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76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所述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即使在其本体的腰部较大程度地向下滑落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吸收性本体与身体的贴紧状态,而不会轻易发生侧漏。吸收芯(13)几乎完全与吸收性本体(3)接合,所述吸收性本体(3)几乎完全与纸尿裤本体(2)的裆部(R)接合,并且,在吸收性本体(3)的吸收芯(13)下部,在吸收芯(13)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在纸尿裤的前后方向(X)上以规定的间隔增设有伸长状态的裆部弹性部件(17)。
【专利说明】一种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具备:纸尿裤本体(内裤),其在前腹部和后背部之间的裆部两侧形成有腿部开口部;以及吸收性本体(衬垫),其安装于所述裆部;并且,在所述前腹部和后背部,在纸尿裤的宽度方向上增设有伸长状态的腰部弹性部件;在所述腿部开口部,沿着腿部开口增设有伸长状态的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
[0003]如图7所示,以往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具有在吸收性本体103的外侧设置有纸尿裤本体102的结构,该吸收性本体103包含:前包装片、后包装片以及夹在所述两包装片之间的吸收芯。
[0004]纸尿裤本体102具有由内包装片104和外包装片形成的双层结构,在所述两包装片之间设置有封闭纸尿裤的腰部开口部的腰部弹性部件106,并且,为了防止前腹部及后背部的滑落并确保纸尿裤与身体的紧贴性而设有贴身弹性部件107以及用于确保腿部周围紧贴性的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108。一侧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108 (A)为从前腹部侧端绕着裆部向另一侧腿部周围的前腹部侧端连续设置的多个弹性部件,而另一侧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108 (B)为从腿部周围的后背部侧端绕着裆部向另一侧腿部周围的后背部侧端连续设置的多个弹性部件。在纸尿裤的裆部,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108 (A)和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108 (B)互相不交叉地接近而设置于纸尿裤的宽度方向上。
[0005]另外,吸收性本体103,通过在其外侧涂布的热熔胶粘合剂粘合固定在纸尿裤本体102上且与其成为一体。并且,该纸尿裤,通过大体中央的折叠线使前腹部和后背部重合,并通过热封、超声波熔接法等熔接方法使两侧边缘部相接合,从而形成为形成有腰部开口部与左右一对腿部开口部的内裤型。
[0006]然而,在以往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中,如上所述,虽然通过设置各种弹性部件能够确保紧贴性,但另一方面,由于贴身弹性部件107和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108的收缩使腿部开口部变得非常狭小。因此,腿部开口部的内径变小,在穿戴纸尿裤时,当展开腰部开口部并从上方观察腿部开口部时,腿部开口部显得非常小,因此存在脚部很难通过,当脚通过腿部开口部时脚趾挂到立体褶皱或平面褶皱等问题。
[0007]另外,由于贴身弹性部件107和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108的伸缩性腰部周围会被勒紧,因此存在在腰部两侧残留弹性部件导致的勒紧痕迹、汗疹、皮肤粗糙等导致皮肤病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在展开腰部开口部并从上方观察腿部开口部时,使腿部开口部较大地开口,穿戴纸尿裤时容易使脚通过,并且解决由于过于勒紧而引起的腰部两侧各种皮肤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其包含:吸收性本体,其包含吸收体;以及纸尿裤本体,其被设置于所述吸收性本体的外侧,并与所述吸收性本体形成为一体;在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外侧,至少具有:贴身弹性部件,其在前腹部及/或后背部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以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其沿着腿部周围部位设置;并且,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前腹部和后背部以成品状态接合在两侧部,从而形成腰部开口部及左右一对腿部开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本体和所述贴身弹性部件被设置成不重叠,或者即使重叠,所述贴身弹性部件也被设置成超出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侧缘而延伸,所述贴身弹性部件及所述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并未延伸到所述前腹部与所述后背部相接合的两侧接合部,从所述接合部向内侧方向在规定宽度的区域,并没有由所述贴身弹性部件以及所述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所产生的伸缩性,没有由所述贴身弹性部件以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所产生的伸缩性的区域为从所述接合部内侧边缘距离20mm以内的范围。
