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66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在婴儿培养箱的床体的底板上,所述底板由中部向四周向下倾斜形成斜面,所述底板的斜面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加热单元的凹槽,风机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部位置;所述加热单元相对于所述轴流风机对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供气流穿过所述底板进入底板下方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能的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其散热面积大,散热速度快,散热均匀,能够使加热单元热量被迅速传递;婴儿舱内升温迅速,预热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使得加热单元的维护使用可靠、安全,清洁十分方便。
【专利说明】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设备,具体指一种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婴儿培养箱是用来对低体重、病危婴儿进行恒温培养、输液、输氧、抢救和观察所使用的专用医疗设备,针对新生婴儿生长需要以及观察和治疗的方便,其配备有多种功能组件,以保证婴儿培养箱内的生长和治疗环境。加热单元是婴儿培养箱必不可少的功能组件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婴儿培养箱所使用的加热单元基本上都是电加热棒,电加热棒螺旋盘绕,设置在底座内,所述底座设置在床体的底板的下方。进入底座的空气在加氧、加湿并经过电加热棒的加热后从进气口进入婴儿舱内。众所周知,电加热棒单位面积发热量高,加热速度快,热气流从进气口进入婴儿舱后,气流从该点缓慢扩散到整个婴儿舱内,散热具有一定的滞后,且婴儿舱内温度不均匀,婴儿舱内不同位置的温度不一样,对婴儿的生长不利;且电加热棒加热时表面热负荷大,容易损坏、寿命短,尤其是不便于维护和清洁。如果电加热单元清洁不到位,其上附着的细菌或灰尘会夹带在空气流中随空气流一起进入婴儿舱,污染婴儿舱内的空气,引起婴儿的其它病症。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向婴儿舱内均匀散热、便于维护和清洁且使用寿命长的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婴儿培养箱的床体的底板上,所述底板由中部向四周向下倾斜形成斜面,所述底板的斜面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加热单元的凹槽,风机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部位置;所述加热单元相对于所述风机对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供气流穿过所述底板进入底板下方的气孔。
[0006]较好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导向板和加热模块;其中,所述导向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间隔设有多块向上凸起的隔板,隔板自连接轴向底板的侧边呈放射状设置;所述通孔设置在相邻隔板之间的凹槽的底面上;所述基板为所述底板的一部分;
[0007]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耐高温骨架、电热丝和绝缘导热层;所述电热丝均匀缠绕在所述耐高温骨架上,所述绝缘导热层包裹住所述耐高温骨架和所述电热丝;在同等产热量下,该结构其表面热负荷可下降数十倍,由于表面热负荷降低,其寿命即可大幅度提高,也同时改善了本身热分布状态,还避免了触摸烫伤的可能,清洗也变得极为方便。
[0008]所述加热模块靠近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
[0009]作为改进,所述基板与所述加热模块可以采用铝浇铸一体成型,并且基板和加热模块的表面具有一层绝缘的黑化层。该结构散热效果更好。该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加热时元件易损坏、单位面积发热量过高、不便于维护清洁等问题,具有高寿命、高效能的特点。[0010]较好的,所述凹槽在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凹槽的中部位置设有导向片;
[0011]所述导向片有两片,相对于所述风机对称设置,并且导向片由连接轴向凹槽的底面向下倾斜,形成光滑的弧面或斜面。
[0012]所述风机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连接轴穿过所述底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凹槽上方的风叶;
[0013]所述风叶设置在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其中下挡板为环形结构,固定在所述底板中部的最高位置;所述上挡板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
[0014]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隔热罩,所述加热模块容置在所述隔热罩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构成的空腔内。隔热罩的设计使得加热单元与外界无热交换,热能使用率高。
[0015]较好的,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能的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其通过通孔的设计,使得气流从加热单元的上、下表面同时加热后,经由风机送入婴儿舱内?’散热面积大,散热速度快,散热均匀,能够使加热单元热量被迅速传递;婴儿舱内升温迅速,预热时间大大缩短;对称设置的加热单元和与之配合的风道结构,加热速度更快、热量的发散更均匀且速度快,改变了以往单个加热单元无论以何种出风方式都无法实现加热与风道结构对称组合热均匀分布的现状;同时使得加热单元的维护使用可靠、安全,清洁十分方便;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也便于数控加工,是新一代婴儿培养箱设计的必然趋势。该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使用可靠、安全,维护和清洁均十分方便,便于加工,是新一代婴儿培养箱设计的必然趋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到婴儿培养箱上的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0022]图6为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模块的纵向剖视图;
