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外洗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899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外洗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外洗剂。本病多因素体湿热内蕴,感受风邪所致。为此,本发明选择具有祛风清热凉血的中药山矾根、旱柳叶、乱角莲、苦树皮、蓝花龙胆、凉粉藤、五色梅、寄马桩份、毒鱼藤,制成外洗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非常显著。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外洗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外洗剂。
【背景技术】
[0002]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是常见的皮肤疾患,病程缓慢,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美观和正常的生活。治疗上西医多采用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类和抗真菌制剂,而且主张将抗真菌治疗作为首选,但复发率高,药物种类少,价格较昂贵,副作用大。洗剂具有消炎、收敛、杀菌、保护及清洁等作用。当此剂涂于皮肤上,水分蒸发时,皮肤血管逐渐收缩,从而减轻炎症;洗剂干燥后,所含粉剂留在皮肤表面而有干燥收敛及保护作用。中药洗剂在涂搽时还可以利用药物对皮肤的渗透及摩擦之力,起到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行气通络等作用。外用本洗剂治疗,可多次使用,与洗发时同时进行,相对而言,较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外洗剂。本病多因素体湿热内蕴,感受风邪所致。风热之邪外袭,郁久则耗伤阴血,阴伤血燥;或平素血燥之体,复感风热之邪,血虚生风,风燥热邪蕴阻肌肤,肌肤失去濡养所致;或过食膏梁厚味、辛辣酒类等,致脾胃运化失常,生湿化热,湿热蕴蒸肌肤;或虫邪挟风、湿等邪气外袭,化热生风,致热壅上焦所致。因此治疗该病应分清病因,辨证施治。治疗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治以祛风清热凉血为主要原则。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风热血燥型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外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山矾根15-25份、旱柳叶9-15份、乱角莲0.3-0.9份、苦树皮3_9份、蓝花龙胆3-6份、凉粉藤6-9份、五色梅15-25份、寄马桩5_9份、毒鱼藤
4-8 份。
[0005]优选的:山矾根20g、旱柳叶12g、乱角莲0.6g、苦树皮6g、蓝花龙胆4g、凉粉藤7g、五色梅20g、寄马桩7g、毒鱼藤6g。
[0006]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水煎两次取汁2000ml。
[0007]方中:山矾根清热燥湿、祛风凉血;旱柳叶清湿热、散风;乱角莲清利湿热、散风止痛;苦树皮清热燥湿、杀虫解毒;蓝花龙胆清肝火、解毒;凉粉藤泻肝火、解热毒、消炎;五色梅祛风止痒、消肿解毒;寄马桩祛风、杀虫、止痒;毒鱼藤杀虫止痒、逐湿痹。
[0008]临床资料
[0009]1.一般资料7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20岁,平均年龄29.8岁;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28.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0010]2.诊断标准(I)多见于青壮年,病程慢性,反复发作,时轻时重。(2)好发于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特别是眼、口鼻周围、颈前、腋下、胸前等处。(3)皮损境界清楚,形态大小不一。初起为毛囊周围红色小丘瘳,继而融合成片,典型皮损为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覆以油腻性或干性鳞屑和痂皮,严重者可伴有毛发脱落。(4)自觉不同程度瘙痒。
(5)中医辨证症候:皮损为黄红色、干燥脱屑性斑疹,在头部有大量灰白色糠秕样鳞屑,头发干枯脱落,舌红苔少,脉弦滑。
[0011]3.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使用本发明所述中药外洗剂,称取山矾根20g、旱柳叶12g、乱角莲0.6g、苦树皮6g、蓝花龙胆4g、凉粉藤7g、五色梅20g、寄马桩7g、毒鱼藤6g。水煎两次取汁2000ml,浴头并按摩,每周2次,每次15分钟,药汁在头皮保留5分钟后冲掉。对照组使用采乐洗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浴头并按摩,每周2次,每次15分钟,药汁在头皮保留5分钟后冲掉。连续4周(8次)后进行疗效判定。对治愈患者于治疗后I月随访复发情况。
[0012]4.疗效标准(I)治愈:症状消失,皮损完全消退。(2)显效: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明显好转。(3)有效:症状、皮损有好转。(4)无效:症状、皮损无好转,或皮损虽减轻但仍有新皮损出现。
[0013]5.治疗效果治疗4周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35例,其中治愈23例(65.7% ),有效11例(31.4% ),无效I例(2.9% ),总有效率97.1%。对照组35例,其中治愈11例(31.4% ),有效17例(48.6%),无效7例(20% ),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 < 0.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一:称取山矾根20g、旱柳叶12g、乱角莲0.6g、苦树皮6g、蓝花龙胆4g、凉粉藤7g、五色梅20g、寄马桩`7g、毒鱼藤6g,将上述中药水煎两次取汁2000ml。
[0015]实施例二:称取山矾根25g、旱柳叶9g、乱角莲0.9g、苦树皮3g、蓝花龙胆6g、凉粉藤6g、五色梅25g、寄马桩5g、毒鱼藤8g,将上述中药水煎两次取汁2000ml。
[0016]实施例三:称取山矾根15g、旱柳叶15g、乱角莲0.3g、苦树皮9g、蓝花龙胆3g、凉粉藤9g、五色梅15g、寄马桩9g、毒鱼藤4g,将上述中药水煎两次取汁2000ml。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外洗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山矾根15-25份、旱柳叶9-15份、乱角莲0.3-0.9份、苦树皮3_9份、蓝花龙胆3-6份、凉粉藤6-9份、五色梅15-25份、寄马桩5_9份、毒鱼藤4_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外洗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山矾根20g、旱柳叶12g、乱角莲0.6g、苦树皮6g、蓝花龙胆4 g、凉粉藤7g、五色梅20g、寄马桩7g、毒鱼藤6g。
【文档编号】A61K36/898GK103751550SQ20141004886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8日
【发明者】刘霞, 刘方荣 申请人:刘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