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9065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包括:钉仓组件,钉仓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其远端的钉仓、以及与钉仓组件枢轴连接的钉砧;钉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其近端的接管,接管内设置有一推刀杆及置于推刀杆远端的切刀,该切刀上设有止挡部,止挡部可被驱动地抵持钉砧,使钉砧与钉仓闭合,且迫使所述钉砧相对于钉仓保持闭合状态;所述接管内设置有可在该接管轴向上往复移动的挡块,且当钉砧与钉仓闭合后,所述挡块可在所述接管的径向上向所述钉砧的近端施加一支撑力。在钉砧的近端配合设置一可移动的挡块,增强使钉砧与钉仓闭合驱动力,减小了工字型切刀在击发过程中受到的张力,对于该直线切割缝合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直线缝合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科用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背景技术】
[0002]外科手术用直线缝合切割装置被广泛用于伤口缝合、内部组织缝合与切割。外科手术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微创手术。广义来讲,能够减少创伤的手术都称为微创手术;狭义来讲,微创手术是指在内窥镜下进行的手术。内窥镜下进行的手术一般只需要在病人的身体上开几个小孔,将切除、缝合组织及辅助的器械从小孔中伸入病人体内进行手术。微创手术给病人带来的创伤小,病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因此微创手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3]现有技术中,在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击发过程中,由于工字型切刀要受到钉成型时钉对钉砧向上的推力或压榨厚组织的向外张力等,此时工字型切刀在受到很大张力的情况下容易断裂,从而造成该医疗器械的损坏。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减少工字型切刀受力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包括:
[0007]钉仓组件,所述钉仓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其远端的钉仓、以及与所述钉仓组件枢轴连接的钉砧,所述钉砧的钉砧面与所述钉仓的钉仓面相对设置并可将组织夹紧于所述钉砧面和钉仓面之间;
[0008]所述钉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其近端的接管,所述接管内设置有一推刀杆及置于所述推刀杆远端的切刀,所述切刀上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可被驱动地抵持所述钉砧,使所述钉砧与所述钉仓闭合,且迫使所述钉砧相对于所述钉仓保持闭合状态;
[0009]所述接管内设置有可在所述接管轴向上往复移动的挡块,且当所述钉砧与所述钉仓闭合后,所述挡块可在所述接管的径向上向所述钉砧的近端施加一支撑力。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钉仓组件内,在所述挡块的往复移动路径上还设有第一限位凸台以及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相较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远离所述切刀,所述挡块始终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之间。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缝合切割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推刀杆的底面的弹片,所述弹片可被所述推刀杆驱动地推动所述挡块在所述接管轴向上往复移动。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片包括第一臂、第二臂以及第三臂,所述第二臂设置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三臂之间,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弯折地形成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包括可选择地抵持于所述挡块的第一抵持面以及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三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弯折地形成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包括可抵持所述挡块的第三抵持面。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片在所述接管的轴向移动距离大于所述挡块在所述接管的轴向移动距离。