线型的双层焊接凸台,所述双层焊接凸台的宽度小于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焊接凸台的高度为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组合盖的开启方式包括扳折式、拉环式或贴膜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组合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固定于二者之间的胶塞,在所述外盖的顶壁上设有扳折元件,所述扳折元件包括与顶壁相连接的管型颈部和连接在所述颈部上的扳折部,在所述颈部上设置有易断槽,所述易断槽的截面呈梯形,梯形的顶面与颈部的内壁面平行而构成易断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组合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上部形成具有承压端面的容纳腔,所述盖体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中心径向向内形成扣持部,所述扣持部的内环限定了盖体的针刺开口,胶塞通过所述扣持部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胶塞的针刺部位与针刺开口相对应,在所述针刺开口上覆盖有保护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袋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部由所述盖体的侧壁的顶端滚边弯折形成或者由与所述盖体的侧壁的内壁面一体成型的凸部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组合盖包括外盖、胶塞和内盖,所述外盖顶端面的中心部位为超薄体,超薄体上设有拉环,拉环与超薄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可通过拉环撕裂的环形撕裂线,超薄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凸圈,所述内盖的顶端面也设置有一凸圈,所述胶塞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圈相配合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袋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为圆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底座的两端分别形成开口夹角,所述夹角不大于6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设置有识别标志部。
【文档编号】A61J1/10GK203710365SQ201320481021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7日
【发明者】何国强, 章卫东, 张文芳 申请人:北京奥星恒迅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