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b飞点增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96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Rgb飞点增视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涉及一种RGB飞点增视仪。该RGB飞点增视仪包括遮光罩、左右对称设置的至少2组前端RGB变频光源、若干周边RGB飞点光源、电路控制系统。其通过前端RGB变频光源、周边RGB飞点光源刺激视锥细胞的方式来治疗弱视,可解决目前增视仪治疗弱视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
【专利说明】RGB飞点增视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增视仪。
【背景技术】
[0002]弱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在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如知觉、运动、传导及视中枢等原因未能接受适宜的视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在我国,弱视发病率约为2 — 4%,多为单目艮,亦可双眼。目前普遍应用的弱视治疗方法较多,如遮盖疗法、后像疗法、红色滤光片疗法、药物光学抑制疗法和视刺激疗法等。
[0003]视刺激疗法的原理是:动物和人的视细胞对不同的空间频率有很好的反应,神经元对空间视觉可做灵敏调整,利用不同频率的光线作刺激源来刺激弱视眼以提高视力。目前市面上采用视刺激疗法的增视仪虽可治疗弱视,但治疗效率较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弱视效率高的增视仪。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
[0006]一种RGB飞点增视仪,包括遮光罩、左右对称设置的至少2组前端RGB变频光源、若干周边RGB飞点光源、电路控制系统;所述前端RGB变频光源、周边RGB飞点光源均与电路控制系统相连,前端RGB变频光源、周边RGB飞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均能到达遮光罩内。
[0007]患者配戴所述RGB飞点增视仪后,前端RGB变频光源位于患者眼睛前方,其发出的RGB三基色频谱彩光可激活(唤醒)眼底黄斑中心凹对视力最敏锐的三种视锥细胞,从而提高视力。而周边RGB飞点光源位于患者眼睛四周,其发出的RGB光线可强化刺激中心凹四周的视锥细胞,从而强化增视。
[0008]进一步的,所述遮光罩前侧开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至少2个通光孔,前侧周边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前端RGB变频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通光孔进入遮光罩内;所述周边RGB飞点光源至少部分安装于安装孔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通光孔的数量与前端RGB变频光源的组数相等,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与周边RGB飞点光源的数量相等。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前端RGB变频光源共2组;所述通光孔数量为2。
[0011]进一步的,所述周边RGB飞点光源与安装孔的数量均为5,该5个安装孔分别设于遮光罩前侧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以及中上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RGB飞点增视仪还包括设于遮光罩与前端RGB变频光源之间的背光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RGB飞点增视仪还包括将两组前端RGB变频光源发出光线分隔的聚光架,该聚光架位于背光板的前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RGB飞点增视仪还包括与电路控制系统相连的声音提醒装置、显示RGB飞点增视仪工作状态的显示灯。
[0015]进一步的,所述RGB飞点增视仪还包括固定安装于遮光罩前侧的前罩,所述遮光罩与前罩形成容纳前端RGB变频光源、电路控制系统、背光板、聚光架、声音提醒装置的空间;所述显示灯安装于前罩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RGB飞点增视仪还包括与遮光罩左右两端相连的绑带。
[0017]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8](I)本实用新型治疗患者时,不但可激活(唤醒)眼底黄斑中心凹对视力最敏锐的三种视锥细胞,还可以可强化刺激中心凹四周的视锥细胞,治疗弱视效率高。
[0019](2)本实用新型直接配戴使用,适用于低龄不合作儿童难治性弱视(如先天性白内障、眼球振颤、斜视等)特定增视训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2图1中RGB飞点增视仪去除绑带的后视图。
[0022]图3为图1中如端RGB变频光源、周边RGB飞点光源、电路控制系统的结构不意图。
[0023]标记说明:1_遮光罩,2-前端RGB变频光源,3-周边RGB飞点光源,4-电路控制系统,5-PCB面板,6-通光孔,7-安装孔,8-背光板,9-聚光架,10-声音提醒装置,11-功能按键,12-前罩,13-绑带,14-前罩上体,15-前罩下体,16-遮光罩主体,17-眼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002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RGB飞点增视仪的其中一个实施例。
[0026]参见图1,所述RGB飞点增视仪包括遮光罩1、左右对称设置的2组前端RGB变频光源2、5个周边RGB飞点光源3、电路控制系统4。所述前端RGB变频光源2、周边RGB飞点光源3均与电路控制系统4相连。具体的,所述遮光罩I包括遮光罩主体16以及粘贴于遮光罩I后侧的眼垫17 ;所述电路控制系统4为包含单片机的PCB面板5,所述单片机控制前端RGB变频光源2、周边RGB飞点光源3于设定时间内工作。参见图3,所述2组前端RGB变频光源2左右对称地设置于PCB面板5上。
[0027]参见图1及图2,所述遮光罩I前侧开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2个通光孔6,前侧周边开设有5个安装孔7。所述前端RGB变频光源2位于通光孔6的正前方,前端RGB变频光源2发出的光线通过该通光孔6进入遮光罩I内。所述5个安装孔7分别设于遮光罩I前侧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以及中上部;所述周边RGB飞点光源3后部安装于安装孔7内,其前端位于遮光罩I内侧,周边RGB飞点光源3发出的光线直接进入遮光罩I内。