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块包括夹持于所述推刀杆的夹持部、位于所述夹持部所形成凹槽内的凸肩、与所述钉砧近端配合的引导部以及与所述引导部连接的保持部,所述凸肩在受到所述第一抵持部或所述第二抵持部作用力下,可使所述挡块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第二限位凸台之间往复移动。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部相较于所述保持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在所述钉砧闭合于所述钉仓时,所述钉砧的近端自所述引导部滑向所述保持部并最终抵持于所述保持部。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可与所述第三抵持面配合限制所述挡块位于第一位置,此时所述挡块与所述钉砧相对分离。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可与所述第二抵持面配合限制所述挡块位于第二位置,此时所述钉砧的近端抵持于所述保持部。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持面可被所述推刀杆驱动地抵持于所述挡块并迫使所述挡块移动至第一位置。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钉砧的近端配合设置一可移动的挡块,该挡块可在钉砧和钉仓闭合时抵持钉砧的近端,从而增强使钉砧与钉仓闭合驱动力,减小了工字型切刀在击发过程中受到的张力,对于该直线切割缝合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O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的钉仓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的挡块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的其中一状态的剖面图;
[0025]图6为图5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
[0026]图7为图5又一状态的剖面图;
[0027]图8为图7中的C部分放大图;
[0028]图9为图5又一状态的剖面图;
[0029]图10为图9中的D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100,如图1至图4所示,该直线缝合切割装置100,包括:击发把手I以及连接于击发把手I的本体2,该本体2的远端可拆卸地设有钉仓组件。该钉仓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其远端的钉仓21,该钉仓21上设有一组内设有推钉片、吻合钉的置钉孔,该钉仓21的滑槽内还设有用于推动推钉片的击发块。
[0032]钉仓组件还包括与其枢轴连接的钉砧22,该钉砧22的钉砧面221与钉仓21的钉仓面211相对设置并可将组织夹紧于钉砧面221和钉仓面211之间。该钉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其近端的接管23,该接管23内可移动地设置有一推刀杆24及置于推刀杆24远端的切刀25,切刀25上下设有凸块,呈工字型,该工字型切刀25在前进的过程中先压迫组织使得膨胀的组织变薄和均匀,从而进一步将钉仓21和钉砧22闭合,该工字型切刀25的远端中心设有刀刃,该推刀杆24推动切刀25在前进的过程中,该刀刃将位于钉仓21和钉砧22间的组织切断,并且推刀杆24在前进的过程中推动击发块将推钉片依次推出钉仓21,进而推钉片将吻合钉推出钉仓21外并钉合于组织上。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近端与远端均是相对于操作者为参照,详细地,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
[0033]具体地,在切刀25上还设有止挡部251,止挡部251可被驱动地抵持钉砧22,使钉砧22与钉仓21闭合,且迫使钉砧22相对于钉仓21保持闭合状态。详细地,推刀杆24推动切刀25在前进的过程中,止挡部251抵持于钉砧的弯折引导部222,从而迫使该钉砧22趋向闭合于钉仓21,同时,止挡部251沿钉砧的弯折引导部222滑向钉砧22的顶壁,当钉砧22闭合于钉仓21,该止挡部251位于钉砧22的顶壁上并压迫于该钉砧22的顶壁。
[0034]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管23内设置有可在接管23轴向上往复移动的挡块26,且当钉砧22与钉仓21闭合后,挡块26可在接管23的径向上向钉砧的近端223施加一支撑力。简单地说,挡块26可与钉砧的近端223配合以限定钉砧的近端223在钉仓架底面垂直方向上的可移动距离 。具体地,挡块26抵持于钉砧的近端223以保持钉砧22与钉仓21的闭合状态,在钉砧22受到组织或者击发过程中的张力时,可以减少切刀25受到的张力,避免切刀25在很大张力的情况下断裂,从而延长了切刀25的使用寿命,并有效地保护该直线缝合切割装置100。
[0035]特别地,位于钉仓组件内,在挡块26的往复移动路径上还设有第一限位凸台27以及第二限位凸台28。其中,第一限位凸台27相较于第二限位凸台28远离切刀25,挡块26始终位于第一限位凸台27和第二限位凸台28之间。
