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88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所述预埋件与机身连接,预埋件的内部设有调节手柄,所述升降杆设置在预埋件上,所述弯管与升降杆连接,所述挂花通过螺丝固定在弯管上,所述连接件与弯管连接,连接件的内部设有航空接头,所述工作体通过支撑挂花与连接件连接,工作体包括风扇、LED灯板、内胆、盖子,其中LED灯板位于工作体底侧,风扇与内胆设置在工作体内部,盖子位于工作体的顶部,所述八卦盘与艾绒锅连接,艾绒锅与工作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选材精致,在使用时无烟熏,无烫伤,无痛苦,高疗效,高效率,高科技,具有一定的推广与使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养生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
【背景技术】
[0002]《黄帝内经》说“针所不及,炙之所宜”,《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炙之”。可见炙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能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在中国炙疗史上出现“言炙必艾”的现象,艾炙被历代医称为百炙之王,传统艾炙疗法在使用时比较麻烦,还可能会造成烫伤等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易的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
[0004]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包括机身、预埋件、升降杆、弯管、挂花、连接件、支撑挂花、工作体、调节手柄、航空接头、八卦盘、艾绒锅,所述预埋件与机身连接,预埋件的内部设有调节手柄,所述升降杆设置在预埋件上,所述弯管与升降杆连接,所述挂花通过螺丝固定在弯管上,所述连接件与弯管连接,连接件的内部设有航空接头,所述工作体通过支撑挂花与连接件连接,工作体包括风扇、LED灯板、内胆、盖子,其中LED灯板位于工作体底侧,风扇与内胆设置在工作体内部,盖子位于工作体的顶部,所述八卦盘与艾绒锅连接,艾绒锅与工作体连接。
[0005]作为优选,所述机身的一侧设有1C卡插孔。
[0006]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选材精致,在使用时无烟熏,无烫伤,无痛苦,高疗效,高效率,高科技,具有一定的推广与使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视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八卦盘与艾绒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包括机身1、预埋件
2、升降杆3、弯管4、挂花5、连接件6、支撑挂花7、工作体8、调节手柄9、航空接头10、八卦盘15、艾绒锅16,所述预埋件2与机身1连接,预埋件2的内部设有调节手柄9,所述升降杆3设置在预埋件2上,所述弯管4与升降杆3连接,所述挂花5通过螺丝固定在弯管4上,所述连接件6与弯管4连接,连接件6的内部设有航空接头10,所述工作体8通过支撑挂花7与连接件6连接,工作体8包括风扇11、LED灯板12、内胆13、盖子14,其中LED灯板12位于工作体8底侧,风扇11与内胆13设置在工作体8内部,盖子14位于工作体8的顶部,所述八卦盘15与艾绒锅16连接,艾绒锅16与工作体8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机身I的一侧设有IC卡插孔。
[001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包括机身、预埋件、升降杆、弯管、挂花、连接件、支撑挂花、工作体、调节手柄、航空接头、八卦盘、艾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与机身连接,预埋件的内部设有调节手柄,所述升降杆设置在预埋件上,所述弯管与升降杆连接,所述挂花通过螺丝固定在弯管上,所述连接件与弯管连接,连接件的内部设有航空接头,所述工作体通过支撑挂花与连接件连接,工作体包括风扇、LED灯板、内胆、盖子,其中LED灯板位于工作体底侧,风扇与内胆设置在工作体内部,盖子位于工作体的顶部,所述八卦盘与艾绒锅连接,艾绒锅与工作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乾坤灸疗温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一侧设有IC卡插孔。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3539680SQ20132063702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发明者】胡志木, 贾争鹏 申请人:上海梦科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