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752阅读:1907来源:国知局
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具体而言,包括密封到医疗用塑料袋的药物管;具有长圆形下方外罩的接口主体;具有两个贯通孔的内部盖,内部盖的裙部下半部插入下方外罩之内;置于内部盖之上的橡胶盖;覆盖内部盖的上半部和橡胶盖的,具有两个注射孔和分离盖的外部盖;组成全新结构的长圆形双重接口。
【专利说明】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医疗用输液袋的结构通常是折叠非聚氯乙烯(Non-PVC)材质的合成树脂菲林,用高频密封三边制作成口袋状(Bag),在袋的开放一边设置各种接口(Port)后,将袋和接口密封为一体的形态。
[0003]此时,为了将输液袋内部储存的药物输给患者,插入穿刺器(Spike)的灌注用接口(Infusion port),以及为了向输液袋内部注入抗生素等其他药物,插入注射器的注入用接口(Injection port)。并且,这样的接口通常是塑胶材质的主体内部插入密封用橡胶栓的结构,使用输液袋时,通过橡胶栓将穿刺器(Spike)或注射器插入输液袋内部。
[0004]韩国注册实用新型第20-0465615号(2013年02月22日)、第20-0452452号(2011年02月21日)、第20-0443796号(2009年03月06日)等介绍了具有各种结构和功能的输液袋用接口。
[0005]但是,这些传统的接口只配有一个刺入注射器或穿刺器的注射孔,所以一个输液袋需要设置多个接口,导致接口密封部位药物泄露的不良率高,输液袋的制造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技术问题
[0007]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个接口配有两个注射孔,使用方便的输液袋用双重接口。
[0008]并且,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塑胶袋上设置的接口数量,减少接口密封部位药物泄露的不良率,进一步还能节省生产成本的输液袋用双重接口。
[0009]技术方案
[0010]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课题,本实用新型的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包括,由密封到医疗用塑料袋上的药物管和从药物管的上端扩张为长圆形的下方外罩;以及在下方外罩的内壁向内周围方向凹陷的第一结合槽组成的接口主体;由下半部插入下方外罩之内的裙部和在裙部的下半部外壁向周围方向凸出,结合到第一结合槽的第一止动坎;以及在裙部的上半部外壁向外周围方向凸出的第二止动坎;覆盖在裙部上方的长圆形上板,以及在该上板上形成的两个贯通孔组成的内部盖;位于内部盖的上板之上,覆盖住贯通孔的长圆形橡胶盖;由覆盖在裙部上半部的长圆形的上部外罩和在上部外罩的内壁向内周围方向凹陷,与第二止动坎结合的第二结合槽;从上部外罩的上端缩小,覆盖橡胶盖的橡胶容纳部;在橡胶容纳部的上面形成有与贯通孔对应的两个注射孔;以及分别分离注射孔的两个分离盖组成的外部盖。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药物管截面形状为菱形。[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内部盖的上板底面,在两个贯通孔之间设有隔断。
[0013]有益效果
[001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在一个接口设置两个注射孔,使用方便,一个输液袋只设置一个接口即可,可有效防止药物的泄露。
[0015]并且,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其配件数量少,整体结构简便,在封端等工序中组装更加容易,可以节省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重接口的拆卸斜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重接口的装配截面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重接口装配到输液袋的示意图。
[0019]附图符号
[0020]10:接口主体;11:药物管;
[0021]12, 12a:下方外罩;13:第一结合槽;
[0022]20:内部盖;21:裙部;
[0023]22,23:止动坎;24:上板
[0024]25a, 25b:贯通孔;26:隔断;
[0025]30:橡胶盖;40:外部盖;
[0026]41:上部外罩;42:第二结合槽;
[0027]43:橡胶容纳部;44a, 44b:注射孔;
[0028]45a, 45b:分离盖;100:输液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接口的医疗用塑料袋内灌满药物的状态称之为‘输液袋’。并且,如图1所示,‘长圆形’指两边平行的椭圆形。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圆形双重接口是设置在输液袋上,由接口主体10、内部盖20、橡胶盖30以及外部盖40组成。
[0031 ] 首先,接口主体10是由密封在医疗用塑料袋的药物管11、直径在上述药物管11上端扩张为长圆形的下方外罩12,形成有在下方外罩12的内壁向周围方向塌陷的第一结合槽13组成。