[0010]另外,本实用型新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较为理想的是,具有为减小所述裆部中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而切断的切断端部朝向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两侧边缘而使其与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两侧边缘重叠的结构。
[0011]另外,本实用型新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较为理想的是,具有如下结构,即,所述吸收性本体向纸尿裤的前后方向延伸,使其与所述纸尿裤本体的贴身弹性部件相重叠,所述裆部弹性部件至少与所述贴身弹性部件的一部分交叉。
[0012]另外,本实用型新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较为理想的是,具有在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竖直褶皱的结构。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展开腰部开口部并从上方观察腿部开口部时,使腿部开口部较大地开口,穿戴纸尿裤时使脚部容易通过,并且,能够解决由于过于勒紧而导致的腰部两侧各种皮肤病问题。
[0014]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芯几乎完全与吸收性本体接合,该吸收性本体几乎完全与纸尿裤本体的裆部相接合,此外,在吸收性本体的吸收芯的下部增设裆部弹性部件的基础上,使裆部中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的切断端部朝向吸收性本体的侧边缘部使其与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侧边缘部重叠,因此根据裆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吸收性本体整体和纸尿裤本体的裆部整体向上提起,吸收性本体紧贴在纸尿裤穿戴者的裆部,很难发生侧漏。
[0015]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使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的切断端部朝向吸收性本体的两侧边缘部而使其与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两侧边缘部重叠,因此即使在纸尿裤本体的腰部较大程度地向下滑落时,也可以通过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保持吸收性本体的裆部和纸尿裤本体的裆部与穿戴着的贴紧状态,因此很难发生侧漏。
[0016]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使吸收性本体的裆部弹性部件与纸尿裤本体的贴身弹性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交叉,所以由贴身弹性部件所支撑的裆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增强,进而吸收性本体更紧密地贴合在穿戴者的裆部。
[0017]另外,根剧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收性本体的竖直褶皱,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侧漏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的正面图。[0019]图2是吸收性本体的平面图。
[0020]图3是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的展开状态的平面图。
[0021]图4 (a)?(d)是分别表示裆部弹性部件的增设例的图3的A-A线放大截面图。
[0022]图5 Ca)是图3的B_B线截面图,(b)是图6 (b)的C-C线截面图。
[0023]图6是变形例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Ca)是正面图,(b)是展开状态的平面图。
[0024]图7是表示以往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的展开图。
[0025]图8 (a)?(b)是表示与压花辊刀33与相对轧辊34的说明图。
[0026]图9是表示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的成品状态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IA基本包含纸尿裤本体2和吸收性本体
3。图9是表示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的成品状态的斜视图。
[0029]如图3及图5 (a)所示,所述纸尿裤本体2,具有在前腹部P和后背部Q之间的裆部R的两侧形成腿部开口部S的内包装(肌肤侧)片4和外包装(外侧)片5,在内包装片4和外包装片5之间的前腹部P和后背部Q的腰部,在纸尿裤的前后方向X上,以狭小的间隔向纸尿裤的宽度方向W增设有多根伸长状态的腰部弹性部件6,并且,在身体部分,在纸尿裤的前后方向X上,以较宽的间隔向纸尿裤的宽度方向W增设有多根伸长状态的贴身弹性部件7。
