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821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人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及测高装置;底座中内置有测重装置和数据采集模块,底座上表面设有容置槽,邻近容置槽设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测重装置、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均电连接至数据采集模块;支撑杆具有自由端以及与底座相铰接的连接端;测高装置与支撑杆的自由端枢转连接;在收起状态下,支撑杆折叠并收容于容置槽内;在使用状态下,支撑杆绕连接端旋转并展开成与底座上表面垂直设置,测高装置绕自由端旋转成与支撑杆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检测人体的身高、体重及人体成分,结构简单、精巧,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
【专利说明】人体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检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除了传统的测量身高、体重夕卜,近几年来,一种用于检测人体成分的仪器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但现有技术的体检仪器存在如下问题有待解决:体检仪器不仅体积大而笨重,结构复杂,不利于储运,而且功能单一,只能检测某一项参数,如人体的身高、体重等,如果想要更全面测试不同的参数,则需要使用不同的体检仪器,造成体检流程比较复杂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检测装置,能够在检测人体成分的同时可以测量人体的身高和体重。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检测装置,所述人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内置有测重装置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容置槽,邻近所述容置槽设有两个第一电极片和两个第二电极片,所述测重装置、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电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支撑杆,具有自由端以及与所述底座相铰接的连接端;测高装置,与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枢转连接;其中,所述人体检测装置在收起状态下,所述支撑杆折叠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在使用状态下,所述支撑杆绕所述连接端旋转并展开成与所述底座上表面垂直设置,所述测高装置绕所述自由端旋转成与所述支撑杆垂直设置。
[0005]其中,所述人体检测装置还包括握柄,所述底座上设有可拉出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握柄上设有数据接口、两个第三电极片和两个第四电极片,所述第三电极片和所述第四电极片均电连接至所述数据接口,在使用状态下,所述数据线从所述底座拉出并与所述数据接口电连接。
[0006]其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托架,在收起状态下,所述握柄搁置于所述托架上。
[0007]其中,所述测高装置具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从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或外部沿所述支撑杆延伸至所述底座并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0008]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多节相互铰接的连接件,在收起状态下,相邻的两节连接件折叠收拢。
[0009]其中,所述连接件通过链扣或铰链铰接。
[0010]其中,所述连接件为框体结构,在所述连接件中部形成有收容空间,相邻的两节连接件折叠收拢后,其中一节连接件收容于另一节连接件的收容空间。
[0011]其中,所述连接件为板体结构,相邻的两节连接件折叠收拢后相互层叠。
[0012]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多节相互嵌套连接的空心杆体,在收起状态下,相邻的两节空心杆体中的一节空心杆体插入在另一节空心杆体中。[0013]其中,所述握柄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数据终端的卡槽,所述数据终端插入所述卡槽后与所述数据接口连接。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收起状态下体积小,便于存放和运输,除了可以测量人体成分外,还可以同时测量人体的身高和体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下的主视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人体检测装置的收起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的支撑杆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的支撑杆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流程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的握柄连接的数据终端一实施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下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人体检测装置的收起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该人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及测高装置3。
[0024]支撑杆2的连接端与底座I相铰接,相对连接端的自由端与测高装置3可枢转连接。测高装置3为非接触式测量器,可以为激光测量器、超声波测量器或影像测量器等。
[0025]底座I上表面设置有容置槽12,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容置槽12设置在底座I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当然,容置槽12的位置也可在偏向底座I上表面任一侧边进行设置,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在邻近容置槽12两侧设有两个第一电极片14和两个第二电极片13,优选地,第一电极片形状与人体前脚掌形状相适配,第二电极片的形状与人体后脚跟形状相适配,电极片的形状和位置根据正常人脚的尺寸进行偏大面积的设置,保证电极片的位置适用于多数的用户。当然,电极片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圆形等其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如果容置槽12的位置在偏向底座I上表面任一侧边,那么两个第一电极片14和两个第一电极片13设于容置槽12的同一侧。
[0026]底座I内置有测重装置和数据采集模块,测重装置可以是一个压力感应器或者是多个感应器的组合体,测重装置、第一电极片14和第二电极片13均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0027]本实施例的人体检测装置具有收起状态和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在收起状态下,支撑杆2折叠并收容于容置槽12内,容置槽12的尺寸与折叠后的支撑杆2尺寸相适应。进一步,测高装置3也可在支撑杆2折叠后随支撑杆2 —同收容于容置槽12内,容置槽12的尺寸与测高装置的尺寸相适应。
[0028]如图1所示,在使用状态下,支撑杆2绕连接端旋转并展开成与底座I上表面垂直设置,测高装置3绕自由端旋转成与支撑杆2垂直设置。
[0029]可选地,测高装置3还具有信号线(图未示),信号线从支撑杆2的内部或外部沿支撑杆2延伸至底座I并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用以将测高信号发送到数据采集模块。
[0030]可选地,人体检测装置还包括握柄4,底座I上还设有可拉出的数据线5,数据线5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握柄4上设有数据接口(图未示)、两个第三电极片43和两个第四电极片42,第三电极片43和第四电极片42均电连接至数据接口。在使用状态下,数据线5从底座I拉出并与数据接口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5可以为弹簧线或者数据线5可以利用弹簧发条的弹力进行收卷,其在收起状态下收缩在底座I内部。在其它实施例中,数据线5还可卷放在底座I中。进一步,可选地,底座I上设有托架11,在收起状态下,握柄4搁置在托架11上,优选地,托架11呈一弯折钩状设置在底座I的侧边。
