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23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涉及医疗康复设备,包括支架、床架、两个上肢筒或/和两个下肢筒、调制中频电流发生器;床架设置于支架上,床架上设置有两个上肢筒或/和两个下肢筒,上肢筒位于上部两侧,用于放置上肢;下肢筒位于下部中央,用于放置下肢;调制中频电流发生器通过导线向上肢筒、下肢筒内的水中发送低频调制中频电信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低频调制中频电流通过热水导向四肢,进行全面按摩;起到活血化瘀、肌肉收缩运动的作用,从而产生康复治疗效果。
【专利说明】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设备,进一步是低中频治疗仪,尤其是采用温水对上下肢的进行康复医疗的低中频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低中频治疗仪”全称为“低频调制中频治疗仪”。中频电流被低频电流调制后,其幅度和频率随着频电流的幅度和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称为调制中频电流。
[0003]调制中频电流含有I 一 150Hz低频电流与2 — 8KHz中频电流,其功率一般为几十瓦。其中低频电流有不同的频率与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微分波等),有不同的调制方式(连续、间调、断调、变调)、不同调幅度(0% - 100%),按波形的对称性来分有对称、不对称之分。电流的动态变化大,因此调制中频电流兼有低频电与中频电两种电流各自的特点和治疗作用,作用较深,不产生电解刺激作用,人体易于接受而不易产生适应性,其主要治疗作用为: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可以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平滑肌张力;作用于神经节与神经节段,可产生反射作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0004] 申请人:研究发现,普通中频治疗仪只是对身体局部按摩,起不到关键作用。而由于中频对于身体的某些部位,如肚脐、内脏等有不良作用;因此 申请人:对“低中频治疗仪”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加低调制中频电流附加温水的方法,直接对四肢进行治疗,对多种病因引发的手、肘、足、膝等关节疼痛及中风后遗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包括支架、床架、两个上肢筒或/和两个下肢筒、调制中频电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床架设置于支架上,床架上设置有两个上肢筒或/和两个下肢筒,上肢筒位于上部两侧,用于放置上肢;下肢筒位于下部中央,用于放置下肢;使用时,上肢筒、下肢筒竖直放置,内盛温水,调制中频电流发生器通过导线向上肢筒、下肢筒内的水中发送低频调制中频电信号。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0009]还包括进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进水控制装置和恒温控制装置;进水控制装置包括进水管、水栗、水箱、水位控制器、继电器开关;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所述上肢筒、下肢筒设置有进水管、水位控制器,进水管通过水栗连通水箱;水位控制器设置于上肢筒、下肢筒筒壁的上部,水位控制器电连接继电器,继电器控制水栗;水位控制器同时电连接温度控制器,水位控制器控制温度控制器的开关,温度控制器电连接并控制加热器,确保上肢筒、下肢筒内的水为恒温;所述的两个上肢筒、两个下肢筒内均设有开关,用于控制进水管,可以单一和组合开启,形成对任一侧上、下肢治疗;上肢筒、下肢筒底部设置有排水阀,用于排水。
[0010]再进一步:
[0011 ] 所述的恒温控制装置其结构是:在上肢筒、下肢筒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加热器电连接水位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水位控制器达到设计水位时,温度控制器打开,当温度控制器检测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向控制器发送电信号,控制器指示加热器开启。