[0024]图8为图4中省略风机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和隔热罩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如图1至图10所示,该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设置在婴儿培养箱的床体的底板I上,底板I由中部向四周向下倾斜形成斜面。根据倾斜的角度,本实施例中的斜面有四个,长度方向的第一斜面11和第三斜面13,宽度方向上的第二斜面12和第四斜面14,这些斜面相对于底板的中央两两对称。沿底板长度方向上设有凹槽15,凹槽15穿过底板的中央位置贯通第一斜面11和第三斜面13。底板I相对于第一斜面11和第三斜面13的两侧边向上凸起形成折边16,折边16上设有多个气孔17。
[0029]风机的电机21设置在底板外侧面上,电机连接轴22穿过底板I连接设置在凹槽15上方的风叶23。风叶23设置在上挡板24和下挡板25之间。其中下挡板25为环形结构,固定在第二斜面12和第四斜面14上;上挡板24固定在的连接轴22上。
[0030]本实施例中的风机采用轴流风机,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它类型的风机。
[0031]凹槽15的中部设有导向片7。导向片7有两片,相对于连接轴22对称设置,并且导向片7为由连接轴22向凹槽15的底面向下倾斜的弧面或斜面。
[0032]位于第一斜面11和第三斜面13的凹槽内均设有加热单元3,这两个加热单元3相对于连接轴22对称设置。
[0033]加热单元3包括导向板31和加热模块32。所述导向板31包括一块大致呈梯形的基板311,基板311上间隔设有多块向上凸起的隔板312,这些隔板自连接轴向底板的侧边呈放射状设置。相邻隔板之间的凹槽的底面上设有条状通孔313,本实施例中的通孔313为腰形。本实施例中的基板为经数控加工的铝铸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0034]加热模块32包括片状耐高温骨架321,片状耐高温骨架321上均匀缠绕有电热丝322,缠绕后的片状耐高温骨架321和电热丝322的表面成型有绝缘导热层323。本实施例中的绝缘导热层为纯净的云母粉层。电热丝322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导线324。
[0035]本实施例中加热模块32和导向板31通过铝浇铸一体成型,然后经数控机床精加工后,再对加热单元的表面进行黑化形成绝缘且散热效果好的氧化膜层33。经这样加工后,整个导向板和包裹在加热模块外的铝浇铸层均为散热载体,散热速度快,散热面积大。
[0036]加热模块32设置在导向板31的下方且靠近连接轴22。通孔313的位置与加热模块32不叠加。
[0037]隔热罩4隔热罩的作用使得整个加热单元置于循环风道中,与外界无热交换,热能使用率大大提高;而且有隔热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小,特别是在冬天条件差的地方使用过程与其他产热装置对比明显。
[0038]如图1至图3所示为该加热系统应用在婴儿培养箱上的示意图。该婴儿培养箱的床板5设置在底板I,婴儿舱6罩设在底板I和床板5的上方,并且婴儿舱6的侧壁和底板之间具有间隙。
[0039]该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0040]电机驱动风叶旋转,在风机的作用下气流沿着婴儿舱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向风叶流动,流经导向板后,将分成两股气流流经加热模块:一股气流直接从导向板的上表面经过,经加热模块的上表面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加热后,从加热单元的上方将热能带向风叶;另一股气流穿过各通孔进入导向板的下表面所在的空间,经由加热模块的下表面后被加热,从加热单元的下方带向风叶。
[0041]两股气流流经加热单元的上、下表面,在导向片的作用下到达风机下方,在风机的作用下沿第二斜面和第四斜面向底板的两侧边流动,将热量向床体的左右两侧吹散,到达两壁热气流向床体上方流动,经由底板与婴儿舱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婴儿舱,完成整个循环风道的气流循环。
[0042]该加热系统加热单元对称安装,加热单元上、下表面同时过风散热面积大,散热速度快,散热均匀,能够使加热单元热量被迅速传递;婴儿舱内升温迅速,预热时间大大缩短。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在婴儿培养箱的床体的底板上,所述底板由中部向四周向下倾斜形成斜面,所述底板的斜面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加热单元的凹槽,风机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部位置;所述加热单元相对于所述轴流风机对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供气流穿过所述底板进入底板下方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导向板和加热模块;其中,所述导向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间隔设有多块向上凸起的隔板,隔板自连接轴向底板的侧边呈放射状设置;所述通孔设置在相邻隔板之间的凹槽的底面上;所述基板为所述底板的一部分; 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耐高温骨架、电热丝和绝缘导热层;所述电热丝均匀缠绕在所述耐高温骨架上,所述绝缘导热层包裹住所述耐高温骨架和所述电热丝; 所述加热模块靠近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加热模块采用铝浇铸一体成型,并且基板和加热模块的表面具有一层绝缘的黑化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凹槽的中部位置设有导向片; 所述导向片有两片,相对于所述风机对称设置,并且导向片由连接轴向凹槽的底面向下倾斜,形成光滑的弧面或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连接轴穿过所述底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凹槽上方的风叶; 所述风叶设置在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其中下挡板为环形结构,固定在所述底板中部的最高位置;所述上挡板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隔热罩,所述加热模块容置在所述隔热罩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构成的空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文档编号】A61G11/00GK203663026SQ20132068892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陈再宏 申请人: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