[0036]直线缝合切割装置100还包括固定于推刀杆24的底面的弹片29,该弹片29可被推刀杆24驱动地推动所述挡块26在接管23轴向上往复移动。详细地,该弹片29包括第一臂291、第二臂293、弯折形成于第一臂291与第二臂293之间的第一抵持部292,第一臂291相较于第二臂293远离切刀25,该第一抵持部292包括可选择地抵持于挡块26的第一抵持面2921以及第二抵持面2922。在该第一抵持面2921与挡块26产生作用力时与该第二抵持面2922与挡块26产生作用力时,该挡块26的运动方向相反。优选地,弹片29还包括与第二臂293相连的第三臂295,第二臂293设置于第一臂291与第三臂295之间,该第二臂293相较于第三臂295远离所述切刀25,第三臂295与第二臂293之间弯折的形成有弟抵持部294,弟二抵持部294包括可抵持挡块26的弟二抵持面2941。其中,在弟二抵持面2941作用于挡块26时与第一抵持面2921作用于挡块26时,挡块26的运动方向相同。详细地,第一抵持部292或第二抵持部294可通过抵持于挡块26的凸肩262来驱动挡块26移动,当第一抵持面2921或第三抵持面2941作用于挡块26,挡块26则趋向近端移动;当第二抵持面2922作用于挡块26,挡块26则趋向于远端运动。
[0037]具体地,该挡块26包括夹持于推刀杆24并可使挡块26沿推刀杆24运动方向滑行的夹持部261、位于夹持部261所形成凹槽内的凸肩262、与钉砧近端223配合的引导部264以及与该引导部264连接的保持部263。其中,引导部264相较于保持部263远离第一限位凸台27,保持部263相较于凸肩262远离第一限位凸台27。在钉站22闭合于钉仓21的过程中,弹片29可在夹持部261的凹槽空间内运动,钉砧近端223自引导部264滑向保持部263并最终分别抵持于保持部263与凸肩262。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肩262与保持部263和夹持部261相连,该挡块26 —体成型,特别地,固设于推刀杆24底部的弹片29在接管23的轴向移动距离大于挡块26在接管23的轴向移动距离。
[0038]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施方式中,该凸肩262还包括可与第一抵持面2921或者第三抵持面2941配合的第二楔形面2622以及可与第二抵持面2922配合的第一楔形面 2621。
[0039]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0040]在初始状态时,如图5和图6所示,即钉砧22相对钉仓21处于张开状态,最初与第三抵持面2941配合限制挡块26位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位置为该挡块26的第一相对静止位置,第三抵持面2941与凸肩262的第二楔形面2622相互抵持,挡块26与钉砧22相对分离。
[0041]在闭合过程中,即钉砧22趋向于闭合钉仓21时,此过程是通过扣动击发把手1,击发把手I作用于推刀杆24,使推刀杆24沿远端方向运动,并推动切刀25 —并沿远端方向运动,此时切刀25上的止挡块26抵持于钉砧的弯折引导部222,并沿钉砧的弯折引导部222逐渐滑向钉砧22的顶壁,而此时钉砧22也从受到止挡部251的推力逐渐变成受到止挡部251的压迫力。当钉砧22闭合于钉砧22时,钉砧22受到止挡块26的力皆为压迫力,此时,止挡块26的底面抵持于钉砧22的顶壁。与此同时,推刀杆24带动切刀25在推动钉砧22运动的时候,钉砧的近端223也逐渐地抬起,并且,弹片29也伴随着推刀杆24向远端运动,运动一定距离后,第二抵持面2922作用于凸肩262的第一楔形面2621,此时,挡块26被推刀杆24驱动着自第一限位凸台27的第一位置向第二限位凸台28运动。由于钉砧22与挡块26可在推刀杆24驱动下同时运动,所以,钉砧的近端223自挡块26的引导部264滑向保持部263,该保持部263与引导部264的最高点位于同一高度,当钉砧的近端223置于保持部263后,即为钉砧22闭合于钉仓21,此时,挡块26可为钉砧的近端223至少提供一向上的支撑力,以使切刀25的止挡部251承受的反作用力减小,有利于保护切刀25。
[0042]钉砧22完全闭合于钉仓21时,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限位凸台28与第二抵持面2922配合限制挡块26位于第二位置,此时,钉砧的近端223分别抵持于保持部263与凸肩262。其中,钉站的近端223设有一与保持部263配合贴合的楔形面,详细地,闭合结束时,钉站近端223的楔形面压合于保持部263,钉站近端223的另一角抵持于凸肩262上。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位置为挡块26抵持于第一限位凸台27的位置,第二位置为挡块26抵持于第二限位凸台28的位置。其中,在该直线切割装置工作过程中,挡块26仅有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0043]当钉砧22与钉仓21闭合后,需要对夹持于钉砧面221与钉仓面211之间的组织进行切割并缝合,本【技术领域】称为击发过程,在击发过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推刀杆24需要继续往远端方向推动,此时第一抵持部292由于自身弹性作用下越过该挡块26,在此过程中,凸肩262的第一楔形面2621沿第二抵持面2922滑向第一抵持部292的最低点,第一抵持部292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其最低点离推刀杆24的距离变小,并最终该第一抵持部292的最低点与凸肩262的最高点位于同一高度,使弹片29越过挡块26。此时,挡块26由于受到钉砧22的抵持力从而仍处于第二位置。
[0044]当击发完成后,在回退钮11的作用下拉回推刀杆24,即驱动推刀杆24向近端运动,此时,第一抵持面2921可被推刀杆24驱动地抵持于挡块26的第一楔形面2621并迫使挡块26移动至第一位置。而后该直线缝合切割装置100需要回到初始状态,此时,推刀杆24继续向近端运动,第一抵持部292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再次越过挡块26,具体地,凸肩262的第二楔形面2622沿第一抵持面2921滑向第一抵持部292的最低点,从而使弹片29越过凸肩262,继续向近端方向运动,最终弹片29的第三抵持面2941抵持凸肩262的第二楔形面2622,使该直线缝合切割装置100回到初始状态。