[0012]所述的恒温控制装置其结构是:在上肢筒、下肢筒的底部设置回水管,回水管通过水栗连接水箱,在水箱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电连接控制器,当温度控制器检测水箱的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向控制器发送电信号,控制器指示加热器开启。
[0013]所述床架上设置有躺板,躺板的结构是:前部为平板状,与人体上半身形状相似,后部通过两个连接杆分别连接两个脚蹬;躺板上设置有滑杆或滑轮,滑杆或滑轮置于床架的滑道内,可在床架上前后纵向滑动。
[0014]所述躺板为躺板控制机构控制,操作躺板控制机构包括伸缩电机,伸缩电机一端连接躺板上,另一端连接床架上,可使躺板在床架上前后纵向滑动,当躺板后滑至后端时,两个脚蹬置于下肢筒内。
[0015]所述床架为升降控制机构所控制,升降控制机构包括伸缩电机,伸缩电机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于床架上,床架的支撑杆与支架铰接;操作升降控制机构,可实现床架一端的抬起,使床架由水平转为竖直。
[0016]所述两个上肢筒上设置有滑杆或滑轮,滑杆或滑轮置于横向滑道内,两个上肢筒间的横向间距为可调,以满足不同身体的患者。
[0017]所述两个上肢筒或/和下肢筒上设置有滑杆或滑轮,滑杆或滑轮置于纵向滑道内,滑道设置于床架上,两个上肢筒或/和下肢筒可沿滑道升降。
[0018]所述躺板后部设置有下身固定装置,所述的下身固定装置固定患者的腰、臀或腿部(如大腿根部),从而减轻患者脚部的压力。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专门设计针对四肢进行治疗的四个筒,四个筒置入恒温水后同时接低频调制中频电流(也可是音乐电流或脉冲电流);低频调制中频电流通过热水导向四肢,进行全面按摩;起到活血化瘀、肌肉收缩运动的作用,从而产生康复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采用电流药物导入治疗。具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经临床试验,本产品适合对中风、风湿病、关节炎、受寒、骨关节病和软组织受损者等的治疗,尤其对中风后不会走路、上肢不能运动者,均有显著效果。
[0020]以下通过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效果:
[0021]1、适应症:中风、风湿病、关节炎、受寒、骨关节病和软组织受损者、关节炎等。
[0022]2、病例选择:
[0023]选择中风34例。其中,男19人,女15人,其中31?40岁I例,41?50岁5例,51?60岁10例,61?70岁12例,70岁以上6例。
[0024]3、治疗方法:每次治疗15 - 20分钟,每日一次,7 — 15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中间,停用I天)。
[0025]4、治疗结果:[0026]治愈9例,占26.5% ;显效18例,占52.9% ;有效7例,占20.6% ;无效O例。总有效率 100%O
[0027]5、典型病例:
[0028]病例1:吕某某,女,55岁,河南省滑县老店镇人,患中风3月,口眼歪斜,行走不便,治疗7天,明显好转,治疗21天,完全恢复正常。
[0029]病例2:李某某,男,67岁,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人,患中风I月,上肢不能动,行走不便,治疗7天,明显好转,治疗24天,基本恢复正常。
[00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俯视图;
[0033]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部分原理图。
[0034]附图中:躺板1、床架2、躺板控制机构3、脚蹬4、支撑杆5、升降控制机构6、支架7、轮8、连接杆(板)9、上肢筒10、下肢筒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图2所示,支架7下设置有轮8,以便于移动,支架7上设置有升降控制机构6,升降控制机构6包括伸缩电机,伸缩电机的一端固定于支架7上,另一端固定于床架2上,床架2的支撑杆5与支架7铰接;操作升降控制机构,可实现床架2 —端的抬起,使床架2由水平转为竖直。
[0037]床架2的支撑杆5与支架7铰接,床架2上设置有躺板1,躺板I的结构是:前部为平板状,与人体上半身形状相似,后部通过两个连接杆(板)9分别连接两个脚蹬4 ;躺板I上设置有滑杆或滑轮,滑杆或滑轮置于床架2的滑道内,可在床架2上纵向滑动。
[0038]躺板I为躺板控制机构3控制,操作躺板控制机构3包括伸缩电机,伸缩电机一端连接躺板上,另一端连接床架上,可使躺板在床架2上纵向滑动(图2中的箭头标明了纵向滑动方向)。床架2上设置有两个上肢筒10和两个下肢筒11,上肢筒10用于放置手臂,下肢筒11用于放置腿。当躺板I滑至后端时,两个脚蹬4置于下肢筒11内。所述两个下肢筒11上可设置有滑杆或滑轮,滑杆或滑轮置于纵向滑道内,滑道设置于床架上,两个下肢筒11可沿滑道升降。
