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治疗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颈炎治疗托,它包括一个曲面型托盆,在曲面型托盆的内凹面设一中心立柱,在曲面型托盆的外侧与内凹面中心立柱头相对应位置设一夹持用的凸头;所述曲面型托盆的内凹面为毛糙面,所述曲面型托盆内凹面中心的立柱为非等粗柱体,该立柱中心区域内凹,端头外凸。该宫颈炎治疗托可直接与病灶接触,解决了女性宫颈特殊部位上药难的问题。
【专利说明】宫颈炎治疗托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指一种治疗妇女疾病的宫颈炎治疗托。
【背景技术】
[0002]宫颈炎及宫颈糜烂是妇女的常见病,这种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更可怕的是宫颈病变患者引发宫颈癌的几率是常人的7倍,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治疗的方法有电烫、电灼、冷冻、激光、微波和电刀切除等,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途径,但由于输载药物的器械目前还不够完善,故而治疗效果不佳;为此,本发明人曾经发明了 “一种治疗宫颈病的医疗器械”(专利号:200320129993.X),参见图5、图6所示,它包括一个器械体,该器械体为薄形曲面型1,在器械体的凹面内侧设一圆锥型凸头2,在曲面型的外侧与凹面内侧上的圆锥型凸头相对应位置设一夹持用的凸头3。由于其设有夹持用的凸头,操作时可以很方便地夹持,并顺利地使器械体通过阴道将圆锥型凸头放入宫颈口内,而且该凸头位置与圆锥型凸头对应,容易准确地定位,使带药器械紧紧地扣在宫颈上,不易脱落,操作简便,减少病人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成功率,大大地提高了治愈率。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使用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1)器械体的凹面内侧是承载药物的主体部位,其过于圆滑会导致药液易滑脱流失,而导致药效不能持久;2)器械体凹面内侧中心的圆锥型凸头2的引伸杆21是等径的直杆,插入宫颈口内时,引伸杆21 (犹如一个柱塞)会完全堵塞患者的宫颈口,而使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3)器械体曲面型体的边端22过于平直,同样,在使用当中会导致堵塞患者的宫颈口,而使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4)器械体的曲面型体弯曲度相对较小,承载药液后,在贴附宫颈表面时,不仅药液易外溢,且器械本体易脱落。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宫颈炎治疗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0005]一种宫颈炎治疗托,它包括一个曲面型托盆,在曲面型托盆的内凹面中心设一立柱,在曲面型托盆的外侧与内凹面中心立柱相对应位置设一夹持用的凸头;所述曲面型托盆的内凹面为毛糙面。
[0006]所述宫颈炎治疗托中,所述曲面型托盆内凹面中心的立柱为非等粗柱体。
[0007]所述宫颈炎治疗托中,所述曲面型托盆内凹面中心的立柱中心区域内凹,端头外凸。
[0008]所述宫颈炎治疗托中,所述曲面型托盆的圆周边端带有圆角过渡,且为非平直边端。
[0009]所述宫颈炎治疗托中,所述曲面型托盆的曲表面具有1/3?1/2圆球面。
[0010]本实用新型宫颈炎治疗托适用于宫颈炎、宫颈糜烂的辅助治疗。
[00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12]I)宫颈炎治疗托的凹面内侧为毛糙面,利于药物的吸附,使药物持续长久;
[0013]2)曲面型托盆内凹面中心的立柱非等粗柱体,优选是,中心的立柱中心区域内凹,端头外凸,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宫颈炎治疗托插入宫颈口内时,不会完全堵塞患者的宫颈口,而使分泌物能正常排出;
[0014]3)宫颈炎治疗托的边端带有圆角过渡,且为非平直边端,在使用当中亦不会导致堵塞患者的宫颈口,而能使分泌物正常排出;
[0015]4)宫颈炎治疗托具有半个或近半个的球面体,相对而言弯曲度较大,承载药液并插入患者的宫颈口后,重心会向中心聚拢,在贴附宫颈表面时,不会引起药液外溢,有效的防止了宫颈炎治疗托的脱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宫颈炎治疗托结构示意图(主剖视)。
[0017]图2为宫颈炎治疗托的立柱结构示意图(主剖视)。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宫颈炎治疗托结构示意图(主剖视,示意曲面型托盆的圆周边端圆角过渡)。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宫颈炎治疗托结构示意图(主剖视,示意曲面型托盆的圆周边端为非平直)。
[0020]图5为本发明人早期申报产品的结构示意图(主剖视)。
[0021]图6为本发明人早期申报产品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宫颈炎治疗托的主体是一个曲面型托盆1,在曲面型托盆的内凹面中心设有一立柱2,在曲面型托盆的外侧与内凹面中心立柱相对应位置设一夹持用的凸头3。
[002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创新点在于:所述曲面型托盆I的内凹面及立柱2的表面均制为毛糙面11。
[002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创新点在于:将曲面型托盆内凹面中心立柱2设计为非等粗柱体,优选是如图2所示的结构,立柱中心区域21内凹陷,端头22外凸(相对较粗),立柱的外表呈曲线型变化,这样,在使用时,与患者宫颈口的接触不再是一个柱塞式的模式,而是呈流畅的曲线型,既易插入,也可以在进入后有卡位的作用,更优的是,患者宫颈内的分泌物会适时顺着曲线型的壁排放出来,不会因积液太多而造成对患者的进一步伤害(如积液太多造成反流而进入卵巢,会造成卵巢发生炎症)。
[0026]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创新点在于:所述曲面型托盆I的圆周边端12带有圆角过渡,且为非平直边端,参见图3和图4。
[0027]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创新点在于:将曲面型托盆I的曲面度加大,可以具有1/3?1/2圆球面体,曲面度加大以后,较以前的产品相比:重心会向中心聚拢,在贴附宫颈表面时,不会引起药液外溢,有效的防止了宫颈炎治疗托的脱落。
[0028]本实用新型宫颈炎治疗托具有独特的几何外型,它恰好与宫颈表面相吻合,使用时,曲面型托盆I内凹面承载治疗用药,且中心立柱2上的表面也涂覆或沾满治疗用药。含药的立柱2插入宫颈管口帮助给宫颈管炎症上药;承载治疗用药的曲面型托盆I紧扣在宫颈表面上,使治疗用药持续给药作用到位。
[0029]本实用新型宫颈炎治疗托可直接与病灶接触,解决了女性这一特殊部位上药难的问题。
[0030]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宫颈炎治疗托,它包括一个曲面型托盆,在曲面型托盆的内凹面设一中心立柱,在曲面型托盆的外侧与内凹面中心立柱头相对应位置设一夹持用的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型托盆的内凹面为毛糙面;所述曲面型托盆内凹面中心的立柱为非等粗柱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颈炎治疗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型托盆内凹面中心的立柱中心区域内凹,端头外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颈炎治疗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型托盆的圆周边端带有圆角过渡,且为非平直边端。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宫颈炎治疗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型托盆的曲表面具有1/3?1/2圆球面。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3802944SQ20132086490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陈峰林 申请人:陈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