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30249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属于骨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用于术中对股骨牵拉时防止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连接夹板、连接杆、套管,两个连接夹板的板面相对,两个板面下端的间隙与髂前上棘相适形,两个板面上分别有固定孔,克氏针或螺钉插在固定孔中,两个连接夹板的上端与连接杆相连接,连接杆与套管为可调节长度的套筒式或螺纹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与股骨牵拉装置的末端相连接。本发明可以有效分散牵引固定时髂前上棘及髂嵴所受到的应力,使牵拉装置能够在术中对股骨骨折部位实施足够的牵引力,同时不会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髂前上棘及髂嵴牵引时容易损坏的问题。
【专利说明】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髂前上棘及髂嵴实施骨骼牵引术的固定连接装置,属于骨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股骨干骨折和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包括髓内钉固定和接骨板固定。由于股骨四头肌等大腿肌肉力量强大,患者发生股骨骨折由于肌肉牵拉往往存在短缩畸形等,术中复位、恢复其长度并有效维持较为困难。如果术中不能解剖复位,术后可能发生畸形愈合和下肢力线不良等并发症,术中牵引是复位股骨骨折、恢复下肢长度的重要手段。
[0003]目前在手术术中无论是进行人工辅助牵引还是使用牵引器械进行牵引,它们的基本方法都是一方面固定患者骨骼的固定端,另一方面向外牵拉骨折部位,使骨折部位远离固定端,恢复下肢长度。随时技术的进步,临床中的股骨骨折牵引已经大量地采用牵引器械进行,在使用牵引器械牵引时,需要将斯氏针(或克氏针)钻入患者的髂前上棘或髂嵴其他位置,作为连接牵引复位器的支点。但是,对于部分骨折疏松患者或者需要强力牵引的患者,斯氏针可能会将髂嵴弄劈或造成骨骼损坏,不但使牵引失败,还会给后续治疗造成困难,因此如何在牵引中避免对髂前上棘或髂嵴造成损坏,同时能够对股骨骨折部位施加足够的牵引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这种牵引固定连接器能够在术中对患者的股骨骨折部位实施足够的牵引力,同时不会对髂前上棘及髂嵴的骨骼造成损坏。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它包括连接夹板、连接杆、套管,连接夹板为两片,两个连接夹板的板面相对,板面下端之间有间隙,间隙与髂前上棘相适形,两个相对的连接夹板的板面上分别有垂直于板面的固定孔,固定孔的孔径与克氏针或螺钉相匹配,两个连接夹板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为一体,连接杆的另一端插入到套管内,连接杆与套管为可调节长度的套筒式连接或螺纹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与股骨牵拉装置的末端相连接。
[0006]上述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所述套管与连接杆为套筒式连接,套管的内径与连接杆的外径相匹配,连接杆和套管上有对应的连接螺孔,连接螺孔为多个,沿着连接杆和套管的轴线顺序排列。
[0007]上述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所述套管与连接杆为螺纹连接,套管的内壁有内螺纹,连接杆的外壁有外螺纹,套管与连接杆的螺纹相匹配。
[0008]上述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所述连接夹板与连接杆的连接处弯折,弯折处安装万向转轴,弯折的角度为30-150度。
[0009]上述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所述两个连接夹板上端连接处为三角形或U形。
[0010]上述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所述套管的前端有插杆,插杆插入到股骨牵拉装置末端的万向头的连接孔中,万向头的锁紧螺栓将插杆与万向头紧固,万向头上有固定万向头角度的固定螺钉。
[0011]上述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所述连接杆的中间采用可转动两体结构,两体结构连接处的前部的端面上加工一个半球形或圆柱形凹孔,后部的前端为球形或圆柱形转动头,转动头嵌入到凹孔中,转动头的外端用转动头盖封闭。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连接夹板夹在髂前上棘及髂嵴的上端,由克氏针或螺钉将连接夹板与髂前上棘及髂嵴固定连接,连接夹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和套管与股骨牵拉装置相连接,由于连接夹板的板面内侧与髂前上棘及髂嵴的外形相适形,它们与髂前上棘及髂嵴相接触,使髂前上棘及髂嵴的受力面积大大增加,将应力分散,因此髂前上棘及髂嵴可以承受较大的牵引力,在受力状态下也不易损坏;连接杆与套管之间为套筒式连接或螺纹连接,可以调节长度。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分散牵引固定时髂前上棘及髂嵴所受到的应力,使股骨牵拉装置能够在术中对患者的股骨骨折部位实施足够的牵引力,同时不会对髂前上棘及髂嵴的骨骼造成损坏,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髂前上棘及髂嵴牵引时发生损坏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夹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连接夹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记如下:连接夹板1、连接杆2、套管3、固定孔4、连接螺孔5、股骨牵拉装置
