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尿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活动瓣体的输尿管导管,包括导管体和导管头,所述导管头分割有至少一块活动瓣体,所述活动瓣体相互紧配并闭合导管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尿管导管的导管头分设有至少一块活动瓣体,导丝穿入导管体并到达导管头时,只要继续向活动瓣体施加一定的力,活动瓣体便会打开,导丝即可穿过导管头到达预定位置,此时输尿管导管便可以方便地拔出体内,后面便可以沿着导丝把双J管植入体内预定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在现有的输尿管导管中普及。
【专利说明】一种输尿管导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活动瓣体的输尿管导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进行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尿路手术以及碎石机碎石、输尿管狭窄的扩张等治疗过程中,一般会向膀胱和输尿管植入双J管,使输尿管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的重要作用,而植入双J管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先将输尿管导管引入输尿管,再利用输尿管镜沿输尿管导管进入并在输尿管导管的侧边开口将双J管植入,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输尿管问题段”,即输尿管中狭窄扭曲的输尿管部分,遇到此种情况使得输尿管镜便无法通过去,也就是说,在这些特殊病例身上,由于尿道的感染肿胀等特殊情况,输尿管镜不能进入就如再也找不着“道”了一样,因此就无法放置双J管,对手术造成极大的困难。
[0003]如果能在拔出输尿管导管前,通过输尿管导管放置一根导丝,这样沿导丝退出输尿管导管,再沿导丝置入双J管,问题就解决了,但是现有的输尿管导管头端是圆钝闭合,开口在侧边,使导丝无法穿过导管头,直接影响后面双J管的植入,对手术工作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导管头上设有活动瓣体的输尿管导管,通过活动瓣体的打开,导丝能穿过输尿管导管的导管头,以辅助双J管植入体内。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尿管导管,包括导管体和导管头,所述导管头分割有至少一块活动瓣体,所述活动瓣体相互紧配并闭合导管体,导丝穿入导管体并到达导管头时,只要继续向活动瓣体施加一定的力,活动瓣体便会打开,导丝即可穿过导管头到达预定位置,此时输尿管导管便可以方便地拔出体内,后面便可以沿着导丝把双J管植入体内预定的位置。
[0006]优选地,当活动瓣体为一块时活动瓣体与导管头之间相互紧配,或当互动瓣体为若干块时,所述活动瓣体之间相互紧配,目的是闭合导管体,以避免输尿管导管在进入输尿管至膀胱的过程中,尿液直接从导管头流入导管体,影响手术工作。
[0007]优选地,所述导管头为圆钝状,避免输尿管导管在进入或离开人体内的过程中刮伤软组织。
[000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瓣体均匀分设在导管头上,方便输尿管导管的生产制造。
[000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瓣体顶端交汇于导管头中部,以使各块活动瓣体末端的阻力均等,能更好地控制穿过导管头的导丝在人体内活动。
[0010]可选地,所述活动瓣体底部开设有凹槽,令活动瓣体更具灵活性,降低对导丝的阻力,使活动瓣体更容易被导丝打开。
[0011 ] 可选地,所述导管体侧边设有开口,使输尿管导管可以进一步辅助导丝或输尿管镜通过开口进行手术工作。[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尿管导管的导管头分设有至少一块活动瓣体,导丝穿入导管体并到达导管头时,只要继续向活动瓣体施加一定的力,活动瓣体便会打开,导丝即可穿过导管头到达预定位置,此时输尿管导管便可以方便地拔出体内,后面便可以沿着导丝把双了管植入体内预定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在现有的输尿管导管中普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头分割有三块活动瓣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头分割有三块活动瓣体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头分割有四块活动瓣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头分割有一块活动瓣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8]如图广2所示,一种输尿管导管,包括导管体1和导管头2,输尿导管一般为软性材料,可在人体的输尿管内灵活进出,导管头2呈圆钝状,导管头2从顶端至侧边被分割成三部分,成为三块可活动的瓣体21,活动瓣体21均勻分设在导管头2上,并且各活动瓣体21的顶端交汇于导管头中部,活动瓣体2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22,只要导丝(图中未画出)从导管体1内部向活动瓣体21顶端施力,三块瓣体21便回自动打开让导丝穿过,当导丝离开后,三块瓣体21由于回弹力自动复位,并相互紧配闭合导管体1,以使导管头2保持圆钝状,防止输尿管导管在进入或离开人体的过程中刮伤软组织。
[0019]手术时,先将输尿管导管插入人体输尿管,导管头2引领导管体1沿输尿管进入膀胱,或者可以到达膀胱口等其它预定位置,即需要植入双了管(图中未画出)的位置,然后在输尿管导管位于人体外的一端插入导丝,导丝沿输尿管导管逐渐向膀胱方向进入,到达导管头2,此时,由于导管头2分设有三块可打开的活动瓣体21,导丝顶开活动瓣体21穿过导管头2继续前进,导丝到达预定位置后,导丝暂时停留在体内,输尿管导管沿着导丝逐渐向外撤离人体,待输尿管导管完全撤出后,拉直双了管前端的弯曲部分并套在导丝上,然后把双了管沿着导丝进入人体内直至到达预设位置,待双了管成功到达后,最后将导丝逐渐拉出人体,由于导丝离开了双了管,双了管前端部分重新复位卷曲,以使支撑膀胱口或者输尿管的堵塞部分,起到引流的目的。
[0020]另外,为了同时便于输尿管镜(图中未画出)或导丝伸进输尿管导管后在人体内展开其它手术工作,例如切除软组织或者输液等,因此在双了管的侧边设有开口 3,提高输尿管导管的实用性。
[0021]同理,如图3、4所示,输尿导管的导管头还可以分割为四块或一块活动瓣体,可根据制造难度或实际使用上的需要进行选择。
[002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尤其是活动瓣体在导管头上的数量,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输尿管导管,包括导管体(1)和导管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头(2)分割有至少一块活动瓣体(21),所述活动瓣体(21)之间或活动瓣体(21)与导管头(2)之间相互紧配并闭合导管体(1),所述导管头(2)为圆钝状,所述活动瓣体(21)均匀分设在导管头(2)上,所述活动瓣体(21)顶端交汇于导管头(2)中部,所述活动瓣体(21)底部开设有凹槽(22),所述导管体(1)侧边设有开口(3)0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3620038SQ20132072099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刘波, 潘铁军, 周道裕, 刘伟, 邹倩, 钱卫红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