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86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由茯苓、泽泻、泽兰、党参、黄芪、白芍、薏苡仁、当归、川芎、白术、柴胡份、益母草、木瓜、三棱、猪苓、佛手、淫羊藿、巴戟天、薄荷、生姜、防己、陈皮份、大腹皮、桑白皮、牛膝、枳壳、香附、天仙藤、甘草。其特别适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引起的特发性水肿。
【专利说明】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肝郁脾虚是特发性水肿的一种辨证类型,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该类特发性水肿的方剂。这些技术内容多记载在专著期刊上,专利文献往往笼统记载某一方剂可以用于治疗特发性水肿,不专门针对某一类型的特发性水肿。
[0003]《特发性水肿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诊断治疗》(社区中医药.刘占国等)公开了情志不遂,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病因病机,并公开了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来治疗该类水肿的思路。[0004]《芪苓佛手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孙明霞等)公开了自拟的芪苓佛手汤,其包括:生黄芪、茯苓、生白术、生薏苡仁、陈佛手、宣木瓜以及杭白苟等。
[0005]《术附散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6例临床观察》(刘占国等.河北中医)公开了以温阳化气利水消肿,淡渗化湿利水而从小便的治疗方法,据此提出焦白术、制附子、生姜、茯苓、泽泻、车前子、益母草、炙黄芪、川牛膝以及炙甘草等的配伍方剂。但若方剂能兼顾疏肝理气,疗效应该更佳。
[0006]《以五皮饮为基础方辨证治疗特发性水肿分析》(邓宏韬等.江西中医药)提出,肝郁脾虚型加用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薄荷、生姜以及炙甘草等。
[0007]刘汉光在《特消饮治疗特发性水肿45例》(福建中医药)指出此病当责之于肝、脾,多因肝郁脾虚,水湿内停所致。治疗多以疏肝健脾,利水消肿为法,党参、白术、黄芪、防己、薏苡仁、陈皮、木瓜、茯苓、大腹皮、茯苓皮以及泽泻的随证配伍,可治肝郁脾虚引起的特发性水肿。
[0008]实际上,引起特发性水肿的因素很多,现有方剂要么想同时治疗多种类型水肿,要么治愈率低,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9]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0010]一种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茯苓14~18份、泽泻14~18份、泽兰14~18份、党参14~18份、黄芪14~18份、白芍14~18份、薏苡仁11~ 13份、当归11~ 13份、川弯11~ 13份、白术11~ 13份、柴胡11~ 13份、益母草9~11份、木瓜9~11份、三棱9~11份、猪苓8~10份、佛手8~10份、淫羊藿8~10份、巴戟天8~10份、薄荷5~7份、生姜5~7份、防己5~7份、陈皮5~7份、大腹皮5~7份、桑白皮5^7份、牛膝5~7份、枳壳2~3份、香附2~3份、天仙藤2~3份、甘草2~3份。[0011] 优选于:获苓15份、泽泻15份、泽兰15份、党参15份、黄芪15份、白芍15份、薏苡仁12份、当归12份、川芎12份、白术12份、柴胡12份、益母草10份、木瓜10份、三棱10份、猪苓9份、佛手9份、淫羊藿9份、巴戟天9份、薄荷6份、生姜6份、防己6份、陈皮6份、大腹皮6份、桑白皮6份、牛膝6份、积壳3份、香附3份、天仙藤3份、甘草3份。
[0012]优选于:获苓18份、泽泻18份、泽兰18份、党参18份、黄芪18份、白芍18份、薏苡仁12份、当归12份、川芎12份、白术12份、柴胡12份、益母草9份、木瓜9份、三棱9份、猪苓9份、佛手9份、淫羊藿9份、巴戟天9份、薄荷6份、生姜6份、防己6份、陈皮6份、大腹皮6份、桑白皮6份、牛膝6份、积壳2份、香附2份、天仙藤2份、甘草2份。
[0013]优选于:获苓14份、泽泻14份、泽兰14份、党参14份、黄芪14份、白芍14份、薏苡仁13份、当归13份、川芎13份、白术13份、柴胡13份、益母草11份、木瓜11份、三棱11份、猪苓10份、佛手10份、淫羊藿10份、巴戟天10份、薄荷5份、生姜5份、防己5份、陈皮5份、大腹皮5份、桑白皮5份、牛膝5份、积壳3份、香附3份、天仙藤3份、甘草3份。
[0014]优选于:获苓16份、泽泻16份、泽兰16份、党参16份、黄芪16份、白芍16份、薏苡仁11份、当归11份、川芎11份、白术11份、柴胡11份、益母草11份、木瓜11份、三棱11份、猪苓8份、佛手8份、淫羊藿8份、巴戟天8份、薄荷6份、生姜6份、防己6份、陈皮6份、大腹皮6份、桑白皮6份、牛膝6份、积壳3份、香附3份、天仙藤3份、甘草3份。
