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952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属于医用仪器领域。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包括前后两侧设置有开口的箱体、可拆卸的前箱盖、可拆卸的后箱盖和可旋转托盘,前箱盖与后箱盖分别设置在箱体前后两侧的开口上,可旋转托盘设置在箱体内部,且可旋转托盘与箱体轴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后两侧带有开口的箱体、前箱盖、后箱盖和可旋转托盘,将可旋转托盘设置在箱体内部,可实现内窥镜系统的整体运输,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去拆卸、包装内窥镜系统的各个部分,运输十分方便,同时不需要耗费包装物,避免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也不再需要专门的空间去存放以及专门的人员去管理包装物,从根本上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专利说明】—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医疗业的快速发展,内窥镜系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手术、医疗检查中,内窥镜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医疗跟踪系统,内窥镜系统可以全程跟踪手术的进程,确保手术过程中更准确的避开血管和神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目前内窥镜系统大多包括冷光源摄像装置、监视器和电脑主机等部件,这些部件均为较为昂贵的精密设备。在医院中,通常是将内窥镜系统的各个部件均固定安装在一个仪器车上,在需要使用内窥镜系统时,直接将仪器车推到手术室或病房。由于内窥镜系统通常只在医院的固定科室使用,移动范围很小,所以普通的仪器车就可以满足内窥镜系统在医院内小范围的移动。但是随着医疗事业发展,医院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的活动越来越多,所以如何对内窥镜系统进行安全的远距离的运输就成了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0003]目前,对内窥镜系统进行远距离运输时,需要将冷光源摄像装置、监视器和电脑主机等部件从仪器车上分别拆卸下来,分别进行包装,并连同仪器车一同运输到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需要将冷光源摄像装置、监视器和电脑主机的包装拆开并重新安装到仪器车上进行使用。
[0004]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0005]由于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针对内窥镜系统整体进行移动运输的装置,使得内窥镜系统在进行运输时,只能将内窥镜系统的冷光源摄像装置、监视器和电脑主机等部件均拆卸开,进行分别包装并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并且由于内窥镜系统包括的部件较多,运输时占用的空间较大,导致运输不方便;同时冷光源摄像装置、监视器和电脑主机等部件在进行包装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纸箱泡沫的包装物,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需专门的空间存放保存以及专门的人员去管理这些包装物,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缺乏专门针对内窥镜系统整体进行移动运输的装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包括前后两侧设置有开口的箱体、可拆卸的前箱盖、可拆卸的后箱盖和可旋转托盘,所述前箱盖与所述后箱盖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前后两侧的开口上,所述可旋转托盘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且所述可旋转托盘与所述箱体轴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箱底、两个侧壁和箱顶,两个所述侧壁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箱底的两端,所述箱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的上端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两个连接结构,两个所述连接结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上,每个所述侧壁上均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T型槽,且每条T型槽均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每个所述连接结构与对应的侧壁均通过所述侧壁上的两条所述T型槽滑动连接,所述可旋转托盘的两端均设置有旋转轴,两端的所述旋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滑动螺母和带有半圆槽的固定板,同一个侧壁上的每条所述T型槽中均设置有一个滑动螺母,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同一个侧壁上的两个所述滑动螺母连接,每个所述旋转轴均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半圆槽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监视器支架,所述监视器支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抽拉托盘,所述抽拉托盘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储物箱,所述储物箱设置在所述箱底上,且所述储物箱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0014]作为优选,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外接支架,所述外接支架设置在所述箱体外部,且所述外接支架的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外接支架的另一端通过支架腿放置在地面上。
