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助便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医用助便器,包括便盆和方形垫板,垫板上设有与便盆相对应的凹槽,便盆开口朝向凹槽地安装在垫板下并与凹槽周边的垫板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便盆前端设有排泄管,排泄管与纳污袋相连接,垫板下端面的四角上分别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伸缩轴垂直向下并套有脚垫,液压油缸经导管与液压源相连接,导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处于侧身位置,再将带弧形的侧板插入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的身体下,然后将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和垫板一起旋转使垫板由两排侧板支撑,再通过液压油缸升起垫板供患者大便使用,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专利说明】医用助便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护理器具,特别是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用助便器。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瘫痪病人、重症患者及手术后患者的大小便是不能自理的,需要陪护人员协助才能完成,现有的助便装置很多,其中最简单的一种的医用便盆,其设有偏平的盆体,盆体上端面设有椭圆形开口,盆体的一侧设有手柄,使用时需将瘫痪病人、重症患者及手术后患者臀部抬起并放入便盆,便后再将其臀部抬起抽出便盆,其不足是操作复杂、陪护人员劳动强度大;另一种是气垫式便盆,便盆的盆壁为充气胶囊,使用时将其塞入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的体下,然后再为气囊充气使其成盆状,其不足是操作不方便、使用效果差;还有一种是特制床,它是在床板、床垫和床单的相应部位开有一个椭圆形孔洞,床下设有便盆,平时用一个堵塞封住,当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要大小便时将堵塞拔出,使用后再将堵塞插入孔洞,以使床铺平整,这种结构的助便装置的不足是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的医用助便器。
[000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0005]一种医用助便器,包括便盆和方形垫板,垫板上设有与便盆相对应的凹槽,便盆开口朝向凹槽地安装在垫板下并与凹槽周边的垫板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便盆前端设有排泄管,排泄管与纳污袋相连接,垫板下端面的四角上分别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伸缩轴垂直向下并套有脚垫,液压油缸经导管与液压源相连接,导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垫板上设有至少两排相互平行的滑珠,以使患者在垫板上可以滚动。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垫板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弧形护板,护板上设有滚轮,以方便操作。
[000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处于侧身位置,再将带弧形的侧板插入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的身体下,然后将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和垫板一起旋转使垫板由两排侧板支撑,再通过液压油缸升起垫板供患者大便使用,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护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2]如图所示,一种医用助便器,包括便盆I和方形垫板2,垫板2上设有与便盆I相对应的凹槽,便盆I开口朝向凹槽地安装在垫板2下并与凹槽周边的垫板密封连接,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便盆I前端设有排泄管3,排泄管3与纳污袋4相连接,垫板2下端面的四角上分别设有液压油缸5,液压油缸5的伸缩轴垂直向下并套有脚垫6,液压油缸5经导管与液压源相连接,导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垫板6上设有至少两排相互平行的滑珠,以使患者在垫板上可以滚动;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垫板2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弧形护板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处于侧身位置,再将带弧形的侧板插入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的身体下,然后将瘫痪病人及重症患者和垫板一起旋转使垫板由两排侧板支撑,再通过液压油缸升起垫板供患者大便使用,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助便器,包括便盆和方形垫板,垫板上设有与便盆相对应的凹槽,便盆开口朝向凹槽地安装在垫板下并与凹槽周边的垫板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便盆前端设有排泄管,排泄管与纳污袋相连接,垫板下端面的四角上分别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伸缩轴垂直向下并套有脚垫,液压油缸经导管与液压源相连接,导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助便器,其特征在于垫板上设有至少两排相互平行的滑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助便器,其特征在于垫板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弧形护板。
【文档编号】A61G9/00GK203634405SQ201320852585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杨君田, 都诚 申请人:杨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