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气氧气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24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气氧气面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漏气氧气面罩,包括罩杯、连接在罩杯上的连接管以及进气管,所述连接管与进气管的连接部设置有防漏气机构,所述防漏气机构包括连接管上设置的凹环和进气管上设置的凸环,所述凹环可卡入凸环整体形成防漏气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气氧气面罩,在罩杯与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了防漏机构,从而避免了氧气面罩在临床上使用时漏气所造成的病患供氧浓度不足,严重时会造成医疗事故的问题,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不会对病患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气氧气面罩,还在罩杯上设置防尘机构,避免外界粉尘进入患者呼吸道,更好的稳定病人的病情。
【专利说明】 一种防漏气氧气面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漏气氧气面罩。
【背景技术】
[0002]氧气是人体生存的必要条件,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需自然的呼吸空气,并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新陈代谢,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患病或是氧气稀少的环境中,人体需要使用专用设备吸氧,特别是对一些急救或是重病的患者,供养安全对其特别重要,然而根据人体机能的需要,患者所需氧气的浓度是一定的,因此根据不同的病情及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吸氧浓度在医疗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的输氧设备比如一些氧气面罩在输氧管进氧的接头大都存在漏气的风险,临床应用时一旦漏气便会使进入病患者身体的氧气浓度比设置的要低,严重时会造成医疗事故,给患者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另外,由于病患对吸入内体的气体质量要求过高,但是现有氧气面罩上设置的通气孔在患者呼吸的时候很容易进入粉尘,对病患的呼吸道造成伤害,从而加重病患的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气氧气面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氧设备比如一些氧气面罩在输氧管进氧的接头大都存在漏气的风险,临床应用时一旦漏气便会使进入病患者身体的氧气浓度比设置的要低,严重时会造成医疗事故,给患者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的技术性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防漏气氧气面罩,包括罩杯、连接在罩杯上的连接管以及进气管,所述连接管与进气管的连接部设置有防漏气机构,所述防漏气机构包括连接管上设置的凹环和进气管上设置的凸环,所述凹环可卡入凸环整体形成防漏气机构。
[0006]优选地,所述凹环与凸环的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以及第三侧壁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为凹环底面和凸环的顶面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面为凹环顶面与凸环底面接触部,所述第三侧壁接触面为凸环内侧面与凹环外侧面接触部。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密封圈,所述第二接触面设置卡合装置。
[0008]优选地,所述卡合装置为设置在凹环顶面的凹槽与设置在凸环底面的卡扣,所述卡扣可卡设在凹槽内。
[0009]优选地,所述罩杯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连接在罩杯侧面的防尘杆,所述防尘杆四周设有圆状通气孔区,所述通气孔区凹进罩杯侧面,所述通气孔区设置若干通气孔,所述防尘杆的内侧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大小匹配于通气孔区。
[0010]优选地,所述防尘机构对称设置在罩杯外侧的两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气氧气面罩,在罩杯与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了防漏机构,从而避免了氧气面罩在临床上使用时漏气所造成的病患供氧浓度不足,严重时会造成医疗事故的问题,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不会对病患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0013]2、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气氧气面罩,还在罩杯上设置防尘机构,避免外界粉尘进入患者呼吸道,更好的稳定病人的病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漏气氧气面罩的连接管和进气管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漏气氧气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照附图1-2,一种防漏气氧气面罩,包括罩杯1、连接在罩杯I上的连接管2以及进气管3,所述连接管2与进气管3的连接部设置有防漏气机构,所述防漏气机构包括连接管2上设置的凹环21和进气管3上设置的凸环31,所述凹环21可卡入凸环31整体形成防漏气机构;所述凹环21与凸环31的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面4、第二接触面5以及第三侧壁接触面6,所述第一接触面4为凹环21底面和凸环31的顶面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面5为凹环21顶面与凸环31底面接触部,所述第三侧壁接触面6为凸环31内侧面与凹环21外侧面接触部,所述凸环31内侧面与凹环21外侧面接触部可活动旋转;所述第一接触面4设置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夹设在凹环21底面和凸环31的顶面中间,所述第二接触面5设置卡合装置;所述卡合装置为设置在凹环21顶面的凹槽211与设置在凸环31底面的卡扣311,所述卡扣311可卡设在凹槽211内;所述罩杯I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连接在罩杯I侧面的防尘杆8,所述防尘杆8四周设有圆状通气孔区9,所述通气孔区9凹进罩杯I侧面,所述通气孔区9设置若干通气孔10,所述防尘杆8的内侧端设有挡片11,所述挡片11大小匹配于通气孔区9 ;所述防尘机构对称设置在罩杯I外侧的两侧,病患吸气时,一定氧气浓度的气体从进气管3进入罩杯I,从而进入人体,由于吸力,设置在罩杯I外侧的挡片11便会卡合通气孔10,使得外界含有粉尘的气体不会进入罩杯1,当病患呼气时,气体便会吹动挡片11,呼出去的气体可从通气孔10排除,从而防止了病患在吸气的时候粉尘的进入。
[001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气氧气面罩,在罩杯与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了防漏机构,从而避免了氧气面罩在临床上使用时漏气所造成的病患供氧浓度不足,严重时会造成医疗事故的问题,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不会对病患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气氧气面罩,还在罩杯上设置防尘机构,避免外界粉尘进入患者呼吸道,更好的稳定病人的病情。[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漏气氧气面罩,包括罩杯、连接在罩杯上的连接管以及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进气管的连接部设置有防漏气机构,所述防漏气机构包括连接管上设置的凹环和进气管上设置的凸环,所述凹环可卡入凸环整体形成防漏气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氧气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环与凸环的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以及第三侧壁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为凹环底面和凸环的顶面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面为凹环顶面与凸环底面接触部,所述第三侧壁接触面为凸环内侧面与凹环外侧面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气氧气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密封圈,所述第二接触面设置卡合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气氧气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为设置在凹环顶面的凹槽与设置在凸环底面的卡扣,所述卡扣可卡设在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氧气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连接在罩杯侧面的防尘杆,所述防尘杆四周设有圆状通气孔区,所述通气孔区凹进罩杯侧面,所述通气孔区设置若干通气孔,所述防尘杆的内侧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大小匹配于通气孔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漏气氧气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对称设置在罩杯外侧的两侧。
【文档编号】A61M16/06GK203634610SQ201320835056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章国泉, 徐玮, 梁思聪 申请人:杭州超德斯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