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装药观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757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装药观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装药观察器,涉及一种药品监管用具,由筒体(1)、筒盖(2)、照明灯(4)和放大镜(3)构成,筒体(1)为圆形,筒体(1)的上方设有开口(5),开口(5)上设有筒盖(2);筒体(1)内的上部设有照明灯(4),筒体(1)的下部设有调节窗(8);在筒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转轴(7),转轴(7)的上端与托盘(6)的中心连接,手柄(9)穿过调节窗(8)连接在托盘(6)的外沿上,调节窗(8)的上方设有放大镜(3),本实用新型为瓶装药品的监督检查提供了一种用具,解决了目前监督检查中因检查内容的字体小影响检查的弊端,可广泛用于药品监管部门。
【专利说明】一种瓶装药观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品监管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瓶装药观察器。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药品是人们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有目的的调节生理机能并轨,标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一种特殊物品。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由于社会上部分人法制观念淡薄,利欲熏心,致使药品事件时有发生,如“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VHD”事件、“毒胶囊”事件等。药品监管部门担负着监督药品市场、打击假药、劣药,保障药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维护民众用药合法权益的任务。因此,药品监管人员需要定期、或随机的到药品生产厂家、药店等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在检查中药品监管人员要对药品的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批号、药品通用名称、规格、注意事项、生产厂家等进行逐项查看,这些内容大都印在盒装药的盒子外表,或瓶装药的商标上,药盒相对药瓶来说大些,上面印的字相对来说还勉强可以看见,瓶装药就不同了,有些药瓶本来很小,商标更小,印在在商标上的字小上加小,监管人员凭着正常视力根本看不清楚,尤其是在光线暗淡的室内,看上去模糊不清,影响对药品的正常检查。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放大检查内容字体,不受光线限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瓶装药观察器。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瓶装药观察器由筒体、筒盖、照明灯和放大镜构成。其特征在于:筒体为圆形,筒体的上方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筒盖;筒体内的上部设有照明灯,电源插线穿过筒体与照明等连接,筒体的下部设有调节窗;在筒体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转轴,转轴的上端与托盘的中心连接,手柄穿过调节窗连接在托盘的外沿上,调节窗的上方设有放大镜;另外,筒体的下端还设有支脚。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为瓶装药品的监督检查提供了一种用具,解决了目前监督检查中因检查内容的字体小影响检查的弊端,可广泛用于药品监管部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种瓶装药观察器由筒体1、筒盖2、照明灯4和放大镜3构成,筒体I为圆形,筒体I的上方设有开口 5,开口 5上设有筒盖2 ;筒体I内的上部设有照明灯4,电源插线10穿过筒体I与照明灯4连接,筒体I的下部设有调节窗8 ;在筒体I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转轴7,转轴7的上端与托盘6的中心连接,手柄9穿过调节窗8连接在托盘6的外沿上,调节窗8的上方设有放大镜3 ;另外,筒体I的下端还设有支脚11。
【权利要求】
1.一种瓶装药观察器,由筒体(1)、筒盖(2)、照明灯⑷和放大镜(3)构成,其特征在于:筒体⑴为圆形,筒体⑴的上方设有开口(5),开口(5)上设有筒盖⑵;筒体⑴内的上部设有照明灯⑷,电源插线(10)穿过筒体⑴与照明灯⑷连接,筒体⑴的下部设有调节窗(8);在筒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转轴(7),转轴(7)的上端与托盘(6)的中心连接,手柄(9)穿过调节窗(8)连接在托盘(6)的外沿上,调节窗(8)的上方设有放大镜(3);另外,筒体(1)的下端还设`有支脚(11)。
【文档编号】A61J7/00GK203619917SQ20132076363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刘现荣 申请人:刘现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