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吸引器主体的上端为带手持部的弯曲结构,吸引器主体上设置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的光照方向朝向吸引器主体的下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引器设置了照明装置,能够实现在操作过程中,摆脱手术无影灯的限制,在光线不充分或被遮挡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光源,即可实现照明效果,特别适用于术野小而深的手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引器还提供了固定把手与旋转把手,固定把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操作不方便,较难稳定操作等不足。旋转把手则解决了固定把手方向单一的不足。
【专利说明】—种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引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吸引器没有光源,必须借助手术无影灯,存在光线不充分或被遮挡的不足。而且现有吸引器不设置把手,一般以执笔式握持,手腕及手掌常常影响手术视野,特别是头颈部、口腔、鼻腔等术野较狭小的手术,影响更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照明功能、方便操作的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吸引器主体的上端为带手持部的弯曲结构,吸引器主体上设置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的光照方向朝向吸引器主体的下端。
[0006]作为优选,吸引器主体包括内套管、外套管、牵引芯,内套管套装在外套管内,牵引芯穿设在内套管内;所述的内套管长于外套管,内套管伸出外套管的部位设置有弯曲结构,手持部设置于内套管的上端。
[0007]作为优选,手持部为外径大于内套管外径的鼓形结构。
[0008]作为优选,牵引芯伸出外套管的上端的一端设置有牵引头。
[0009]作为优选,照明装置设置在外套管的端部,所述的外套管为透光管,照明装置的光线出射端正对外套管的端部,光线沿外套管的管壁射出。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旋转把手,所述的旋转把手设置在吸引器主体上,绕吸引器主体进行旋转实现角度调整。
[0011]作为优选,旋转把手包括旋转头、手柄,手柄连接在旋转头上,旋转头转动连接吸引器主体。
[0012]作为优选,吸引器主体四周设置有多个珠槽,旋转头套装在吸引器主体上的珠槽位置,旋转头内表面开有横向的容纳腔,容纳腔中设置有弹簧,弹簧与吸引器主体间夹设有带凸球的卡块。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珠槽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上。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引器设置了照明装置,能够实现在操作过程中,摆脱手术无影灯的限制,在光线不充分或被遮挡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光源,即可实现照明效果,特别适用于术野小而深的手术。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引器还提供了固定把手与旋转把手,固定把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操作不方便,较难稳定操作等不足。旋转把手则解决了固定把手方向单一的不足。【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透视图;
[0020]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1是手持部,2是照明装置,3是内套管,4是外套管,5是牵引芯,6是牵引头,7是旋转把手,8是旋转头,9是手柄,10是珠槽,11是容纳腔,12是弹簧,13是卡块,14是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吸引器主体的上端为带手持部I的弯曲结构,吸引器主体上设置有照明装置2,照明装置2的光照方向朝向吸引器主体的下端。
[0024]吸引器主体包括内套管3、外套管4、牵引芯5,内套管3套装在外套管4内,牵引芯5穿设在内套管3内;所述的内套管3长于外套管4,内套管3伸出外套管4的部位设置有弯曲结构,手持部I设置于内套管3的上端。
[0025]带手持部I的弯曲结构能够实现更好的操作,本实施例中,手持部I为外径大于内套管3外径的鼓形结构。
[0026]为了方便牵引芯5的拉出,牵引芯5伸出外套管4的上端的一端设置有牵引头6。本实施例中,牵引头6为锥台状,锥台侧面设置有台阶,增大抓握的摩擦力,方便操作。
[0027]由于吸引器表面要求光滑,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照明装置2设置在外套管4的端部,所述的外套管4为透光管,照明装置2的光线出射端正对外套管4的端部,光线沿外套管4的管壁射出。透光管能将照明装置2射出的光线进行传导,并由入射端进入,从外套管4的下端射出。避免了照明装置2的引用,而破坏吸引器的实用性,带来新的问题。
[0028]固定把手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操作不便的问题,但固定方向的把手在使用上还是稍显不够人性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引器还包括旋转把手7,所述的旋转把手7设置在吸引器主体上,绕吸引器主体进行旋转实现角度调整。
[0029]如图4所示,旋转把手7包括旋转头8、手柄9,手柄9连接在旋转头8上,旋转头8转动连接吸引器主体。吸引器主体四周设置有多个珠槽10,所述的珠槽10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上。旋转头8套装在吸引器主体上的珠槽10位置,旋转头8内表面开有横向的容纳腔11,容纳腔11中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与吸引器主体间夹设有带凸球的卡块13。
[0030]照明装置2的电池14可设置在吸引器主体上,为了节省空间,也可以将电池14设置在旋转把手7的手柄9内。
[0031]本实施例中,珠槽10开设在内套管3上,位置则设置在外套管4与内套管3的交界位置,旋转头8套装在内套管3上,并紧靠外套管4的端部,以外套管4为支撑点进行固定。在稳定状态下,由于卡块13的凸球卡在珠槽10内,并受弹簧12的压力,使得旋转把手7处于固定状态。当需要转动旋转把手7时,拨动手柄9,旋转头8跟着手柄9进行转动,卡块13在旋转头8的作用力下,卡块13的凸球受珠槽10的挤压向压缩弹簧12的方向运动,弹簧12被卡块13压缩后,卡块13的凸球离开当前珠槽10,随着手柄9继续转动,卡块13的凸球落入下一个珠槽10,弹簧12回复,并作用于卡块13,将卡块13向珠槽10方向施力,旋转把手7重新处于固定状态。
[0032]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吸引器主体的上端为带手持部的弯曲结构,吸引器主体上设置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的光照方向朝向吸引器主体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吸引器主体包括内套管、外套管、牵引芯,内套管套装在外套管内,牵引芯穿设在内套管内;所述的内套管长于外套管,内套管伸出外套管的部位设置有弯曲结构,手持部设置于内套管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手持部为外径大于内套管外径的鼓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牵引芯伸出外套管的上端的一端设置有牵引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照明装置设置在外套管的端部,所述的外套管为透光管,照明装置的光线出射端正对外套管的端部,光线沿外套管的管壁射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把手,所述的旋转把手设置在吸引器主体上,绕吸引器主体进行旋转实现角度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旋转把手包括旋转头、手柄,手柄连接在旋转头上,旋转头转动连接吸引器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吸引器主体四周设置有多个珠槽,旋转头套装在吸引器主体上的珠槽位置,旋转头内表面开有横向的容纳腔,容纳腔中设置有弹簧,弹簧与吸引器主体间夹设有带凸球的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把手及照明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珠槽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上。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577011SQ201320787906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蔡成福 申请人:蔡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