[0030]另外,在内包装片4和外包装片5之间的腿部开口部S,沿着腿部开口增设有多根伸长状态的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
[0031]此外,内包装片4和外包装片5,在之间夹入各弹性部件6?8的状态下,通过热熔胶粘合剂等相粘接。
[0032]所述纸尿裤本体2在纸尿裤的宽度方向W上以横流状态生产的情况下,前腹部P一侧的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 (A),以连续状态沿着前侧的腿部开口部S增设为弯曲状,在裆部R直线增设,并沿着后侧的腿部开口部S增设为弯曲状,并且,后背部Q—侧的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 (B),以连续状态沿着前侧的腿部开口部S增设为弯曲状,在裆部R直线增设,并沿着后侧的腿部开口部增设为弯曲状。另外,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 (A,B)也可以在裆部R增设为相互交叉。
[0033]并且,在进行该增设后,在裆部R的中央部分,在纸尿裤的宽度方向上仅切下规定的宽度Wl,从而减小伸缩力。
[0034]所述内包装片4和外包装片5的粘接体,以裆部R为分界使前腹部P和后背部Q重合,对侧部Ia进行热接合,从而组装成纸尿裤本体2。
[0035]所述内包装片4,使用疏水性无纺布材料(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SMS无纺布等)。较为理想的是,单位面积质量为10?25g/m2的疏水性无纺布材料。另外,也可以仅对其内表面进行亲水化处理(涂布界面活性剂,或者制造亲水性纤维(人造丝、棉等)层),在此情况下,其与肌肤抵接时的感觉良好,也可期待吸汗效果。
[0036]所述外包装片5,使用疏水性无纺布材料(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SMS无纺布等)。较为理想的是,单位面积质量为10?25g/m2的疏水性无纺布材料。[0037]如图2及图4 (a)所示,所述吸收性本体3,在前包装片10和后包装片11之间夹入以覆盖片12包裹的沙漏型吸收芯13而形成,并向纸尿裤的前后方向X延伸。
[0038]在所述吸收性本体3的前包装片10内表面(上面)的两侧部,分别粘接有向纸尿裤的前后方向X延伸的竖直褶皱15的基端部15a且被向上提起,其上端向内侧折回,在该折回部内向纸尿裤的前后方向X增设有伸长状态的折翼用弹性部件16,从而使竖直褶皱15竖直。该竖直褶皱15的前后端部的内表面,以倒伏状态粘接在前包装片10上。
[0039]在所述吸收性本体3的覆盖片12和吸收芯13之间,相对于吸收芯13,在纸尿裤宽度方向W的整个宽度范围内,以规定的间隔向前后方向X增设有伸长状态的多根裆部弹性部件17。
[0040]如图4(b)所示,该裆部弹性部件17也可以增设在覆盖片12和后包装片11之间,如图4 (c)所示,也可以增设于粘接在所述内包装片4的裆部下压包装片18和后包装片11之间,如图4 (d)所示,也可以增设于粘接在所述内包装片4上的下侧裆部下压包装片18A和粘接在后包装片11上的上侧裆部下压包装片18B之间。
[0041]所述吸收性本体3被设定为不与所述纸尿裤本体2的贴身弹性部件7重叠的前后方向X的长度。
[0042]所述吸收性本体3的吸收芯13,通过热熔胶粘合剂等几乎完全地粘接在前包装片10和后包装片11上,并且,该后包装片11通过热熔胶粘合剂等几乎完全地粘接在所述纸尿裤本体2的裆部R的内包装片4上。
[0043]在这里,“几乎完全地粘接”并不仅指所谓涂布的意思,而且还指涂覆涂装、堆胶涂装、螺旋喷涂涂装、帘式喷涂涂装等,涂胶即使为筋状等也几乎完全无缝隙地涂装的意思。
[0044]如上所述,所述纸尿裤本体2的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 (A,B),在纸尿裤的宽度方向上仅切下规定宽度Wl,该切断端部8a朝向所述吸收性本体3的两侧边缘部3a而使其与所述吸收性本体3的两侧边缘部3a重叠。另外,其不与所述裆部弹性部件17重叠。
[0045]所述吸收芯13将在粉碎后的纸浆纤维或者纤维素纤维等亲水性纤维集合层中混合了粒状高分子吸水体的物体用纸巾等纸质包装片或者透液性无纺布包装片等制成的覆盖片12包覆而形成为规定的形状(长方形、沙漏型、葫芦型等)。也可以将所述纤维或高分子吸水体成形为薄片状的片状体(例如无尘(air raid)吸收体)等成形为规定形状而使用。另外,为了使吸收芯即使在纸尿裤的穿戴者行走、睡觉翻身时也能够保持原有形状,也可以对亲水性纤维集合层内或者薄片实施定型方法(热熔胶粘合剂的涂布,合成纤维的混合)。
[0046]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前包装片10为透液性无纺布材料。例如,可以采用使用了亲水性纤维(纤维素、人造丝、棉等)的无纺布材料、或者使用界面活性剂对疏水性纤维(聚丙烯、聚酯、聚酰胺、尼龙等)的表面进行处理并作为透液性的无纺布材料。较为理想的是,使用界面活性剂对单位面积质量为10?25g/m2的疏水性无纺布的背面进行处理并作为透液性的透液性无纺布材料(点粘无纺布、空气通过无纺布)。
[0047]所述后包装片11可以使用疏水性无纺布材料(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SMS无纺布等)、塑料薄片(通气性及非通气性均可,但较为理想的是通气性塑料薄片)或者它们的复合材料。较为理想的是,单位面积质量为15?40g/m2的通气性聚乙烯薄片。
[0048]竖直裙皱15可以使用疏水性无纺布材料(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SMS无纺布等)。较为理想的是,单位面积质量为10?25g/m2的疏水性无纺布材料。[0049]所述覆盖片12可以使用纸巾等纸质薄片或者透液性无纺布薄片等。
