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拉杆式膨胀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69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旋转拉杆式膨胀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拉杆式膨胀钉,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适用于骨质疏松手术中。旋转拉杆式膨胀钉由六方螺塞(1)、连接器(2)、连接压块(3)、拉钉(4)、膨胀钉(5)、内芯(6)组成,实施手术时行手术开口,清理损伤的椎间盘和椎体节段,实施钻孔,用扳手持取膨胀钉,并拧入,调节膨胀钉的膨胀状态,置入脊柱连接棒,拧入六方螺塞(1),实施固定,实现手术目的。
【专利说明】旋转拉杆式膨胀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拉杆式膨胀钉,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适用于骨质疏松手术中。
【背景技术】
[0002]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系指每个单位内骨组织数量减少,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起自胚胎时期,并持续到出生后20多年,成年人骨骼的数量不再发生变化,但骨的代谢却持续不休,即骨的生成和骨的吸收这两个过程处于平衡状态,年龄超过40岁后骨的生成保持不变,但骨的吸收却增加,数十年后骨组织数量仅及30岁时的一半量,一旦骨的密度降低至难以忍受日常生活中所受的应力,便会发生病理性骨折。
[0003]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弓I起的临床症状。
[0004]骨质疏松症给人们带来疼痛、呼吸功能下降、身长缩短、骨折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0005]目前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方式,外科手术治疗,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其目的在于治疗骨折,尽早恢复正常功能。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旋转拉杆式膨胀钉由六方螺塞(I)、连接器(2)、连接压块(3)、拉钉(4)、膨胀钉
(5)、内芯(6)组成,其特征在于:拉钉(4)左端头部为内六方结构设计,右端有螺纹;膨胀钉(5)中心为台阶孔,且其左端为内六方孔,右端头部有一弧形孔,左端外表面有球面钉头、锥度螺纹,右端外表面有台阶,有外螺纹,有三排圆周长圆槽的孔;内芯(6)左端有内螺纹孔,右端有台阶,且右端头部为圆锥状设计。
[0009]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通过旋转拉钉(4)产生一个径向拉力将膨胀钉壁最薄处撑开,产生了张力,使钉体胀开。
[0010]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通过使用扳手拧拉钉⑷使拉钉⑷与内芯(6)相对旋转,使它们轴向距离缩短,带动膨胀钉(5)最薄弱处像伞一样张开,从而达到膨胀的效果,通过调整拉钉(4)、内芯(6)的距离达到不同程度的膨胀,供手术时调整至手术需求状态。
[0011]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撑大的钉体,对松质骨具有更高的把持力,钉体更具有抗拔出力。
[0012]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行X线、CT检查等诊断患者病症,确定患者的手术位置并实施手术:行手术开口,清理损伤的椎间盘和椎体节段,实施钻孔,用扳手持取膨胀钉,并拧入,调节膨胀钉的膨胀状态,置入脊柱连接棒,拧入六方螺塞(I),实施固定,实现手术目的。
[0013]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可实现撑开椎间隙及防退钉双重作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设计新颖、实用、手术操作简单,适宜于骨科临床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钉(4)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芯(6)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旋转拉杆式膨胀钉由六方螺塞(I)、连接器(2)、连接压块(3)、拉钉(4)、膨胀钉
(5)、内芯(6)组成,手术过程中,首先进行手术开口,使用专用器械清理损伤的椎间盘和椎体节段,在手术位置实施钻孔,用扳手持取膨胀钉,并拧入,用扳手拧拉钉(4),使膨胀钉
(5)胀开,调节膨胀钉的膨胀状态,置入脊柱连接棒,拧入六方螺塞(I),实施固定,实现手术目的。
【权利要求】
1.旋转拉杆式膨胀钉由六方螺塞(I)、连接器(2)、连接压块(3)、拉钉(4)、膨胀钉(5)、内芯(6)组成,其特征在于:拉钉(4)左端头部为内六方结构设计,右端有螺纹;膨胀钉(5)中心为台阶孔,且其左端为内六方孔,右端头部有一弧形孔,左端外表面有球面钉头、锥度螺纹,右端外表面有台阶,有外螺纹,有三排圆周长圆槽的孔;内芯(6)左端有内螺纹孔,右端有台阶,且右端头部为圆锥状设计。
【文档编号】A61B17/86GK203634275SQ201320689883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闫桂花, 柴长福, 朱军磊, 刘治辉, 黄锡艺 申请人: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胡桓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