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36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针贴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留置针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眼贴(1),包芯丝膜(2),包芯丝膜(2)外周设置的胶布(3);所述胶布(3)的粘贴面设置有与留置针贴膜等大的防粘纸(4);所述针眼贴(1)设置在包芯丝膜(2)上,位于包芯丝膜(2)和防粘纸之间;所述留置针贴膜与防粘纸之间的边缘处设置有隔纸(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透气性好、弹性好、不会下压针管、舒适感佳等。
【专利说明】一种留置针贴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留置针贴膜。
【背景技术】
[0002]如今为了减轻穿刺痛苦,留置针的使用在临床已得到推广。护理人员使用的留置针贴膜,如美国3M公司生产的型号6cmX7cm的留置针透明贴膜等均是整个贴膜除了针眼处均有粘贴性,贴膜不透气。儿科,小孩的皮肤娇嫩,3^5天撕去贴膜时,对皮肤有一定损害。如今贴膜强调粘贴性,贴膜弹性较差,紧贴贴膜时会使针管下压,拔留置针后,尤其是小儿,更易沿针管出现一条红痕,临床上经常有小孩家长对此不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留置针贴膜,
[0004]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留置针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眼贴(I),包芯丝膜(2),包芯丝膜(2)外周设置的胶布(3);所述胶布(3)的粘贴面设置有与留置针贴膜等大的防粘纸(4);所述针眼贴(I)设置在包芯丝膜(2)上,位于包芯丝膜(2)和防粘纸之间。
[0006]作为优选项:
[0007]所述留置针贴膜与防粘纸之间的边缘处设置有隔纸(5)。
[0008]所述留置针贴膜相对两侧与防粘纸之间边缘处设置有隔纸(5)。
[0009]所述胶布(3)选择现有的的透气、透明的医用材料。
[0010]包芯丝是市场上较流行的丝袜原料,是指用尼龙丝包覆或卷绕在氨纶丝上形成的氨纶包芯丝,除具有尼龙丝柔软的特性,还具有氨纶高弹性的优点。包芯丝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弹性也非常优良,完全克服了尼龙丝和水晶丝的缺陷,手感细腻滑爽。
[0011 ] 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设置不同规格留置针贴膜。
[0012]使用时,揭去防粘纸,将针眼贴对着针眼处,然后双手轻压贴膜使其均匀的与皮肤接触。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透气性好;弹性好,不会下压针管;舒适感佳
坐寸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I—针眼贴;2—包芯丝膜;3—胶布;4—防粘纸;5——隔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一种留置针贴膜,包括针眼贴(1),包芯丝膜(2),包芯丝膜(2)外周设置的胶布(3);所述胶布(3)的粘贴面设置有与留置针贴膜等大的防粘纸(4);所述针眼贴(I)设置在包芯丝膜(2)上,位于包芯丝膜(2)和防粘纸之间。
[0018]所述留置针贴膜与防粘纸之间的边缘处设置有隔纸(5)。
[0019]所述留置针贴膜相对两侧与防粘纸之间边缘处设置有隔纸(5)。
[0020]所述胶布(3)选择现有的的透气、透明的医用材料。
[0021]以成人用6cmX 7cm留置针贴膜为例,此实用新型留置针贴膜长7厘米,宽6厘米,在此贴膜中心有长I厘米,宽I厘米的针眼贴,针眼贴(I)设置在包芯丝膜(2)上,针眼贴上、下端外2厘米,左右端外3厘米为包芯丝材料,包芯丝材料外端为透气透明粘贴材料。
[0022]贴膜未使用时与防粘纸相连,防粘纸大小同留置针贴膜,留置针贴膜与防粘纸之间边缘处设置有隔纸(5)。隔纸起到方便揭撕贴膜,快速利用贴膜的目的。上述隔纸长6厘米,宽0.8^1厘米,隔纸宽边前0.5厘米与贴膜相连,后0.3^0.5厘米向下反折
[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透气性好;弹性好,不会下压针管;舒适感佳
坐寸ο
[0024]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留置针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眼贴(I),包芯丝膜(2),包芯丝膜(2)外周设置的胶布(3);所述胶布(3)的粘贴面设置有与留置针贴膜等大的防粘纸(4);所述针眼贴(I)设置在包芯丝膜(2)上,位于包芯丝膜(2)和防粘纸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贴膜与防粘纸之间的边缘处设置有隔纸(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贴膜相对两侧与防粘纸之间边缘处设置有隔纸(5)。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3647793SQ20132084041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代雅琪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