[0039]两个上肢筒10和两个下肢筒11均设有开关,可以单一和组合开启,形成对任一侧上、下肢治疗。所述两个上肢筒上设置有滑杆或滑轮,滑杆或滑轮置于横向滑道内,两个上肢筒10间的横向间距为可调,以满足不同不同宽窄胖瘦体型的患者。
[0040]所述两个上肢筒10上可设置有滑杆或滑轮,滑杆或滑轮置于纵向滑道内,滑道设置于床架上,两个上肢筒10可沿滑道升降。
[0041 ] 四个筒(两个上肢筒10和两个下肢筒11,下同)内通有导线极,导线极通有调制中频电流(音乐或脉冲电流),中频频率是2kHz-8kHz,低频调制电流频率为1Ηζ-150Ηζ ;调制中频电流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调制中频电流通过热水导向四肢,对四肢进行全面按摩。
[0042]四个筒内可放置药物,通过电流对病人的四肢可进行药物导入,对风湿病、关节炎、受寒,也可进行治疗。具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对骨伤病和软组织受损者,可以温热药物导入治疗。
[0043]使用时,依次进行以下操作:A将躺板I置于与上肢筒10和下肢筒11的分离状;B患者平躺于躺板I上,脚置于脚蹬4上;C操作躺板控制机构3,使躺板平移至与上肢筒10和下肢筒11的合拢状(即下滑至下端),此时,患者的手臂处于上肢筒10内,腿置于下肢筒11内;D操作升降控制机构6,使床架2的一端开始逐渐抬升,至完全直立状态;E向上肢筒10和下肢筒11内注入温水或药水;并根据需要加热^完成保健治疗后,打开排水阀排水。
[0044]本实用新型还可设置有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进水控制装置和恒温控制装置;进水控制装置包括进水管、水栗、水箱、水位控制器、继电器开关;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所述上肢筒、下肢筒设置有进水管、水位控制器,进水管通过水栗连通水箱;水位控制器设置于上肢筒、下肢筒筒壁的上部,水位控制器电连接继电器,继电器控制水栗;水位控制器同时电连接温度控制器,水位控制器控制温度控制器的开关,温度控制器电连接并控制加热器,确保上肢筒、下肢筒内的水为恒温;所述的两个上肢筒、两个下肢筒内均设有开关,用于控制进水管,可以单一和组合开启,形成对任一侧上、下肢治疗;上肢筒、下肢筒底部设置有排水阀,用于排水。
[0045]所述的恒温控制装置可采用以下结构之一:
[0046]A型在上肢筒、下肢筒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加热器电连接水位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水位控制器达到设计水位时,温度控制器打开,当温度控制器检测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向控制器发 送电信号,控制器指示加热器开启。
[0047]B型在上肢筒、下肢筒的底部设置回水管,回水管通过水栗连接水箱,在水箱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电连接控制器,当温度控制器检测水箱的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向控制器发送电信号,控制器指示加热器开启。
[0048]为确保中风病人使用安全、舒适,可在躺板I后部设置腿套,腿套用于固定大腿根部,从而确保中风病人能进行治疗。还可在躺板I的后部设置坐椅装置,以减轻脚部的压力。
[0049]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装置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按A型恒温控制装置设定),在床架2平放时,水位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加热器、水栗、调制中频电流发生器处于不导电状态;当床架2竖起、患者调整到位后,水栗受控于水位控制器,即当水位控制器反馈水位低于下限值时,水位控制器指令水栗开始工作,即向两个上肢筒10或/和两个下肢筒11内注水;注水时,调制中频电流发生器处于断电状态。当水位控制器反馈水位达到上限值时,水位控制器指令水栗停止工作,即停止向两个上肢筒10或/和两个下肢筒11内注水;同时,当水位控制器反馈水位达到上限值时,继电器闭合,温度控制器开始工作,当温度控制器反馈水温低于下限值(如38摄氏度,可调节)时,控制器指令加热器开始工作;当温度控制器反馈水温达到上限值 (如44摄氏度,可调节)时,控制器指令加热器停止工作;调制中频电流开始打开,此时电流通过四肢进行治疗。当到达设定的时间值时,控制器指令电磁排水阀打开,将两个上肢筒10或/和两个下肢筒11内的水排放出。[0050]实施例2:
