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853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是由以下中药按重量份配比组成:钩藤15-20份、天麻20-30份、罗布麻叶9-12份、牡丹皮12-18份、黄芪15-18份、夏枯草20-25份、菊花30-40份、蒲公英25-30份、牛膝20-25份、杜仲12-16份、枸杞子10-15份、石决明20-25份,其中药组分合理,方剂疗效快,疗效好且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
【背景技术】
[0002]高血压病是指血压调控障碍,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病理过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 =140/90mmHg,最高血压=年龄+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 =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由此可知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压、调节血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药物在治疗高血压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是由以下中药按重量份配比组成:钩藤15-20份、天麻20-30份、罗布麻叶9-12份、牡丹皮12-18份、黄芪15-18份、夏枯草20-25份、菊花30-40份、蒲公英25-30份、牛膝20-25份、杜仲12-16份、枸杞子10-15份、石决明20-25 份。
[0006]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其中药优选配比按重量份组成为:钩藤18份、天麻28份、罗布麻叶10份、牡丹皮15份、黄芪15份、夏枯草23份、菊花39份、蒲公英28份、牛膝23份、杜仲15份、枸杞子14份、石决明23份。
[0007]本发明的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其方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紫苏叶、钩藤、天麻、罗布麻叶、牡丹皮、黄芪、夏枯草、菊花、蒲公英、牛膝、杜仲、枸杞子、石决明诸味中药放入煎煮炉加水进行煎煮,沸腾后改用文火继续煎煮,于次日取出后过渣、过筛后进行杀菌灌装即成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方剂每日服用两次,每次6ml。
[0008]以下为上述各中药的归经及作用:
[0009]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37页)
[0010]钩藤:甘,凉,归肝,心包经,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的功效,可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40页)
[0011]天麻:甘,平,归肝经,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可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39页)
[0012]罗布麻叶:甘、苦,凉,归肝经,具有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的功效,可治疗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47页)
[0013]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19页)
[0014]黄芪: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可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12页)
[0015]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可治疗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97页)
[0016]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18页)
[0017]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可治疗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痛,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44页)
[0018]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的功效,可治疗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癥瘕,肝阳眩晕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49页)
[0019]杜仲: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14页)
[0020]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可治疗虚劳精亏。医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74页)
[0021]石决明:咸,寒,归肝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61页)
[0022]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其组方的药物原理是以钩藤、天麻具有平肝息风之效,为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之君药。牡丹皮、黄芩、菊花、罗布麻叶、蒲公英清肝泄热;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石决明、夏枯草平肝潜阳,清肝火而散郁结;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枸杞子、杜仲为补肾滋阴之品,共用收到标本同治之效。
[002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其特点和有益效果是:方剂以清肝泄火、引血泄淤为主,采用杀菌灌装制成,卫生环保,使用方便,其中药组分合理,具有疗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一,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是由以下中药按重量份配比组成:钩藤15-20份、天麻20-30份、罗布麻叶9-12份、牡丹皮12-18份、黄芪15-18份、夏枯草20-25份、菊花30-40份、蒲公英25-30份、牛膝20-25份、杜仲12-16份、枸杞子10-15份、石决明20-25份,将紫苏叶、钩藤、天麻、罗布麻叶、牡丹皮、黄芪、夏枯草、菊花、蒲公英、牛膝、杜仲、枸杞子、石决明诸味中药放入煎煮炉加水进行煎煮,沸腾后改用文火继续煎煮,于次日取出后过渣、过筛后进行杀菌灌装即成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方剂每日服用两次,每次6ml。
[0025]实施例二,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其中药优选配比按重量份组成为:钩藤18份、天麻28份、罗布麻叶10份、牡丹皮15份、黄芪15份、夏枯草23份、菊花39份、蒲公英28份、牛膝23份、杜仲15份、枸杞子14份、石决明23份,将紫苏叶、钩藤、天麻、罗布麻叶、牡丹皮、黄芪、夏枯草、菊花、蒲公英、牛膝、杜仲、枸杞子、石决明诸味中药放入煎煮炉加水进行煎煮,沸腾后改用文火继续煎煮,于次日取出后过渣、过筛后进行杀菌灌装即成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方剂每日服用两次,每次6ml。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其特征在于,为中药按重量份配比组成:钩藤15-20份、天麻20-30份、罗布麻叶9-12份、牡丹皮12-18份、黄芪15-18份、夏枯草20-25份、菊花30-40份、蒲公英25-30份、牛膝20-25份、杜仲12-16份、枸杞子10-15份、石决明20-25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肝火亢盛所致的高血压方剂,其特征在于,中药优选配比按重量份组成为:钩藤18份、天麻28份、罗布麻叶10份、牡丹皮15份、黄苗15份、夏枯草23份、菊花39份、蒲公英28份、牛膝23份、杜仲15份、枸杞子14份、石决明23份。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751569SQ201410047970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7日
【发明者】郭伟基托夫, 郭章发, 郭香玉 申请人: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