[0031 ] 握柄4可以呈棒状,中间设有用于放置数据终端6的卡槽41,数据终端6插入到卡槽41后与数据接口连接。两个第三电极片43和两个第四电极片42可设于卡槽41两侧,并且第三电极片43可与人体手掌形状相适配,第四电极片42可与拇指形状相适配。
[0032]可选地,底座I还包括打印接口,可以与打印设备连接,用户体检完成后,可通过打印设备打印出检测报告。另外,底座I还可以内置无线通信模块(图未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终端6进行数据交互,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采用蓝牙等无线网路连接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范围内,不再一一列举。
[0033]用户在使用该人体检测装置时,需光脚站在底座I上,此时,通过向人体发送不同频率的电流,进而测量出人体电阻。
[0034]本实施例的人体检测装置可以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和人体成分,功能全面,并且结构简单,在收起状态下体积小,便于存放和运输。
[0035]请结合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的支撑杆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包括多节相互铰接的连接件,具体连接结构可以为链扣或铰链,在收起状态下,相邻连接件21和22折叠收拢后相互层叠,折叠后的支撑杆2的长度和宽度与任一连接件相同,厚度为所有连接件厚度叠加之和。可选地,连接件上设置有限位突出部24,限位突出部24用于使用状态下的各连接件限制在竖直位置。
[0036]在支撑杆2的一种应用实例中,连接件为框体结构,在连接件中部形成有收容空间,相邻的两节连接件折叠收拢后,其中一节连接件收容于另一节连接件的收容空间中。具体地,各连接件为等长的链框,链框的截面呈“匚”型,形成一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的宽度与长度由支撑杆2的自由端至连接端依次递增,折叠后的支撑杆2位于上方的链框收容在其下方的链框的收容空间内,折叠后的支撑杆2的尺寸为最下方的链框尺寸。
[0037]在支撑杆2的另一种应用实例中,连接件为板体结构,相邻的两节连接件折叠收拢后相互层叠。
[0038]图4是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的支撑杆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包括多节相互嵌套连接的等长且截面形状相同的空心杆体,空心杆体的直径由自由端至连接端依次递增,在收起状态下,位于上方的空心杆体插入在其下方的空心杆体中,如图4所示,相邻两节空心杆体25和26中的空心杆体25插入到其下方的空心杆体26中,折叠后支撑杆2的尺寸为最下方的空心杆体的尺寸。
[0039]以上实施例的支撑杆结构简单,使折叠后的人体检测装置体积轻巧。
[0040]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流程图;其中,数据采集模块15包括:测高单元151、测重单元152、人体成分检测单元153及微处理单元154,测高单元151、测重单元152及人体成分检测单元153分别接收测高装置信号、测重装置信号及电极片信号,对信号预处理后将信号输入到微处理单元154进一步处理,微处理单元154通过数据接口将数据传输给外部的数据终端6做进一步的分析以及显示,同时,微处理单元154还可以通过打印接口将信号传输给打印机,打印检测报告。数据终端6可以为手机。
[0041]图6为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用户在使用人体检测装置时,首先进行步骤S601,准备动作,包括打开人体检测装置开关等;步骤S602测量体重、S603测量身高及S604测量人体成分可同时进行也可分步进行,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在这里不做测量顺序的限定,步骤S605,数据处理,即分别将各步骤的测量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处理;步骤S606,检测过程结束。
[0042]图7为本实用新型人体检测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外部的数据终端工作流程图;步骤S701,准备动作,包括将数据终端6通过数据接口或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到人体检测装置;步骤S702,接收数据,接收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信号;步骤S703,处理数据;步骤S704,显示,将处理数据的结果显示出来,显示的方式可以为演示动画或语音播报等;步骤S705,生成检测报告,结合用户事先在数据终端6上输入的的年龄、性别、身高等信息给出检测报告,其中,检测报告可以包括人体体质评价以及多种改善处方。用户可以根据给出的检测报告合理膳食、运动来改善体质,同时将不同阶段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给出表格或图表,使用户掌握自己的体质变化情况,产生持续性的激励;步骤S706,存储数据,将步骤S703中的数据处理结果和步骤S705中生成的检测报告存储,用于以后记录对比查看;步骤S707,结束。
[0043]本实用新型结构轻便,操作简单,测量的人体成分准确,同时可以测量身高及体重参数,即可以作为医疗器械,又适用于普通家庭使用,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检测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中内置有测重装置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容置槽,邻近所述容置槽设有两个第一电极片和两个第二电极片,所述测重装置、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电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支撑杆,具有自由端以及与所述底座相铰接的连接端; 测高装置,与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枢转连接; 其中,所述人体检测装置在收起状态下,所述支撑杆折叠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在使用状态下,所述支撑杆绕所述连接端旋转并展开成与所述底座上表面垂直设置,所述测高装置绕所述自由端旋转成与所述支撑杆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检测装置还包括握柄,所述底座上设有可拉出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握柄上设有数据接口、两个第三电极片和两个第四电极片,所述第三电极片和所述第四电极片均电连接至所述数据接口,在使用状态下,所述数据线从所述底座拉出并与所述数据接口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托架,在收起状态下,所述握柄搁置于所述托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高装置具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从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或外部沿所述支撑杆延伸至所述底座并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多节相互铰接的连接件,在收起状态下,相邻的两节连接件折叠收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链扣或铰链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框体结构,在所述连接件中部形成有收容空间,相邻的两节连接件折叠收拢后,其中一节连接件收容于另一节连接件的收容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板体结构,相邻的两节连接件折叠收拢后相互层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多节相互嵌套连接的空心杆体,在收起状态下,相邻的两节空心杆体中的一节空心杆体插入在另一节空心杆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数据终端的卡槽,所述数据终端插入所述卡槽后与所述数据接口连接。
【文档编号】A61B8/00GK203693599SQ20132079453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曾鑫煌, 张啸远 申请人:深圳市恒百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