[0050]所述裆部下压包装片18 (A,B)可以使用疏水性无纺布材料(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SMS无纺布等)。较为理想的是,单位面积质量为10?25g/m2的疏水性无纺布材料。
[0051]所述弹性部件6?8、16、17可以使用通常在一次性纸尿裤中使用的弹性伸缩材料(聚氨酯线、聚氨酯片、天然橡胶等),在伸长状态下,使用热熔胶粘合剂、热粘合、超声波粘接等较佳的增设方法增设在各薄片材料之间。较为理想的是,橡胶类热熔胶粘合剂。
[0052]较为理想的是,将纤度为700?2000dtex的聚氨酯线拉伸到2.0?4.0倍后增设于所述腰部弹性部件6中。
[0053]较为理想的是,将纤度为300?700dtex的聚氨酯线拉伸到1.1?2.0倍后增设于所述贴身弹性部件7中。
[0054]较为理想的是,将纤度为700?2000dtex的聚氨酯线拉伸到1.1?3.0倍后增设于所述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中。
[0055]较为理想的是,将纤度为300?2000dtex的聚氨酯线拉伸到1.1?4.0倍后增设于所述折翼用弹性部件16中。
[0056]较为理想的是,将纤度为300?2000dtex的聚氨酯线拉伸到1.1?4.0倍后增设于所述裆部弹性部件17中。
[0057]热熔胶粘合剂、热粘合、超音波密封等方法适合用于所述各薄片材料的接合。从橡胶系、聚烯烃系、乙烯乙酸酯等热熔胶粘合剂中选择合适的热熔胶粘合剂,然后通过直接的涂覆涂布、间接的螺旋涂布、熔喷(帘式喷涂)涂布、堆胶涂布等方法涂布热熔胶粘合剂。此夕卜,对于所述侧部la,热粘合较为理想。另外,对于该侧部la,在如图3所示的展开时,并不特别进行设置,而可以通过重合前腹部P和后背部Q并对侧部进行热粘合,最终形成侧部Ia0
[0058]在如上构成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IA中,吸收芯13几乎完全粘接在吸收性本体3上,该吸收性本体3几乎完全粘接在纸尿裤本体2的裆部R,并且,在吸收性本体3的吸收芯13的下部增设裆部弹性部件17的基础上,使裆部R中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的切断端部8a朝向吸收性本体3的两侧边缘部3a而使其与所述吸收性本体3的两侧边缘部3a重叠。
[0059]因此,通过遍及吸收芯13的整个宽度Wl范围的裆部弹性部件17的收缩力,可以将吸收性本体3的整体和纸尿裤本体2的裆部R整体向上提起,因此吸收性本体3紧贴在纸尿裤穿戴者的裆部,很难发生侧漏。
[0060]另外,由于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的切断端部8a朝向吸收性本体3的两侧边缘部3a而使其与所述吸收性本体3的两侧边缘部3a重叠,所以即使在纸尿裤本体2的腰部较大程度地向下滑落时,也可以通过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的收缩力保持吸收性本体3的裆部分和纸尿裤本体2的裆部与穿戴者的贴紧状态,因此很难发生侧漏。
[0061]另外,通过吸收性本体3的竖直褶皱15,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侧漏的发生。
[0062]在本实用新型中,特别是,贴身弹性部件7和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具有如下结构:其并未延伸到前腹部P及后背部Q的两侧接合部,自该接合部向内侧方向的规定宽度区域内,没有由贴身弹性部件7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产生的伸缩性。
[0063]作为不付与通过贴身弹性部件7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所产生的伸缩性的方法,只要在制作所述外包装片20时,如图1所示,分别使贴身弹性部件7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的终始端不及于前腹部及后背部的两侧部,而在最初开始仅设置在使其伸缩的区域即可。但是,根据生产线的不同,使贴身弹性部件7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达到前腹部P及后背部Q的两侧边缘部,因此为了在不改变设备的前提下不向规定的区域付与伸缩性,只要通过压花辊刀将非伸缩性区域的弹性部件切断成小段即可。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在突起部32上对应切断部区域而形成多个凸部的压花辊刀33与对应辊34之间插入外包装片20,在不付与伸缩性的区域通过凸部切碎贴身弹性部件7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如图8所示,虽然在纸尿裤的两侧部存在被切碎的弹性部件,但是,这些切碎的弹性部件不会付与纸尿裤伸缩力,不会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0064]另一种方法是当使用热熔胶粘合剂将贴身弹性部件7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粘合到内包装片4及/或外包装片5上时,仅在付与伸缩力的区域花纹涂布热熔胶粘合剂,在不付与两侧部伸缩性的区域内,贴身弹性部件7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可以处在游离状态。虽然在纸尿裤的两侧部上存在游离状态的弹性部件,但是这些弹性部件不会付与纸尿裤伸缩力,并且不会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0065]在本实用新型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中,自接合部向内侧方向在规定宽度的区域内,并未付与由贴身弹性部件7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8产生的伸缩力。据此,能够确保较大的腿部开口部的水平距离,因此在穿戴纸尿裤时,或者展开腰部开口部从上方观察腿部开口部时,腿部开口部处于较大地开口的状态,因此能够很容易辨别出腿部开口部的位置,很容易使脚通过,也不会出现脚趾挂在纸尿裤上的问题。另外,由于在纸尿裤的两侧部未付与伸缩力,因此能够很容易用手抓住两侧部向上提起,并且,使用后很容易向下脱下,因此很容易穿戴所述纸尿裤。另外,由于两侧部未付与伸缩力,因此残留痕迹等皮肤病问题也得到解决。