[0032]此时,如图2所示,上述药物管11和下方外罩12之间形成水平方向的钳口面12a。并且,上述的药物管11是将来向外排出输液袋内部所储存药物的通道,截面形状最好为菱形。这种菱形药物管11在密封到输液袋时,切断输液袋和药物管11之间的漏水空间,防止药物泄露。
[0033]其次,内部盖20具有下半部插入下方外罩12的裙部21。上述裙部21的下半部外墙向外周围方向凸出形成第一止动坎22,第一止动坎22结合到第一结合槽13。
[0034]上述裙部21的上半部暴露在下方外罩12之上,其外墙向外周围方向凸出有第二止动坎23。并且,裙部21的上端覆盖有长圆形上板24,上述上板24形成有两个贯通孔25a,25b。[0035]如图2所示,上述上板24底面的两个贯通孔25a,25b之间设有隔断26比较好。上述隔断26的作用是,向两个贯通孔25a,25b刺入穿刺器或注射器时不会相互妨碍。
[0036]上述橡胶盖30的平面形状是长圆形,位于内部盖20的上板24之上,覆盖着贯通孔25a,25b。上述橡胶盖30的功能与通常的接口橡胶盖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37]最后,上述的外部盖40具有覆盖在裙部21上半部的长圆形的上部外罩41,具有在上部外罩41的内墙向周围方向塌陷的第二结合槽42。上述第二结合槽42装配到第二止动坎23。上述上部外罩41的上端具备了直径缩小覆盖橡胶盖30的橡胶容纳部43。此时,如图2所示,上部外罩41和橡胶容纳部43之间形成有水平方向的钳口面41a。
[0038]并且,橡胶容纳部43上面形成有与贯通孔25a,25b对应的两个注射孔44a,44b,上述注射孔44a,44b设有两个可分离的分离盖45a,45b。上述分离盖45a,45b是一侧凸出手柄的结构,掀开上述手柄,脱离分离盖45a,45b打开注射孔44a,44b。
[003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长圆形双重接口的输液袋制作方法,首先,制作塑料袋时,在塑料袋的一侧一起密封接口主体10的药物管11 ;然后,通过药物管11将药物注入到塑料袋,将裙部21下半部插入下方外罩12。这样,上述接口主体10的第一结合槽13和内部盖20的第一止动坎22相互凹凸结合。
[0040]其次,将橡胶盖30插入外部盖40的橡胶容纳部43之内,将外部盖40的上部外罩41插入内部盖20的裙部21上半部。这样,将内部盖20的第二止动坎23和外部盖40的第二结合槽42进行凹凸结合。图3为通常的输液袋100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接口的示意图。
[0041]另外,使用输液袋100时,首先将分尚盖45a, 45b向手柄上面掀开去掉分尚盖45a, 45b后,向注射孔44a,44b内刺入穿刺器或注射器,将输液袋100内储存的药物进行配液。此时,根据需要可以将两个注射孔44a,44b当作一个用途来使用,也可以分别有不同的用途。并且,两个注射孔44a,44b中只使用某一个,利用注射器将抗生素等药物注入到上述药物之中。
[0042]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接口主体10和内部盖20以及外部盖40分别由聚烯烃(Polyolefine)系列树脂构成,最好以聚乙烯或聚丙烯树脂为主要成份。并且,上述的橡胶盖30最好采用柔软且有弹性,容易插入穿刺器,不会产生碎片,紧贴穿刺器维持气密性的橡胶材质。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密封到医疗用塑料袋上的药物管(11)和从药物管(11)的上端扩张为长圆形的下方外罩(12),以及下方外罩(12)的内壁向内周围方向凹陷的第一结合槽(13)组成的接口主体(10); 由下半部插入下方外罩(12)内的裙部(21)和在裙部(21)下半部的外壁向周围方向凸出,结合到第一结合槽(13)的第一止动坎(22),以及在裙部(21)上半部的外壁向周围方向凸出的第二止动坎(23),覆盖在裙部(21)上方的长圆形上板(24),以及在该上板(24)上形成的两个贯通孔(25a,25b)组成的内部盖(20); 位于内部盖(20)上板(24)之上,覆盖住贯通孔(25a,25b)的长圆形橡胶盖(30); 由覆盖在裙部(21)上半部的长圆形的上部外罩(41)和在上部外罩(41)的内壁向内周围方向凹陷,与第二止动坎(23)结合的第二结合槽(42),从上部外罩(41)的上端缩小,覆盖橡胶盖(30)的橡胶容纳部(43),橡胶容纳部(43)的上面形成有与贯通孔(25a,25b)对应的两个注射孔(44a,44b),以及分别分离注射孔(44a,44b)的两个分离盖(45a,45b)组成的外部盖(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药物管(11)截面形状为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袋用长圆形双重接口,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部盖(20)的上板(24)底面,在两个贯通孔(25a, 25b)之间设有隔断(26)。
【文档编号】A61J1/10GK203576929SQ20132065499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李相云 申请人:株式会社麦蒂派玛魄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