[0015]优选于:获苓14份、泽泻14份、泽兰14份、党参14份、黄芪14份、白芍14份、薏苡仁12份、当归12份、川芎12份、白术12份、柴胡12份、益母草9份、木瓜9份、三棱9份、猪苓9份、佛手9份、淫羊藿9份、巴戟天9份、薄荷7份、生姜7份、防己7份、陈皮7份、大腹皮7份、桑白皮7份、牛膝7份、积壳2份、香附2份、天仙藤2份、甘草2份。
[0016]本发明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方中诸药合用,疏肝解郁、健脾利湿。疗效持久可靠,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5%。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有技术提供了一些治疗水肿或特发性水肿的技术方案,虽然未说明其对肝郁脾虚型水肿的疗效,但作为专利文献可以纳入参考。本申请直接引用的专利、专利申请以及其他文献,纳入本案作为参考,其他未作明示的部分,参考公知技术。
[0018]02114398.6 (1223358C)涉及一种名为疏泽通的中草药制剂,包括黄芪、泽兰、水蛭、土香薷、白茅根、芦根以及商陆。该中草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之效。
[0019]200510011852.1 (1296081C)涉及一种治疗水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防己、甘遂、芫花、葶苈子、猪苓、泽泻、黄芪、白术。猪苓、泽泻、黄芪以及白术可以健脾燥湿、泻肺行气利水。
[0020]201010607056.5涉及治疗水肿病的药物,其含有党参1_6、黄芪1_6、薏苡仁1_4、芡实1-3、石斛1-3、车前子1-4、山楂1-4。
[0021]201110216546.7涉及一种治疗水肿病药枣的制备方法,其将广木香、大麦芽、甘遂、党参、白术、当归、nl硫黄、云获茶、熟地、杜仲、苍术、半夏、陈皮、黑帆、牛膝、甘草等吸入大枣中,用大枣作为药物载体。
[0022]201310437431.X涉及一种治疗风湿蕴肤证型水肿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麻黄10份、连翅30份、白芍30份、当归10份、白术30份、茯苓30份、薏苡仁30份、香附20份、益母草30份、桂枝30份、车前子20份、大黄10份、牡丹皮10份、升麻6份、细辛3份、蝉蜕6份、干姜20份、甘草6份、防风6份、黄芪30份。风湿蕴肤证型水肿病系风湿外袭,在治疗上以运脾化湿为主。
[0023]陕西 申请人:郝振荣提出了多个治疗水肿的验方,其中涉及生姜、茯苓等成分,如201310399015.5、201310399009.X。这些验方从经验中总结出来,制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0024]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公开了多个用于治疗特发性水肿的技术方案,例如201110269552.9,201110269566.0,201110269568.X 以及 201110269553.3 等。例如其采用补肾健脾的组方治疗特发性水肿。该组方包括柴胡7-11,当归7-11,川芎7-11,赤芍9-15,枳壳7-11,牛膝7-11,益母草12-18,桑白皮7_11,茯苓皮12-18,大腹皮7_11,陈皮7_11,香附7-11,川楝子7-11,延胡索7-11。
[0025]200810089449.4 (101549073B)为一授权专利,其要求保护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
中药组分。其包括当归、柴胡、茯苓、泽泻、白术、猪苓、益母草、泽兰以及白芍、香附和桂枝。该案以疏肝健脾、活血利水为主。此外该案还公开了相关制备方法。该案用于治疗特发性水肿,可以作为本案的现有技术,纳入参考。但是该案采用单一方剂治疗所有水肿,其药物的针对性是有待商榷的。
[0026]《妇女特发性水肿的中医治疗进展》(王九一等.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简要说明了特发性水肿的病因病机和中医分型,并列举了其他作者公开的一些方剂。中医用药的前提是辩证分型,根据不 同的辩证类型施药,方可药到病除。
[0027]—种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获苓14~18份、泽泻14~18份、泽兰14~18份、党参14~18份、黄芪14~18份、白芍14~18份、薏苡仁If 13份、当归If 13份、川芎If 13份、白术If 13份、柴胡If 13份、益母草9~11份、木瓜9~11份、三棱9~11份、猪苓8~10份、佛手8~10份、淫羊藿8~10份、巴戟天8^10份、薄荷5~7份、生姜5~7份、防己5~7份、陈皮5~7份、大腹皮5~7份、桑白皮5~7份、牛膝5~7份、枳壳2~3份、香附2~3份、天仙藤2~3份、甘草2~3份。
[0028]一种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