[0015]作为优选,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脚轮,所述脚轮设置有至少四个,且所述脚轮均位于所述箱体下方。
[0016]作为优选,所述箱底与所述前箱盖上均设置有储物格。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后两侧带有开口的箱体、前箱盖、后箱盖和可旋转托盘,将可旋转托盘设置在箱体内部,将电脑主机和冷光源摄像装置均设置在可旋转托盘上,且分别位于可旋转托盘的两侧,日常使用时,将前箱盖与后箱盖取下,通过可旋转托盘的转动,使电脑主机和冷光源摄像装置一同转动到水平的工作状态,将监视器安装在箱体上方,即可工作;当需要进行远距离移动时,通过可旋转托盘的转动,使电脑主机和冷光源摄像装置一同转动到竖直状态,将监视器卸下放置在箱体内部,然后安装上前箱盖和后箱盖,组成一个密闭的箱体,即可进行整体运输,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去拆卸、包装内窥镜系统的各个部分,运输十分方便,同时不需要耗费包装物,避免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也不再需要专门的空间去存放以及专门的人员去管理包装物,从根本上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侧壁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I箱底,2侧壁,3前箱盖,4后箱盖,5箱顶,6可旋转托盘,7滑动螺母,8固定板,9旋转轴,10监视器支架,11抽拉托盘,12储物箱,13外接支架,14脚轮,15储物格,16T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包括前后两侧设置有开口的箱体、可拆卸的前箱盖3、可拆卸的后箱盖4和可旋转托盘6,所述前箱盖3与所述后箱盖4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前后两侧的开口上,所述可旋转托盘6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且所述可旋转托盘6与所述箱体连接,其中可旋转托盘6通过旋转轴9与箱体内部连接,使得可旋转托盘6可在箱体内旋转。
[00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前箱盖3和后箱盖4取下,将冷光源摄像装置固定安装在可旋转托盘6的上方,将电脑主机固定安装在可旋转托盘6的下方,使冷光源摄像装置和电脑主机可以随可旋转托盘6进行旋转。在医院内进行正常的日常使用时,将可旋转托盘6设置为水平方向,使得冷光源摄像装置与电脑主机随可旋转托盘6共同处于水平方向,然后将监视器安装在箱体上方,并连接上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外接设备即可,在不需要远距离移动时可使冷光源摄像装置、电脑主机、监视器等部件长时间保持上述状态;在内窥镜系统需要进行远距离移动时,也无需将冷光源摄像装置和电脑主机从可旋转托盘6上拆卸下来,只需旋转可旋转托盘6,使冷光源摄像装置和电脑主机随旋转托盘一同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将监视器从箱体上方拆下来,放在箱体内部,然后将前箱盖3与后箱盖4安装上,然后直接移动整个箱体即可将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移动,同时,箱体内部还有部分剩余空间,可以放置一些连接线以及鼠标、键盘等外接装置。
[002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后两侧带有开口的箱体、前箱盖3、后箱盖4和可旋转托盘6,将可旋转托盘6设置在箱体内部,将电脑主机和冷光源摄像装置均设置在可旋转托盘6上,且电脑主机和冷光源摄像装置分别位于可旋转托盘6的两侧,当内窥镜系统为日常使用的工作状态时,将前箱盖3与后箱盖4取下,将可旋转托盘6转动到水平状态,使电脑主机和冷光源摄像装置随可旋转托盘6 —同转动到水平状态,将监视器安装在箱体上方,当内窥镜系统需要进行远距离移动时,将可旋转托盘6转动到竖直状态,使电脑主机和冷光源摄像装置随可旋转托盘6 —同转动到竖直状态,将监视器从箱体上方卸下放置在箱体内部,然后安装上前箱盖3和后箱盖4,组成一个密闭的箱体,可实现内窥镜系统的整体运输,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去拆卸、包装内窥镜系统的各个部分,运输十分方便,同时不需要耗费包装物,避免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也不再需要专门的空间去存放以及专门的人员去管理包装物,从根本上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003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所述箱体包括箱底1、两个侧壁2、和箱顶5,两个所述侧壁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箱底I的两端,所述箱顶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2的上端连接,所述前箱盖3与所述后箱盖4分别设置在所述箱底I的前后两侧,且所述前箱盖3、所述后箱盖4均与两个所述侧壁2、所述箱顶5连接,使得箱底1、两个侧壁2、箱顶5、前箱盖3和后箱盖4这几部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密闭的箱体,而所述可旋转托盘6设置箱体的内部,所述可旋转托盘6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2之间,并且所述可旋转托盘6的两端分别于两个所述侧壁2连接。