[0051]本实施例为简化的实施例1,即取消躺板控制机构3和升降控制机构6,仅设置一个简单的固定或可变支架,支架将两个下肢筒11固定,将两个上肢筒10设置为升降结构,艮P,上肢筒10可沿床架上下升降。当患者需要治疗时,先直接将腿置于下肢筒11内,而后,操作上肢筒10,使其上升,终将上肢置于上肢筒10内。
[0052]管路控制装置结构及控制参见实施例1。
[00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包括支架、床架、两个上肢筒或/和两个下肢筒、调制中频电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床架设置于支架上,床架上设置有两个上肢筒或/和两个下肢筒,上肢筒位于上部两侧,用于放置上肢;下肢筒位于下部中央,用于放置下肢;使用时,上肢筒、下肢筒竖直放置,内盛温水,调制中频电流发生器通过导线向上肢筒、下肢筒内的水中发送低频调制中频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进水控制装置和恒温控制装置;进水控制装置包括进水管、水栗、水箱、水位控制器、继电器开关;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所述上肢筒、下肢筒设置有进水管、水位控制器,进水管通过水栗连通水箱;水位控制器设置于上肢筒、下肢筒筒壁的上部,水位控制器电连接继电器,继电器控制水栗;水位控制器同时电连接温度控制器,水位控制器控制温度控制器的开关,温度控制器电连接并控制加热器,确保上肢筒、下肢筒内的水为恒温;所述的两个上肢筒、两个下肢筒内均设有开关,用于控制进水管,可以单一和组合开启,形成对任一侧上、下肢治疗;上肢筒、下肢筒底部设置有排水阀,用于排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控制装置其结构是:在上肢筒、下肢筒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加热器电连接水位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水位控制器达到设计水位时,温度控制器打开,当温度控制器检测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向控制器发送电信号,控制器指示加热器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控制装置其结构是:在上肢筒、下肢筒的底部设置回水管,回水管通过水栗连接水箱,在水箱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温度控制器和加热器电连接控制器,当温度控制器检测水箱的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向 控制器发送电信号,控制器指示加热器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设置有躺板,躺板的结构是:前部为平板状,与人体上半身形状相似,后部通过两个连接杆分别连接两个脚蹬;躺板上设置有滑杆或滑轮,滑杆或滑轮置于床架的滑道内,可在床架上前后纵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为躺板控制机构控制,操作躺板控制机构包括伸缩电机,伸缩电机一端连接躺板上,另一端连接床架上,可使躺板在床架上前后纵向滑动,当躺板后滑至后端时,两个脚蹬置于下肢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为升降控制机构所控制,升降控制机构包括伸缩电机,伸缩电机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于床架上,床架的支撑杆与支架铰接;操作升降控制机构,可实现床架一端的抬起,使床架由水平转为竖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上肢筒上设置有滑杆或滑轮,滑杆或滑轮置于横向滑道内,两个上肢筒间的横向间距为可调,以满足不同身体的患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上肢筒或/和下肢筒上设置有滑杆或滑轮,滑杆或滑轮置于纵向滑道内,滑道设置于床架上,两个上肢筒或/和下肢筒可沿滑道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低中频温疗四肢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后部设置有下身固定装置,所述的下身固定装置固定患者的腰、臀或腿部,从而减轻患者脚部的压力。
【文档编号】A61N1/36GK203598355SQ20132050255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8日
【发明者】王冠华 申请人:王冠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