[0029]一种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药组合物的各组分预处理后,研碎,过100-200目筛,装入胶囊。
[0030]一种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蜜丸,质量比为1:1-2。
[0031]一种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药组合物的各组分预处理后,研碎,过100目筛,混合后加入10倍质量的溶剂,文火煎煮,制成相对密度为1.1-1.2的流浸膏,混入蜜丸后制成所述中药药丸。
[0032]一种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和溶剂。在该中药制剂中,所述溶剂为米酒,按质量百分比计,其与中药组合物的配比为4-9:1。在该中药制剂中,所述溶剂为黄酒,按质量百分比计,其与中药组合物的配比为10-15:1。在该中药制剂中,所述溶剂为水,按质量百分比计,其与中药组合物的配比为6~10:1。[0033]一种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制备方法,将所述中药组合物预处理后,混合,加入溶剂,文火煎I飞小时。
[0034]本发明的各组分的预处理方法可参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
[0035]药理:
茯苓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
[0036]泽泻利水作用较强,治疗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常和茯苓、猪苓、桂枝配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泽泻能利小便而实大便,治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与厚朴、苍术、陈皮配用,如胃苓汤(《丹溪心法》);泻水湿,行痰饮,常治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昏眩,配白术同用,如泽泻汤(《金匮要略》)。
[0037]泽兰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利水消肿,对瘀血阻滞、水瘀互结之水肿尤为适宜。配伍白术、茯苓、防己、车前子等。
[0038]党参以补脾肺之气为主要作用。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症,常与补气健脾除湿的白术、茯苓等同用;对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症,可与黄芪、蛤蚧等品同用,以补益肺气,止咳定喘。其补益脾肺之功与人参相似而力较弱,临床常用以代替古方中的人参,用以治疗脾肺气虚的轻证。
[0039]黄芪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等利水消肿之品配伍。
[0040]白芍酸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常配柴胡、当归、白芍等,治疗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如逍遥散(《和剂局方》);也可以本品调肝理脾,柔肝止痛,与白术、防风、陈皮同用;治疗脾虚肝旺,腹痛泄泻,如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0041]薏苡仁淡渗甘补,既利水消肿,又健脾补中。常用于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多与茯苓、白术、黄芪等药同用;治水肿喘急,如(《独行方》)与郁李仁汁煮饭服食;治脚气浮肿可与防已、木瓜、苍术同用。
[0042]当归可归肝、心、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川芎治肝郁气滞之胁痛,常配柴胡、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白术主归脾胃经,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对脾虚水肿,本品可与茯苓、桂枝等药同用。
[0043]柴胡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治疗肝失疏泄,常与香附、川芎、白芍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若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脉弦而虚者,常配伍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等,如逍遥散(《和剂局方》)。