[0066]另外,如果不付与伸缩力的范围为自接合部内侧边缘的极小范围,则有时不能够充分地获得本实用新型所期望的效果。另外,由于两侧部的伸缩性较强,因此有时也无法解决残留痕迹等皮肤病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自接合部内侧边缘向内侧方向超出腿部开口部内侧边缘位置而成为非伸缩区域,则会破坏纸尿裤与身体的紧贴性,并且,也无法防止纸尿裤滑落。在成人用纸尿裤的情况下,不付与伸缩性的较佳范围是自接合部内侧边缘至20_的范围。
[0067]图6及图5 (b)表示变形例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1B,在所述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IA中,吸收性本体3被设定为不与纸尿裤本体2的贴身弹性部件7重叠的前后方向X的长度,而与其不同的是在变形例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IB中,吸收性本体3在纸尿裤的前后方向X上延伸而使其与纸尿裤本体2的贴身弹性部件7相重叠,裆部弹性部件17至少与贴身弹性部件7的一部分相交叉。
[0068]这样,若使吸收性本体3的裆部弹性部件17至少与纸尿裤本体2的贴身弹性部件7的一部分相交叉,则由于裆部弹性部件17得到贴身弹性部件7的支撑而使其收缩力增强,因此吸收性本体3更紧密地贴合在穿戴者的裆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包含:吸收性本体,其包含吸收体;以及纸尿裤本体,其被设置于所述吸收性本体的外侧,并与所述吸收性本体形成为一体;在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外侧,至少具有:贴身弹性部件,其在前腹部及/或后背部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以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其沿着腿部周围部位设置;并且,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前腹部和后背部以成品状态接合在两侧部,从而形成腰部开口部及左右一对腿部开口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本体和所述贴身弹性部件被设置成不重叠,或者即使重叠,所述贴身弹性部件也会被设置成超出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侧缘而延伸, 所述贴身弹性部件及所述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并未延伸到所述前腹部与所述后背部相接合的两侧接合部,从所述接合部向内侧方向在规定宽度的区域,并没有由所述贴身弹性部件以及所述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所产生的伸缩性,没有由所述贴身弹性部件以及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所产生的伸缩性的区域为从所述接合部内侧边缘距离20mm以内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其特征在于, 吸收芯几乎完全与所述吸收性本体接合,所述吸收性本体几乎完全与所述前腹部和所述后背部之间的裆部接合,并且,在所述吸收性本体的吸收芯的下部,在吸收芯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在纸尿裤的前后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增设有伸长状态的裆部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其特征在于, 为减小在所述裆部上所述腿部开口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而切断的切断端部朝向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两侧边缘部而使其与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两侧边缘部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本体向纸尿裤的前后方向延伸,使其与所述纸尿裤本体的贴身弹性部件重叠,所述裆部弹性部件至少与所述贴身弹性部件的一部分相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裤型一次性纸尿裤,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两侧部设置有竖直褶皱。
【文档编号】A61F13/494GK203576761SQ20132069246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高桥勇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卫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