[0031]使用时,将前箱盖3和后箱盖4取下,将冷光源摄像装置固定安装在可旋转托盘6的上方,将电脑主机固定安装在可旋转托盘6的下方,使冷光源摄像装置和电脑主机可以随可旋转托盘6进行旋转。在医院内进行正常的日常使用时,将可旋转托盘6设置为水平方向,使得冷光源摄像装置与电脑主机随可旋转托盘6共同处于水平方向,然后将监视器安装在箱顶5上,并连接上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外接设备即可,在不需要远距离移动时可使冷光源摄像装置、电脑主机、监视器等部件长时间保持上述状态;在内窥镜系统需要进行远距离移动时,也无需将冷光源摄像装置和电脑主机从可旋转托盘6上拆卸下来,只需旋转可旋转托盘6,使冷光源摄像装置和电脑主机随旋转托盘一同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将监视器从箱顶5上拆下来,放在两个侧壁2之间的箱底I上,然后将前箱盖3与后箱盖4安装上,然后直接移动整个箱体即可将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移动,同时,箱体内部还有部分剩余空间,可以放置一些连接线以及鼠标、键盘等外接装置。
[003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两个连接结构,两个所述连接结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2上,每个所述侧壁2上均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T型槽16,且每条T型槽16均位于所述侧壁2的内侧,每个所述连接结构与对应的侧壁2均通过所述侧壁2上的两条所述T型槽16滑动连接,所述可旋转托盘6的两端均设置有旋转轴9,两端的所述旋转轴9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0033]更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动螺母7、两个带有半圆槽的固定板8和旋转轴9,每条所述T型槽16中均设置有一个滑动螺母7,两个所述固定板8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2上,且每个所述固定板8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侧壁2上的两个所述滑动螺母7连接,所述旋转轴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旋转轴9分别位于所述可旋转托盘6的两端,且两个旋转轴9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8的半圆槽中。
[0034]其中,每个所述固定板8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螺母7连接,将螺栓与滑动螺母7拧的较松时,固定板8可以通过滑动螺母7沿T型槽16上下滑动,螺栓与滑动螺母7拧紧时,可以将固定板8固定,使固定板8无法上下滑动。固定板8的两端通过螺栓与滑动螺母7连接,固定板8的中部向箱体内部凸起,使固定板8中部与侧壁2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在所述可旋转托盘6的两端的中间均设置有一个旋转轴9,在使用时所述旋转轴9分别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8的半圆槽中,且旋转轴9远离可旋转托盘6的端部位于固定板8与侧壁2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使得可旋转托盘6以旋转轴9为轴线进行旋转。
[0035]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板8相同的一端各设置有一个定位块和一个定位螺栓,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螺栓共同用于保证可旋转托盘6处于水平状态,当内窥镜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将可旋转托盘6旋转至水平状态与定位块接触,然后将定位螺栓从定位块上的螺孔拧进去,将可旋转托盘6的一端固定在定位螺栓和定位块之间,使可旋转托盘6无法旋转,只能保持水平状态,当内窥镜系统需要进行远距离运输时,将定位螺栓拧下,即可对可旋转托盘6进行旋转。
[0036]同时,在可旋转托盘6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压条,在可旋转托盘6的每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压条,电脑主机与冷光源摄像装置均通过固定压条固定在可旋转托盘6的两侦牝安装电脑主机时,其中一个固定压条靠近电脑主机的正面,另一个固定压条靠近电脑主机的背面,其中,在靠近电脑主机背面处设置的固定压条上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凸起分别位于电脑主机靠近所述侧壁2的两侧,每个凸起上均设置有一个螺孔,与此同时,在固定板8下方的侧壁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母,当内窥镜系统需要进行远距离运输时,将可旋转托盘6连同电脑主机和冷光源摄像装置一同旋转至竖直方向,使每个凸起上的螺孔均与一个螺母对准,然后用螺栓将凸起与螺母固定,使可旋转托盘6保持在竖直状态。
[0037]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监视器支架10,所述监视器支架10设置在所述箱顶5上,箱顶5上设置有一个螺纹孔,监视器支架10下方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将监视器支架10下方的外螺纹拧入箱顶5上的螺纹孔,将监视器支架10固定,监视器支架10可以包括一根竖直的支撑杆将监视器直接固定在支撑杆上方,监视器支架10也可以是一根竖直的支撑杆和一根横杆共同组成,其中支撑杆固定在箱顶5上方,横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杆上,另一端用于固定监视器,与此同时,横杆可以带动监视器围绕支撑杆旋转。