[0044]益母草既能利水消肿,又能活血化瘀,尤宜用于水瘀互阻的水肿。可单用,亦可与白茅根、泽兰等同用。木瓜归肝、脾经。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可治水肿。三棱归肝、脾经。《本草经疏》:“三棱,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老癖癥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停所致,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
猪苓利水作用较强,用于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单味应用即可取效。如(《子母秘录》)治妊娠从脚至腹肿,小便不利,及(《杨氏产乳方》)治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皆单用一味猪苓为未,热水调服以治;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茯苓、白术等同用,如四苓散(《明医指掌》)。
[0045] 佛手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同用。能醒脾理气,和中导滞,多与木香、香附、砂仁等同用。
[0046]淫羊藿归肾、肝经。辛温散寒,祛风胜湿,入肝肾强筋骨,可与巴戟天、川芎为伍。巴戟天归肾、肝经。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可与牛膝为伍。
[0047]薄荷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常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和剂局方》)。生姜归肺、脾、胃经。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0048]防己苦寒降利,能清热利水,善走下行而泄下焦膀胱湿热,尤宜于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者。常与黄芪、白术、甘草等配伍,用于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如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若与茯苓、黄芪、桂枝等同用,可治一身悉肿,小便短少者,如防己茯苓汤(《金匮要略》)。
[0049]陈皮理气健脾,若脾虚气滞,可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大腹皮能开宣肺气而行水消肿。治疗水湿外溢,皮肤水肿,小便不利,可与茯苓皮、五加皮等同用,如五皮饮(《麻科活人全书》)。桑白皮能泻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尤宜用于风水、皮水等阳水实证。全身水肿,面目肌肤浮肿,胀满喘急,小便不利者,常配茯苓皮、大腹皮、陈皮等,如五皮散(《中藏经》)。
[0050]牛膝归肝、肾经。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地黄、泽泻、车前子,如加味肾气丸(《济生方》)。枳壳归脾、胃、大肠经。破气除痞,化痰消积。性味、归经、功用与枳实同,但作用较缓和,长于行气开胸,宽中除胀。
[0051]香附主入肝经气分,芳香辛行,善散肝气之郁结,味苦疏泄以平肝气之横逆,故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多与柴胡、川芎、枳壳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天仙藤归肝、脾经。理气,祛湿,可治水肿,善治妊娠水肿,可配香附、陈皮、乌药等同用。
[0052]甘草补脾益气,能“助参芪成气虚之功”(《本草正》),故常与人参、白术、黄芪等补脾益气药配伍用于脾气虚弱之证。另,在许多方剂中都可发挥调和药性的作用。本方中,优选采用灸甘草,以增强治疗脾胃虚弱之效。
[0053]各实施例的药物重量为一次添加量,患者实际服用的剂量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0054]实施例一
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组成:茯苓15g、泽泻15g、泽兰15g、党参15g、黄芪15g、白芍15g、薏苡仁12g、当归12g、川芎12g、白术12g、柴胡12g、益母草10g、木瓜10g、三棱10g、猪茶9g、佛手9g、淫羊藿9g、巴戟天9g、薄荷6g、生姜6g、防己6g、陈皮6g、大腹皮6g、桑白皮6g、牛膝6g、积壳3g、香附3g、天仙藤3g、甘草3g。
[0055]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胶囊,其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将中药组合物的各组分预处理后,研碎,过100-200目筛,装入胶囊。
[0056]实施例二
