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线切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35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包皮线切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包皮线切环,主体结构包括内口、外口、V型沟槽、斜型侧孔、鞍型沟槽和环体,鞍型环式结构的环体的下侧边处凸起式制有内口,环体的上侧边处凸起式制有外口,内口和外口为对称式的外翻状结构,内口与外口之间构成鞍型沟槽,在内口和外口之间的鞍型沟槽的侧面上制有V型沟槽,鞍型沟槽的外侧面上靠近外口一边均匀制有四个斜型侧孔;其设计结构简单,原理可靠,制备成本低,使用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环境友好。
【专利说明】包皮线切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男性的包皮环切手术的简易环形装置,特别是一种包皮线切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包皮环切术仍多沿用传统的剪切、止血和缝合常规术式,术中耗时、费力,各部位长度难以把握,且血肉模糊,术后刀口出血、血肿、裂开、感染、甚至畸形等并发症时有发生;近年来虽出现了商环等卡压式包皮环切环,但其效果尚难如愿,感染者较多,价格较贵,难以普及,实用中均给术者及病人带来不便、甚至痛苦;据检索,目前尚未见有本发明涉及的包皮线切环的结构和产品公开使用或报道。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解决常规包皮环切时的切除、出血、内外板留的长短不一、缝扎、切口愈合不良、耗时过长等问题,设计一种简易实用的包皮线切环,以替代现有技术中包皮线切环等产品和技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包括内口、外口、V型沟槽、斜型侧孔、鞍型沟槽和环体,鞍型环式结构的环体的下侧边处凸起式制有内口,环体的上侧边处凸起式制有外口,内口和外口为对称式的外翻状结构,内口与外口之间构成鞍型沟槽,在内口和外口之间的鞍型沟槽的侧面上制有V型沟槽,鞍型沟槽的外侧面上靠近外口一边均匀制有四个斜型侧孔;外口的内侧倾斜式制有斜型侧孔和V型沟槽。
[000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使用该线切环可以使切割、止血、缝合等包皮环切的各个手术操作步骤一次顺利完成,消除了血肉模糊的手术场面,使术者从繁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减轻了病人痛苦;其设计结构简单,原理可靠,制备成本低,使用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环境友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包括内口 1、外口 2、V型沟槽3、斜型侧孔4、鞍型沟槽5和环体6。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8]实施例:
[0009] 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体结构包括内口 1、外口 2、V型沟槽3、斜型侧孔4、鞍型沟槽5和环体6,鞍型环式结构的环体6的下侧边处凸起式制有内口 1,环体6的上侧边处凸起式制有外口 2,内口 I和外口 2为对称式的外翻状结构,内口 I与外口 2之间构成鞍型沟槽5,在内口 I和外口 2之间的鞍型沟槽5的侧面上制有V型沟槽3,鞍型沟槽5的外侧面上靠近外口 2 —边均匀制有四个斜型侧孔4 ;外口 2的内侧倾斜式制有斜型侧孔4和V型沟槽3。
[0010]本实施例使用时,先在阴茎根部进行局部麻醉,再根据龟头直经选择合适大小的包皮线切环,内口 I在内,外口 2向外,沿内板置于冠状沟处,调整好方位,使V型沟槽3位于龟头“6点”处,将龟头视为一圆表盘,“12点”对龟头正上方,“6点”对正下方,固定好包皮及包皮线切环,4号丝线扎于鞍型沟槽5上,用扎紧扎牢,即见远端包皮缺血,用剪刀沿环的外缘剪除远端缺血包皮,使龟头完全外露,纱布环形包扎,结束手术;借助线的扎切力完成止血、切割并使包皮的内外板对拢愈合及远端包皮坏死;如有渗液即自斜型侧孔4流出,流出的渗液及残余的尿液 自V型槽沟3流出外口 2,术后7-9天愈合良好,拆线、拆环,必要时修剪残余坏死包皮,其使用操作灵活,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包皮线切环,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内口、外口、V型沟槽、斜型侧孔、鞍型沟槽和环体,鞍型环式结构的环体的下侧边处凸起式制有内口,环体的上侧边处凸起式制有外口,内口和外口为对称式的外翻状结构,内口与外口之间构成鞍型沟槽,在内口和外口之间的鞍型沟槽的侧面上制有V型沟槽,鞍型沟槽的 外侧面上靠近外口一边均匀制有四个斜型侧孔。
【文档编号】A61B17/326GK103908322SQ20141014829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4日
【发明者】赵远思, 迟春梅, 荆淑峰, 谭启秀, 高霞, 吴志远, 吴永琳 申请人:赵远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