6、万向头7、插杆8、锁紧螺栓9、万向转轴10、转动头11、转动头盖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发明由连接夹板1、连接杆2、套管3组成。
[0016]图中显示,连接夹板I为两片,两个连接夹板I的板面相对,板面的上端相连接,连接处为三角形或U形,板面下端之间有间隙,间隙与髂前上棘相适形。两个相对的连接夹板I的板面上分别有垂直于板面的固定孔4,固定孔4的孔径与克氏针或螺钉相匹配。连接夹板I夹在髂前上棘及髂嵴后,由克氏针或螺钉将连接板面I与髂前上棘及髂嵴固定。
[0017] 图中显示,两个连接夹板I的上端与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为一体。连接夹板I与连接杆2的连接处弯折,弯折的角度为30-150度,以便连接夹板I与髂前上棘及髂嵴固定后,连接杆2处于正常的牵拉方向。为了调整弯折角度,弯折处安装万向转轴10,万向转轴10的结构与通用的万向头相同。
[0018]图中显示,连接杆2的另一端插入到套管3内,连接杆2与套管3为可调节长度的套筒式连接或螺纹连接,套管3的另一端与股骨牵拉装置6的末端相连接。
[0019]图中显示,套管3与连接杆2的一种连接结构是套筒式连接,套管3的内径与连接杆2的外径相匹配,连接杆2和套管3上有对应的连接螺孔5,连接螺孔5为多个,沿着连接杆2和套管3的轴线顺序排列,通过变换连接螺孔5可以调节连接杆2和套管3的长度。
[0020]图中显示,套管3与连接杆2的另一种连接结构是采用螺纹连接,套管3的内壁有内螺纹,连接杆2的外壁有外螺纹,套管3与连接杆2的螺纹相匹配。使用时,将连接杆2旋入套管3,旋入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采用螺纹连接时,为了转动连接杆2时连接夹板I不随着转动,在连接杆2的中间采用可转动两体结构,两体结构连接处的前部的端面上加工一个半球形或圆柱形凹孔,后部的前端为球形或圆柱形转动头11,转动头11嵌入到凹孔中,转动头11的外端用转动头盖12封闭,转动头盖12将两体结构相连接,转动头11可以在凹孔中转动。转动头盖12与连接杆2采用螺纹连接、销钉或螺钉连接均可。
[0021]本发明的连接杆2和套管3的结构还可以采用连接杆2为空心套筒,而套管3为实心杆,连接杆2套装在套管3上,这种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2]图中显示,套管3的另一端与股骨牵拉装置6的末端相连接。股骨牵拉装置的末端为万向头7,万向头7上有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套管3的前端有插杆8,插杆8的直径与万向头7的连接孔相配合,插杆8插入到万向头7的连接孔中,万向头7的锁紧螺栓9将插杆8与万向头7紧固。由于万向头7上有固定万向头角度的固定螺钉,因此在插杆8与万向头7紧固后,旋转万向头7,将插杆8的角度调整到最适宜的牵引位置,用固定螺钉将万向头7的角度固定。[0023]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
本发明在使用时放置在髂前上棘及髂嵴的上端,使两个连接板I夹在髂前上棘及髂嵴的两侧,与髂前上棘及髂嵴夹紧,视情况用克氏针或螺钉将两个连接夹板I与髂前上棘及髂嵴连接,保持固定稳定状态。固定后,将套管3前端的插杆8插入到股骨牵拉装置6前端的万向头7的连接孔中,用锁紧螺栓9将插杆8与万向头7紧固连接,旋转万向头7,将插杆8的角度调整到最适宜的牵引位置,用固定螺钉将万向头7的角度固定。上述连接完成后就可以使用股骨牵拉装置6进行牵拉股骨的操作,牵引力通过本发明作用到髂前上棘或髂嵴上,使髂前上棘或髂嵴的受力面积大大增加,将应力分散,因此髂前上棘或髂嵴可以承受较大的牵引力,在受力状态下也不易损坏。
[0024]本发明除了用于髂前上棘的牵引固定连接外,亦可固定于锁骨,用于牵引复位肱骨骨折。
【权利要求】
1.一种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夹板(I)、连接杆(2)、套管(3),连接夹板(I)为两片,两个连接夹板(I)的板面相对,板面下端之间有间隙,间隙与髂前上棘相适形,两个相对的连接夹板(I)的板面上分别有垂直于板面的固定孔(4),固定孔(4)的孔径与克氏针或螺钉相匹配,两个连接夹板(I)的上端与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为一体,连接杆(2)的另一端插入到套管(3)内,连接杆(2)与套管(3)为可调节长度的套筒式连接或螺纹连接,套管(3)的另一端与股骨牵拉装置(6)的末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与连接杆(2)为套筒式连接,套管(3)的内径与连接杆(2)的外径相匹配,连接杆(2 )和套管(3 )上有对应的连接螺孔(5 ),连接螺孔(5 )为多个,沿着连接杆(2 )和套管(3)的轴线顺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与连接杆(2)为螺纹连接,套管(3)的内壁有内螺纹,连接杆(2)的外壁有外螺纹,套管(3)与连接 杆(2)的螺纹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夹板(I)与连接杆(2)的连接处弯折,弯折处安装万向转轴(10),弯折的角度为30°-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夹板(I)上端连接处为三角形或U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前端有插杆(8),插杆(8)插入到股骨牵拉装置(6)末端的万向头(7)的连接孔中,万向头(7)的锁紧螺栓(9)将插杆(8)与万向头(7)紧固,万向头(7)上有固定万向头角度的固定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易造成髂前上棘及髂嵴损坏的牵引固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中间采用可转动两体结构,两体结构连接处的前部的端面上加工一个半球形或圆柱形凹孔,后部的前端为球形或圆柱形转动头(11),转动头(11)嵌入到凹孔中,转动头(11)的外用转动头盖(12)封闭。
【文档编号】A61B17/66GK103932771SQ201410132767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日
【发明者】张英泽, 陈伟, 王娟 申请人:张英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