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组成:获茶18g、泽湾18g、泽兰18g、党参18g、黄苗18g、白苟18g、薏苡仁12g、当归12g、川芎12g、白术12g、柴胡12g、益母草9g、木瓜9g、三棱9g、猪苓9g、佛手9g、淫羊藿9g、巴戟天9g、薄荷6g、生姜6g、防己6g、陈皮6g、大腹皮6g、桑白皮6g、牛膝6g、枳壳2g、香附2g、天仙藤2g、甘草2g。
[0057]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药丸,其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蜜丸,质量比为1:1。中药药丸的制备方法,将中药组合物的各组分预处理后,研碎,过100目筛,混合后加入10倍质量的溶剂,文火煎煮,制成相对密度为1.1的流浸膏,混入蜜丸后制成所述中药药丸。
[0058]实施例三
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组成:获茶Hg、泽湾14g、泽兰14g、党参14g、黄苗14g、白苟14g、薏该仁13g、当归13g、川弯13g、白术13g、柴胡13g、益母草llg、木瓜llg、三棱llg、猪茶10g、佛手10g、淫羊藿10g、巴戟天10g、薄荷5g、生姜5g、防己5g、陈皮5g、大腹皮5g、桑白皮5g、牛膝5g、积壳3g、香附3g、天仙藤3g、甘草3g。
[0059]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药丸,其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蜜丸,质量比为1:2。中药药丸的制备方法,将中药组合物的各组分预处理后,研碎,过100目筛,混合后加入10倍质量的溶剂,文火煎煮,制成相对密度为1.2的流浸膏,混入蜜丸后制成所述中药药丸。
[0060]实施例四
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组成:获茶16g、泽湾16g、泽兰16g、党参16g、黄苗16g、白苟i6g、薏该仁Hg、当归Hg、川弯Hg、白术Hg、柴胡Hg、益母草Hg、木瓜Hg、三棱Hg、猪茶8g、佛手8g、淫羊藿8g、巴戟天8g、薄荷6g、生姜6g、防己6g、陈皮6g、大腹皮6g、桑白皮6g、牛膝6g、积壳3g、香附3g、天仙藤3g、甘草3g。
[0061]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制剂,其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和溶剂。在该中药制剂中,所述溶剂为米酒,按质量百分比计,其与中药组合物的配比为6:1。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中药组合物预处理后,混合,加入溶剂,文火煎3至4小时。
[0062]实施例五
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组成:获茶Hg、泽湾14g、泽兰14g、党参14g、黄苗14g、白苟Hg、薏苡仁12g、当归12g、川芎12g、白术12g、柴胡12g、益母草9g、木瓜9g、三棱9g、猪苓9g、佛手9g、淫羊藿9g、巴戟天9g、薄荷7g、生姜7g、防己7g、陈皮7g、大腹皮7g、桑白皮7g、牛膝7g、枳壳2g、香附2g、天仙藤2g、甘草2g。
[0063]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制剂,其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和溶剂。在该中药制剂中,所述溶剂为黄酒,按质量百分比计,其与中药组合物的配比为12:1。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中药组合物预处理后,混合,加入溶剂,文火煎I小时。
[0064]实施例六
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组成:茯苓15g、泽泻15g、泽兰15g、党参15g、黄芪15g、白芍15g、薏苡仁12g、当归12g、川芎12g、白术12g、柴胡12g、益母草9g、木瓜9g、三棱9g、猪苓9g、佛手9g、淫羊藿9g、巴戟天9g、薄荷6g、生姜6g、防己6g、陈皮6g、大腹皮6g、桑白皮6g、牛膝6g、枳壳2g、香附2g、天仙藤2g、甘草2g。
[0065] 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制剂,其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和溶剂。在该中药制剂中,所述溶剂为水,按质量百分比计,其与中药组合物的配比为8:1。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中药组合物预处理后,混合,加入溶剂,文火煎5小时。
[0066]典型案例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厚田乡刘XX,47岁,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每日疼痛三至五小时,多在午后发生,尿频且少。不清楚初次发病时间,未系统治疗。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采用本方3个疗程(一个月为一疗程)后,症状消失,暂未复发。