[004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钉砧的近端223设有可沿轴向移动的挡块26,并在近端与远端设有第一限位凸台27与第二限位凸台28来控制该挡块26的运动范围,同时在推刀杆24上设有一弹片29,利用推刀杆24的运动动力带动弹片29运动,使弹片29驱动该挡块26根据需要抵持于钉砧的近端223,从而增强使钉砧22与钉仓21闭合驱动力,减小了工字型切刀25在击发过程中受到的张力,对于该直线切割缝合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0046]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47]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包括: 钉仓组件,所述钉仓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其远端的钉仓、以及与所述钉仓组件枢轴连接的钉砧,所述钉砧的钉砧面与所述钉仓的钉仓面相对设置并可将组织夹紧于所述钉砧面和钉仓面之间; 所述钉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其近端的接管,所述接管内设置有一推刀杆及置于所述推刀杆远端的切刀,所述切刀上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可被驱动地抵持所述钉砧,使所述钉砧与所述钉仓闭合,且迫使所述钉砧相对于所述钉仓保持闭合状态;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内设置有可在所述接管轴向上往复移动的挡块,且当所述钉砧与所述钉仓闭合后,所述挡块可在所述接管的径向上向所述钉砧的近端施加一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组件内,在所述挡块的往复移动路径上还设有第一限位凸台以及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相较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远离所述切刀,所述挡块始终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缝合切割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推刀杆的底面的弹片,所述弹片可被所述推刀杆驱动地推动所述挡块在所述接管轴向上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第一臂、第二臂以及第三臂,所述第二臂设置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三臂之间,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弯折地形成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包括可选择地抵持于所述挡块的第一抵持面以及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三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弯折地形成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包括可抵持所述挡块的第三抵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在所述接管的轴向移动距离大于所述挡块在所述接管的轴向移动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包括夹持于所述推刀杆的夹持部、位于所述夹持部所形成凹槽内的凸肩、与所述钉砧近端配合的引导部以及与所述引导部连接的保持部,所述凸肩在受到所述第一抵持部或所述第二抵持部作用力下,可使所述挡块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第二限位凸台之间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相较于所述保持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在所述钉砧闭合于所述钉仓时,所述钉砧的近端自所述引导部滑向所述保持部并最终抵持于所述保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可与所述第三抵持面配合限制所述挡块位于第一位置,此时所述挡块与所述钉砧相对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可与所述第二抵持面配合限制所述挡块位于第二位置,此时所述钉砧的近端抵持于所述保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缝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面可被所述推刀杆驱动地抵持于所述挡块并迫使所述挡块移动至第一位置。
【文档编号】A61B17/072GK203634230SQ201320885688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陈望东, 傅开芬 申请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