[0038]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抽拉托盘11,所述抽拉托盘11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2之间,且所述抽拉托盘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2连接,所述侧壁2上方设置有抽拉轨道使得抽拉托盘11可以从轨道中拉出,或推进轨道,在抽拉托盘11上可以防止键盘、鼠标等小型外接装置。
[0039]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储物箱12,所述储物箱12设置在所述箱底I上,且所述储物箱12位于两个所述侧壁2之间,储物箱12上设置有多个格子,每个格子中均可以用于存放,在内窥镜系统进行远距离运输时,将监视器与监视器支架10均从箱顶5上拆卸下来,然后将监视器支架10放入储物箱12中,还可以将脚轮14卸下也放入储物箱12中,同时储物箱12中还可以放置电源线、信号线等连接线。
[004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外接支架13,所述外接支架13的一端与所述箱底I连接,所述外接支架13的另一端通过支架腿放置在地面上,所述外接支架13上可以防止外接打印机或其他设备。
[0041]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脚轮14,所述脚轮14设置有至少四个,且所述脚轮14均位于所述箱底I下方,通过设置脚轮14可以使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在正常使用时可通过推动本实用新型将内窥镜系统移动到需要的地方。
[0042]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箱底I与所述前箱盖3上均设置有储物格15,其中箱底I中的储物格15用于存放监视器,前箱盖3与后箱盖4中的储物格15可以放置键盘、内窥镜等装置。
[0043]其中本实用新型在前箱盖3、后箱盖4箱底I中均设置有缓冲材料用于保护内窥镜系统的各个部件,所述缓冲材料大多为泡沫垫。
[0044]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经过简单操作即可将内窥镜系统组装为工作状态和包装为运输状态,减少了包装时间和运输空间,使得在包装运输时,体积大大缩小,节省了运输费用和人力。特别适合于医院外出随诊、流动检查等医疗活动。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包括前后两侧设置有开口的箱体、可拆卸的前箱盖、可拆卸的后箱盖和可旋转托盘,所述前箱盖与所述后箱盖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前后两侧的开口上,所述可旋转托盘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且所述可旋转托盘与所述箱体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箱底、两个侧壁和箱顶,两个所述侧壁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箱底的两端,所述箱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的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两个连接结构,两个所述连接结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上,每个所述侧壁上均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T型槽,且每条T型槽均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每个所述连接结构与对应的侧壁均通过所述侧壁上的两条所述T型槽滑动连接,所述可旋转托盘的两端均设置有旋转轴,两端的所述旋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滑动螺母和带有半圆槽的固定板,同一个侧壁上的每条所述T型槽中均设置有一个滑动螺母,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同一个侧壁上的两个所述滑动螺母连接,每个所述旋转轴均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半圆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监视器支架,所述监视器支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抽拉托盘,所述抽拉托盘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储物箱,所述储物箱设置在所述箱底上,且所述储物箱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外接支架,所述外接支架设置在所述箱体外部,且所述外接支架的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外接支架的另一端通过支架腿放置在地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还包括脚轮,所述脚轮设置有至少四个,且所述脚轮均位于所述箱体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系统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底与所述前箱盖上均设置有储物格。
【文档编号】A61B19/02GK203647485SQ20132084897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曾宪龙, 李富强 申请人:北京博莱德光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