[0028]患者配戴所述RGB飞点增视仪后,前端RGB变频光源2位于患者眼睛正前方,其发出的RGB三基色频谱彩光可激活(唤醒)眼底黄斑中心凹对视力最敏锐的三种视锥细胞,从而提高视力。而周边RGB飞点光源3位于患者眼睛四周,其发出的RGB光线可强化刺激中心凹四周的视锥细胞而强化增视。[0029]参见图1,所述RGB飞点增视仪还包括设于遮光罩I与前端RGB变频光源2之间的背光板8,将两组前端RGB变频光源2发出光线分隔的聚光架9 ;该聚光架9位于背光板8的前方。所述聚光架9上开设有两窗口,两窗口的边框分别包围两组前端RGB变频光源2,从而将两组前端RGB变频光源2发出光线分隔。
[0030]参见图1,所述RGB飞点增视仪还包括与电路控制系统4相连的声音提醒装置10、显示RGB飞点增视仪工作状态的显示灯(图中未画出)、转换RGB飞点增视仪工作模式的功能按键11。所述单片机内可存储多个训练模式,当患者使用RGB飞点增视仪一个阶段后,所述声音提醒装置10会发出声音,以提醒患者或患者家属对RGB飞点增视仪进行相应的操作。
[0031]参见图1,所述RGB飞点增视仪还包括固定安装于遮光罩I前侧的前罩12,与遮光罩I左右两端相连的绑带13。所述前罩12包括前罩上体14、前罩下体15,两者可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遮光罩I与前罩12形成容纳前端RGB变频光源2、电路控制系统4、背光板
8、聚光架9、声音提醒装置10的空间,可防止粉尘污染所述RGB飞点增视仪的电器元件,同时也使RGB飞点增视仪更美观。所述显示灯安装于前罩12上。
[0032]所述RGB飞点增视仪轻巧、全封闭眼罩式结构,配合自动操作模式,使小孩躺下并睁开眼即可受到增视刺激,并可防止环境干扰或年幼不合作等因素影响疗效。故特别适合年幼或不合作儿童弱视(如先天白内障、眼球振颤,斜视等)增视训练。
[0033]所述RGB飞点增视仪的操作方法为:
[0034](一)训练前,将RGB飞点增视仪戴在眼前并调整松紧带至合适(如为戴镜者,须取下眼镜)。
[0035]1、自动训练模式(常规选用模式)
[0036](I)按I次功能按键11,RGB飞点增视仪5分钟内将依次出现以下变化:前端RGB变频光源2的单一 R或G或B的发光二极管将轮流变频闪烁,随后周边RGB飞点光源3随机闪烁,最后周边RGB飞点光源3左右两边的发光二极管分别闪烁。
[0037](2)患者可以注视前端RGB变频光源2,以及追视周边RGB飞点光源3 ;或者注视正前方,以及用余光感受周边RGB飞点光源3。
[0038]2、手动训练模式(按病情、训练习惯或医生要求选用)
[0039](I)按2次功能按键11 (只有周边RGB飞点光源3工作):追视周边RGB飞点光源3,5分钟音乐响后结束。追视周边RGB飞点光源3可提高眼-脑协调运作的灵敏度,从而提高看书、写字、记忆及计算时的眼-脑反应速度。
[0040](2)按3次功能按键11 (只有前端RGB变频光源2):注视前端RGB变频光源2,5分钟音乐响后结束。注视前端RGB变频光源2可激活(唤醒)眼底黄斑中心凹对视力最敏锐的三种视锥细胞。
[0041](3)按4次功能按键11 (只有周边RGB飞点光源3工作):用左右两侧周边RGB飞点光源3,5分钟音乐响后结束。左右两侧周边RGB飞点光源3可激活右脑图象记忆神经回路而提闻记忆力。
[0042](二)长按功能按键11即关机。
[004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RGB飞点增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遮光罩、左右对称设置的至少2组前端RGB变频光源、若干周边RGB飞点光源、电路控制系统;所述前端RGB变频光源、周边RGB飞点光源均与电路控制系统相连,前端RGB变频光源、周边RGB飞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均能到达遮光罩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GB飞点增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罩前侧开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至少2个通光孔、前侧周边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前端RGB变频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通光孔进入遮光罩内;所述周边RGB飞点光源至少部分安装于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GB飞点增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光孔的数量与前端RGB变频光源的组数相等,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与周边RGB飞点光源的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GB飞点增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RGB变频光源共2组;所述通光孔数量为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GB飞点增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RGB飞点光源与安装孔的数量均为5,该5个安装孔分别设于遮光罩前侧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以及中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GB飞点增视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遮光罩与前端RGB变频光源之间的背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GB飞点增视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两组前端RGB变频光源发出光线分隔的聚光架,该聚光架位于背光板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GB飞点增视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路控制系统相连的声音提醒装置、显示RGB飞点增视仪工作状态的显示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RGB飞点增视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遮光罩前侧的前罩,所述遮光罩与前罩形成容纳前端RGB变频光源、电路控制系统、背光板、聚光架、声音提醒装置的空间;所述显示灯安装于前罩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GB飞点增视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遮光罩左右两端相连的绑带。
【文档编号】A61H5/00GK203634445SQ201320784139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刘东光 申请人:刘东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