[0067]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厚田乡罗XX,40岁,面部及四肢肿胀,其肿按之虽呈凹陷,但较实、弹性较好。病程不清。中医辨证为气滞血阻型。欲采用本方治疗,5个疗程后,症状缓解,但尚未完全治愈。本方对其他类型的特发性水肿也有疗效,但不如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治愈率高,疗程也有所延长。
[0068]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万XX,患有特发性水肿三年多,颜面或下肢水肿,胁肋胀痛,大便成糊状,每日多于两次。多次在中医院治疗,每次治愈,两个月内复发。中医辨证类型为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采症状较为严重。用本发明7个月,症状逐渐消失。此后三个月随访,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妇女肝郁脾虚型特发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茯苓14`18份、泽泻14~18份、泽兰14~18份、党参14~18份、黄芪14~18份、白芍14~18份、薏苡仁If 13份、当归If 13份、川芎If 13份、白术If 13份、柴胡If 13份、益母草9~11份、木瓜9~11份、三棱9~11份、猪苓8~10份、佛手8~10份、淫羊藿8~10份、巴戟天8~10份、薄荷5~7份、生姜5~7份、防己5~7份、陈皮5~7份、大腹皮5~7份、桑白皮5^7份、牛膝5~7份、枳壳2~3份、香附2~3份、天仙藤2~3份、甘草2~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茯苓15份、泽泻15份、泽兰15份、党参15份、黄芪15份、白芍15份、薏苡仁12份、当归12份、川弯12份、白术12份、柴胡12份、益母草10份、木瓜10份、三棱10份、猪苓9份、佛手9份、淫羊藿9份、巴戟天9份、薄荷6份、生姜6份、防己6份、陈皮6份、大腹皮6份、桑白皮6份、牛膝6份、枳壳3份、香附3份、天仙藤3份、甘草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茯苓18份、泽泻18份、泽兰18份、党参18份、黄芪18份、白芍18份、薏苡仁12份、当归12份、川弯12份、白术12份、柴胡12份、益母草9份、木瓜9份、三棱9份、猪苓9份、佛手9份、淫羊藿9份、巴戟天9份、薄荷6份、生姜6份、防己6份、陈皮6份、大腹皮6份、桑白皮6份、牛膝6份、枳壳2份、香附2份、天仙藤2份、甘草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茯苓14份、泽泻14份、泽兰14份、党参14份、黄芪14份、杭白芍14份、薏苡仁13份、当归13份、川芎13份、白术13份、柴胡13份、益母草11份、木瓜11份、三棱11份、猪苓10份、陈佛手10份、淫羊藿10份、巴戟天10份、薄荷5份、生姜5份、防己5份、陈皮5份、大腹皮5份、桑白皮5份、川牛膝5份、枳壳3份、香附3份、天仙藤3份、甘草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茯苓16份、泽泻16份、泽兰16份、党参16份、黄芪16份、白芍16份、薏苡仁11份、当归11份、川芎11份、白术11份、柴胡11份、益母草11份、木瓜11份、三棱11份、猪苓8份、佛手8份、淫羊藿8份、巴戟天8份、薄荷6份、生姜6份、防己6份、陈皮6份、大腹皮6份、桑白皮6份、牛膝6份、枳壳3份、香附3份、天仙藤3份、(灸)甘草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茯苓14份、泽泻14份、泽兰14份、党参14份、黄芪14份、白芍14份、薏苡仁12份、当归12份、川弯12份、白术12份、柴胡12份、益母草9份、木瓜9份、三棱9份、猪苓9份、佛手9份、淫羊藿9份、巴戟天9份、薄荷7份、生姜7份、防己7份、陈皮7份、大腹皮7份、桑白皮7份、牛膝7份、枳壳2份、香附2份、天仙藤2份、(灸)甘草2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茯苓15份、泽泻15份、泽兰15份、党参15份、黄芪15份、白芍15份、薏苡仁12份、当归12份、川弯12份、白术12份、柴胡12份、益母草12份、木瓜12份、三棱12份、猪苓9份、佛手9份、淫羊藿9份、巴戟天9份、薄荷7份、生姜6份、防己6份、陈皮6份、大腹皮6份、桑白皮6份、牛膝6份、枳壳3份、香附3份、天仙藤3份、(灸)甘草3份。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893724SQ20141012210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9日
【发明者】邓林生 申请人:邓林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